西西河

主题:【讨论】发到河里来,让大家看一下这个才叫好帖 -- 狙个梨子

共:💬345 🌺2129 🌵1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苏联抄袭美国氢弹原子弹,我不认为是难看,今天C919才叫难看

当然,C919有了就有了,也不是坏事。

德国解密档案公布美国CIA70多年来是如何偷窃120多个国家机密和专利技术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7531393

美国商业史上靠“偷窃技术”成功的企业

李光斗

李光斗

中国品牌第一人、央视品牌顾问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034104

科技可以独立研发,也可以派间谍窃取,两种方法都可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那么,间谍究竟可以发挥多大作用呢?谍报工作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机密,这意味着研究当代的情况几乎不可能。所幸,民主德国(以下简称“东德”)解体后,其谍报机构斯塔西(Stasi)的档案留存下来一部分。Glitz和Meyersson的最新工作论文利用这批档案,回答了前述问题。

冷战结束前,东德与联邦德国(以下简称“西德”)邻近,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制度。双方之间,间谍战如火如荼。自1968-1989年,按斯塔西现存档案记载,潜伏在西德的间谍共送回189725份科技方面的情报,平均每年8624份。有记载的间谍共有2968位,平均每人送回52.3份,但中位数只有4份。最优秀的一位,代号是FROEBEL,以一己之力,7年间送回了5344份科技情报。

图1 1968-1990年东德间谍送回科技情报的数量

确实有案例说明间谍送回的情报助力了东德的企业。东西两德都有卡尔蔡司公司,尤擅制造光学机械。冷战期间,无论是西德的卡尔蔡司Oberkochen,还是西德的卡尔蔡司Jena,都保持了很高的技术水平。有学者以此论证东德环境下科研事业也可取得显著成就。但是,Macrakis和Hoffmann的研究指出:卡尔蔡司Jena的“研发”,主要是依靠间谍提供的情报。

那么,整体的情况怎么样呢?在情报送回东德以后,斯塔西工作人员首先会给情报分类归档,并加上关键词。每份情报平均有5.6个关键词,而最多的居然有145个。随后,根据分类结果,情报会分发给国有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有需要的对象。同时,斯塔西还会给每份情报标注上“低价值”“高价值”等标签。间谍可能因此受到嘉奖。

作者的思路如下:首先,通过关键词将情报分类,将每份情报归到对应的产业;其次,计算每个行业收到的情报数量,再除以行业的产出,得到情报数量产出比;再次,估计东西德在每个产业上技术的差距;最后,计算情报数量产出比对技术差距的影响。在后续的稳健性检验中,作者排除了其它许多可能的解释,同时考察了情报价值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情报数量很大——接近20万份,作者采取的分类思路如下:首先,统计词频,算出2000个最高频的关键词。这2000个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占总体的63.8%。接下来,作者手动将这2000个关键词分类到16个行业,包括食物、烟草、化学、采矿和金属制造等。含对应关键词的情报自然被分到对应产业。最后,仅有18.6%的情报未能按这种方法分类。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883597

我不认为东德偷窃西德或者美国先进技术是丢人现眼的事情。有这个条件就干,挺好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