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仿张荫春麟秋史 -- 桥上

共:💬61 🌺662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三、封建

所谓封建,并不单纯是经济活动,而是有政治军事意义的,就是要把与周人生产生活方式不同、而且语言文化也有很大差异的异族融合进来(或挤走);在其中,“教民稼穑”无疑是实现这一目的重要手段。《诗经》中有一首《烈文》,“是周王在举行封建诸侯的仪式时所唱的乐歌”,其中就提到“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这里“训”是以之为榜样的意思,反映走出去“封建”的诸侯都负有“教民稼穑”、让所有周边族群向自己学习的职责。

而且当时周家制度,所谓封建,分封天王子弟及外戚,是相当复杂的行动,牵涉到若干相关联的举动:

第一是分人,除了被分封的王室子弟或外戚和他们的家族外,还要给他们分过去若干周家族人,以及之前被征服的外“姓”上层,包括工商卜史等专业人士,再就是分给他们由王室军队在当地收服的土田陪庸——附着于田地的土著族群。例如“易(赐)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厥宅邑州〔三十?〕又五,厥□百又□,易才宜王人[十]又七生”,又例如“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还有“因是谢人,以作尔庸。”,都说到周王颁赐给新“封建”诸侯一些土著居民,这些土著居民自然是已经被收服了的。

第二是筑城,由王室先派出军队帮这些子弟亲族筑起城池,即所谓“国”。例如:“溥彼韩城,燕师所完”,说的是韩国的城是由邻近的燕国派兵修建的。又例如:“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说的是周天子把谢那块地方赏赐给申伯,并且命令召伯率领军队先去为申伯筑城,甚至连城里申伯的住宅和祖庙都修了起来。

第三是整治田地并修好田界即所谓“疆”。《诗经》中“廼埸廼疆”和“迺疆迺理,迺宣迺亩”都提到“疆”,“疆”本意是田界,那时常常当动词用,是修筑田界的意思。当时田界并不仅仅是标记或记号,而是相当高的土堆、土围墙和树篱,还有沟渠道路,往往要动员军队完成,周王颁赐的就是整治好的农田。这应该也反映了当时只有田界,还没有国土这个概念,各家诸侯疆域范围内都有不少非本族人居住、活动,其中很多都是畜牧族。所以我猜想,在农田周围筑墙树篱的目的主要是为防止畜牧活动破坏农作物。当时的农田也不是阡陌相连、都挨在一起的,而是一块块由“疆”围起来的、分开的地块,就如甲骨文中“田”字和“周”字所表现的。

于是在这城——“国”中,形成以诸侯——大族长——“公”的家族为主干、家国一体的大家族,包含异“姓”和别家臣子甚至及其家族(族长往往是“公”的亲戚),以及分配给他们附着于田地、聚族而居的农奴,这就是所谓“家族共同体”——诸侯级的“家族共同体”。

在这类诸侯级“家族共同体”中,诸侯——“公”的家族成员以及从属于他们的某些文明程度较高的异族臣子作为“民”,住在“国”中,负责打仗,初期也负责指导农业生产,但到春秋时,其实已经逐渐不太用他们教了。另外,还有一部分“民”是所谓工和商,他们大多来自殷商移民,负责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

而真正负责耕作的则是以所谓氏族公社形态组织在一起的野人。这些野人住在“国”——城外,有自己的田地——私田,但也要负责无偿耕种属于“家族共同体”上层的田地——公田。而且要优先种好公田,所谓“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这套制度在周人熟悉的旱作农业区域运行得很好,所以到春秋时期,封建而来的华夏诸侯也主要分布在这一区域内。

但后来,随着不同生业族群被成功融入或退出,教民稼穑角色的淡化,以及土地利用率逐渐提高,以至开封疆阡陌,这套体系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开始在各地被一一取代。

下面是“田”字与“周”字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出自徐中舒先生《汉语古文字字形表》页五二一与页四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独立寒秋HK,菜根谭,唐家山,加东,史文恭,心远地自偏,起于青萍之末,南寒,回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