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 -- 三分

共:💬111 🌺295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是,毛主席是要和平解决的。

  毛泽东在长沙4次谈话,是“武汉谈话”的继续,按毛泽东自己的说法就是“吹风”,即在准备打倒林彪集团前,对中南3省区尤其是以广东军区进行一次思想、政治动员。

  毛泽东的“湖南谈话”,一般以讲解党内路线斗争史为由头,涉及到阶级斗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问题,但核心是谈庐山会议后的党内斗争形势,明确林彪为另一个司令部的总后台,当今进行的政治斗争就是两个司令部的斗争。

  对于庐山会议,毛泽东强调说,庐山会议又是两个司令部的斗争。

  对于庐山会议上除陈伯达被立案审查外,遭受批评最为严重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采取了“各个击破”的处置方法,一是“治病救人”式的,如在会上表现非常积极的汪东兴,毛泽东在其检讨几次后认为已经解决了问题,继续信任;一类是叶群及“四大将”、李雪峰,则持续的严厉批评,持续的施加严重的政治压力。

  8月30日,在集体谈话中,毛泽东明确表态,要准备对黄永胜等做“结论”。他说:九十九人的会议,你们都到了,总理也作了总结讲话,发了五位大将的检讨,还发了李雪峰、郑维山两个大将的检讨,都认为问题解决了,做了总结了。其实,庐山这件事,还没有完,还没有解决。

  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还特别地询问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和政委刘兴元:你们和黄永胜的关系那么深,黄永胜倒了怎么得了呀?他是办事组里边井冈山的“独生子”。

  由于广州军区前任司令员就是黄永胜,黄永胜调任中央军委办事组组长后其职务由丁盛接替,故毛泽东认为广州军区是黄永胜的“老窝子”,丁盛、刘兴元听了毛泽东的询问,非常紧张,也感到非常奇怪,一时没有回答。事后,卜占亚问他们:主席问你们,你们赶快表个态呀!丁盛、刘兴元说,这是大事情,又不知道具体真相,心里紧张,当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毛泽东认为军委办事组已经成为一个对抗中央、“另一个司令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断然指出,他要亲自指挥亲自缔造的人民解放军,说,我很久没有抓军队工作了,现在要抓军队工作。抓军队无非就是路线学习,纠正不正之风,不要搞山头主义,要讲团结这些事情。进城以后,管军队工作开始时是聂荣臻,以后是彭德怀。他是打了胜仗的人嘛。以后就是林彪。他管不了那么多,实际上是贺龙、罗瑞卿管得多。以后是杨成武。再以后是黄永胜当总长,又是军委办事组的组长。办事组里面有一些人,在庐山会议上搞出那么些事来。我看黄水胜这个人政治上不怎么样强。

  毛泽东还严厉地认为林彪是背后最重要的推手,直接点名批评了林彪及其妻叶群、子林立果。

  关于林彪,毛泽东认为林彪在庐山会议上的突然讲话“事先没有同我商量,也没有给我看,事先连招呼都没有打”。“庐山这次的斗争,林彪当然要负一些责任。他们先搞隐瞒,后搞突然袭击,5个常委瞒着3个,也瞒着中央政治局大多数同志,除了那几个大将外”。

  显然,毛泽东认为,作为一次有计划、有组织、有纲领的政治事件,庐山风波的主要谋划者就是林彪。

  对于叶群,毛泽东的不满与愤怒溢于言表,认为黄永胜等4员大将不检讨是叶群在背后撑腰、作祟,严厉指责叶群“干预林彪”,说,我一向不赞成自己的老婆当自己的秘书和办公室主任。林彪那里是叶群当办公室主任,他们四个人(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向林彪请示问题都要经过她。你们这几位夫人怎么样?做工作要靠自己动手,亲自看,亲自批,不要靠秘书,不要把秘书搞成那么大的权力,我的秘书只搞收收发发,文件拿来自己选,自己看,要办的事,自己写,免得误事。

  对于林立果,毛泽东也或明或暗的予以批评,说,不能捧得太高,比如有人说“超天才”,对二十几岁的人就捧得这样高,这没有什么好处,实际上是害了他。

  10天后,毛泽东在杭州与浙江省委书记南萍等谈话时,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对接班人的另外考虑。毛泽东说:“要培养年轻人到中央,如李德生、纪登奎、华国锋那样的,光是老将不行。上海王洪文这个通知你们熟悉不熟悉,了解不了解?这个同志怎么样?”

  1971年8月14日,毛主席离开北京去南方巡视。他先到武汉,然后到长沙、南昌、杭州,一路会见了当地的党政军负责人。毛主席在南巡讲话中提出:“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他讲了党内多次路线斗争的历史,并着重讲了1970年庐山的这场斗争,指出:“庐山会议上,他们搞突然袭击,搞地下活动,为什么不敢公开呢?可见心里有鬼。他们先搞隐瞒,后搞突然袭击,五个常委瞒着三个,也瞒着政治局的大多数同志,除了那几员大将以外。那些大将包括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他说,我看他们的突然袭击、地下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的。纲领就是设国家主席,就是‘天才’,就是反对‘九大’路线,推翻九届二中全会的三项议程。有人急于想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林彪同志那个讲话,没有同我商量,也没有给我看。”

他还说,这次保护林副主席,没有作个人结论,他当然要负一些责任。对这些人怎么办?还是教育的方针,就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回北京以后,我还要找他们谈话。他们不找我,我去找他们。

有的可能救过来,有的可能救不过来,要看实践,前途有两个,一个是可能改,一个是可能不改。犯了大的原则的错误,犯了路线、方向错误,为首的,改也难。……

程世清将军言,“文革”期间,毛泽东每年至江西均为将军接待,因此与汪东兴交往甚密,知根知底。将军曰,汪东兴早有防范江青之心,故而于庐山会议上积极拥护林彪设国家主席之主张。汪东兴曾派人与将军言:“毛主席不当国家主席,是谦虚,不要搞错了。”

程世清将军将军告余,庐山会议最后一天晚上,将军至毛泽东住处。毛泽东对将军曰:“林彪啊,还是要保的。”将军建议主席留下,到南昌住几日,再和林彪谈谈。毛泽东微微笑曰:“是个好办法。”是晚,将军急至林彪处,将主席的意思转达林彪,林彪沉思片刻,欣然应允。将军夫人刘秋萍继曰:“次日凌晨,我与世清去接林彪到南昌住,不料叶群执意不肯。我们只好送他们回北京了。”程世清将军长叹息曰:“如果那天林彪留下来就好了!”

如何在改开话术文章中找到毛主席的真正的思想脉络?

毛主席到底要不要保林彪?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后,林彪集团加紧进行武装政变的阴谋活动。

  对此,毛泽东见微知著,有所察觉。

  于是,毛泽东决定到南方巡视。

  当时一直跟随毛泽东行动的汪东兴回忆说:

  开始,毛主席还是想挽救林彪的,在庐山会议上只打击了“投机分子”陈伯达,间接批判林彪,削弱林彪集团的势力。但事与愿违,林彪集团顽固地抵制批判,并继续进行宗派阴谋活动。

  因而毛主席非常担心掌握军权的林彪集团搞分裂活动,因为当时军队是控制和稳定“文化大革命”局面的主要因素。于是,他决定采取“陈伯达在华北几十天,周游华北,到处游说。我这次就是学他的办法”,到南方各地“巡视”,给各地党政军,特别是军队领导人打招呼,说明“庐山这件事,还没有完”;庐山会议问题的性质是“有人看到我年纪老了,快要上天了,他们急于想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这次庐山会议是两个司令部的斗争”;只批陈伯达而不触动林彪一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毛主席南巡的另一个目的,是为召开九届三中全会和四届人大作准备。

  毛主席在南巡前和南巡谈话中,对林彪仍是坚持“帮助林彪等犯错误的人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同志的目的,克服分裂的危险”。

  毛主席当时还没有把林彪从党的副主席职务上拿下来的想法。

  “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毛主席还讲过,只要林彪不跑,政治局委员还得让他当。

  毛主席打算在九届三中全会上改组军委领导班子,不能让林彪一伙继续控制军权。这些意图,毛主席打算在南巡中进行宣传和贯彻。

  为了彻底解决林彪集团的问题,1971年8月中旬至9月12日,毛泽东乘坐专列到南方巡视。

  在南方巡视期间,毛泽东会见了南方各省的党政军主要负责人和南方各大军区主要负责人,多次发表重要谈话:

  毛泽东认为: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

  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毛泽东多次向各地党政军负责人讲述党的历史。指出:

  我们这个党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大的路线斗争有十次。这十次路线斗争中,有人要分裂我们这个党,都没有分裂成。这个问题,值得研究,这么个大国,这样多人不分裂,只好讲人心、党心、党员之心不赞成分裂。从历史上看,我们这个党是有希望的。

  开头是陈独秀搞右倾机会主义。1927年“八七”会议以后,他同刘仁静、彭述之那些人,组织了“列宁主义者左翼反对派”,81个人发表声明,分裂我们党,没有搞成,他们跑到托洛茨基那一派去了。

  接着是瞿秋白犯路线错误。他们在湖南弄到一个小册子,里面有我说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样的话,他们就大为恼火,说枪杆子里面怎么能出政权呢?于是把我的政治局候补委员撤了……

  1928年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以后,李立三神气起来了。从1930年6月到9月,他搞了三个多月的立三路线。他主张打大城市,一省数省首先胜利。他搞的那一套我不赞成。到六届三中全会,李立三就倒台了。

  1930年到1931年,罗章龙右派,另立中央,搞分裂,也没有成功。

 王明路线的寿命最长。他在莫斯科就搞宗派,组织了“28个半布尔什维克”。他们借第三国际的力量,在全党夺权四年之久。

  王明在上海召开六届四中全会,发表了《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的小册子,批评李立三“左”得还不够,不把根据地搞光就不舒服,结果基本上搞光了。

  从1931年到1934年,这四年我在中央毫无发言权。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路线错误,王明倒台了。

  在长征的路上,一、四方面军会合以后,张国焘搞分裂,另立中央,没有成功。

  长征前红军30万人,到陕北剩下25000人。

  中央苏区8万人,到陕北只剩下8000人。

  张国焘搞分裂,不愿意到陕北去。

  那时不到陕北,没有出路嘛,这是政治路线问题。

  那时我们的路线是正确的。如果不到陕北,那怎么能到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呢?怎么能在抗日战争时期搞那么多根据地呢?到了陕北,张国焘逃跑了。

  全国胜利以后,高岗、饶漱石结成反党联盟,想夺权,没有成功。

  ……

  再就是1970年庐山会议的斗争。

  毛泽东谈到林彪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的篡党夺权活动时,指出:

  1970年庐山会议,他们搞突然袭击,搞地下活动,为什么不敢公开呢?可见心里有鬼。他们先搞隐瞒,后搞突然袭击,五个常委瞒着三个,也瞒着政治局的大多数同志,除了那几位大将以外。那些大将,包括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还有×××、×××。他们一点气都不透,来了个突然袭击。他们发难,不是一天半,而是8月23、24到25日中午,共两天半。他们这样搞,总有个目的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