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谈大陆教科书中的国军抗战 -- 萨苏

共:💬359 🌺360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是多少年来第一次对自己那个年龄的记忆产生了怀疑

但是怀疑以后我还是认为自己没有记错。这很简单,找找当时的教材一目了然,如果您觉得难找,我可以来做这件事情。九月份我会回北京,那时我会找当时的统编教材,同时,在这之前,我也通过北京的朋友来帮帮忙,找一下。

一个事实 --

中国当时只能有一套统编教材,不可能有两套。

我说的是正规教科书,不是教参。

关于忻口,肯定是有的,您要知道,当时就提了几个国民党将领,有数的阿,郝梦龄哪敢不记?其实我已经不敢把自己记得模糊的东西放上来了,比如我记得当时还提到日军是在茹越口突破中国军队防线,然后发生了忻口会战,这个是不是教科书记不清了,所以不敢往上放。但是,忻口战役,肯定是有的。教参上资料更多,甚至包括姜玉贞。我的感觉当时教科书基本是选择国民党军军级以上殉国的将领,师一级的可能只提了一个王铭章,大概原因是他后来追赠上将。教科书里李家珏似乎也提到了,但是我没有把握,这里不说也罢。

再说,逻辑上讲,不讲忻口战役,怎么谈太原会战呢?太原会战的核心就是忻口战役么。实际上我对这段历史学习的记忆是“太原会战”的名字很模糊,而“忻口战役”则很清晰。平型关大捷有相当长的篇幅,但属于这一章还是单独放在共产党领导抗战的一章记不清了。但不可能在平型关大捷里面提忻口战役,因为它们根本没有关系,平型关大捷属于内长城战役,事实上阎锡山也是希望在内长城防卫日军,但是被日军突破了(摆成一条线,不破才怪)。中国军队在被突破后被迫后撤,到达忻口,此后,日军向前前进,也到达忻口,从这里到太原不再有险可守,才发生了忻口会战。忻口和平型关,根本不在一个战场。

我想我们的争论焦点是两个

1。八十年代中国统编历史教科书里面有没有我所提到的国民党抗战史料。

我的记忆是有(我承认,每个人都有可能有记错的情况,不过这件事上我觉得自己记错的概率极低),我可以来找证据说服您,您,是否也可以找证据来说服我?比如当时的教材,不一定是您当年用的,因为当时的教材是统一编写的。

2。呵呵,这不是我想涉及的问题,但很多朋友好像在把这个问题往那边拉,就是共产党是否当时试图掩饰国民党的抗日历史。

我的看法,就我上面所列史料,甚至更多的史料,共产党已经认为对自己没有威胁,因此当时并未刻意掩饰。理由就是教参中的内容远比教科书多而详细。大陆中学历史的黄皮教参是“官定”的,大家应该知道它主要的目的是课堂内容的补充,而且都是可以向学生进行教学的。

那么,就是说当时的政府是支持或者说至少不反对向学生提供这些知识的,掩饰之说,从这里,恐怕是说不过去的。

高考考没考过忻口战役我无从去查高考的题库,谢晋元肯定是考过的,但是高考复习的时候,忻口战役确实是考试范围之内的,我们背过,不敢忘掉,而考不考就不是学生能决定的了。

雪峰山和万家岭的确没有,不过我也没提这两个战役在教科书里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