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要谈六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 -- 张新泉

共:💬208 🌺1039 🌵6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燕人兄好,英国也不冷了吧

我打字这会儿正在北图呢,休了一个长假期,快退休了,公司也不跟我较真儿,反正是不影响处理邮件和接打电话。

燕人兄我这个是完全真实的回忆,人老了,回忆年轻的事情,有时出现虚假印象,很多回忆录交叉着看,同一件事情有截然相反的两个说法,不是当事人蓄意捏造,而是他们的记忆在漫长的时间演变中发生了“变异”,大到偏离了“真值”,我关于地震的回忆特别问了我的姐姐,家父已经丧失记忆力了。

绝大多数伤员回家的车票都是国家买的,各个医院由对应的地震伤员痊愈返乡小组处理,需要长时间卧床的像截瘫还配给轮椅。

国家调拨的抗震救灾物资很多都是军队后勤提供的,苇席之类的当地的公社就有储备,油毡则来自县城的国营工厂。

我觉得反差最强烈的是那时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村里死了几个,伤了多少,重伤轻伤,房子倒了多少间好像也没等着公社县里来要,主动就报上去了,1976年唐山、丰南大地震的伤亡数字是可信的。

那时的国家领导人下来考察也不是今天演戏一样排演好的,谁出场、谁站在哪儿、谁说话谁不说话、说话的说什么都提前安排好,那时的领导人下来时能接触到普通人民群众的,不像今天,他所谓的考察能看到啥,都是安排好的,连他都是像木偶一样被安排的走一遍过场。

1976年,当时的中组部部长郭玉峰就站在我旁边,也没有警卫人员把他围得水泄不通。

当年的那个党那些人已经随着毛泽东的离去永远的消失了,再也不可能有那样有力的组织了。

通宝推:何求,方恨少,西安笨老虎,破鱼,黄序,青青的蓝,ccceee,西电鲁丁,真离,等明天,闻弦歌,心远地自偏,起于青萍之末,落木千山,桥上,燕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