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发到河里来,让大家看一下这个才叫好帖 -- 狙个梨子

共:💬345 🌺2129 🌵1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当年本来就缺钱,但是花得太不是地方了。

80年代的资源配置太乱来了,六五期间引进这33条生产线就花了那个没钱的年代的16亿美元,这些低端的生产线引进即落后,大部分都亏损了。那个年代一年进口各种电子产品也花要上几十亿美元。

本来半导体在高速发展时期就不好追,结果这么搞,连技术追踪都很困难。一边研究所穷得要死,人员不断流失,84年因为经费紧张把计算所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组给撤了,搞得黄令仪她们痛心不已。一边国内工厂大面积亏损,技改找死,不技改等死的景象可不仅仅只有半导体行业才有。

我们当年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力度被韩国和日本吊打,80年代是太混乱了,1978年开始这些年太缺乏统一规划,蜂拥引进国外淘汰的生产线,然后变成废铁,接下来搞了908,909,总算重新打下些基础。华虹也没靠原来的储存芯片盈利,NEC退出了,后来还是自己想办法转产交通卡之类的芯片才存活下来。

国内八九十年代这种没有连贯性的“挤牙膏”式投入,必然会陷入“引进-建厂-投产-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效果很差。

然后好不容易找来张汝京搞了中芯,2009年在北京高院和台积电打官司居然连诉讼阶段都没进入,就被驳回诉讼请求,中芯连台积电的证据都没看到,然后在美国输的更惨。

我们80年代初对于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和技术差距会拉大都有很准的预测,不重视大生产技术,不实行财政资助,科研生产脱节,人力财力物力分散等问题很早就提出来了,也提出了从低端开始搞起来的建议,但是80年代嘛。。。再加上长期市场换技术,造不如买的舆论盛行。高端一时半会追不上,展讯搞TD芯片还能被中兴放鸽子,直接去掉大半条命。低端也被进口产品倾销,两头都没捞到,一直到这次川普制裁才改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