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你們如何看澶渊之盟 -- 匿名

共:💬236 🌺796 🌵3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宋史王安石未入奸臣列传

但历史上王安石长期被视为奸臣。

到了南宋高宗时期,朝廷再度重新《神宗实录》,宋高宗本人更是于绍兴四年(1134年)八月,对担任《神宗实录》修撰官范冲说道,“至今犹有说(王)安石是者,近日有人要行安石法度,不知人情世故直至如此?”范冲立即心领神会,表态道,“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于安石之意,此所谓害天下人心术”。

宋高宗与范冲之间的对话,就此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定性,此后历朝历代一直到清朝,始终以此为依据,以至于在宋元话本中甚至有文章专门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讽刺,王安石本人甚至被扣上了“奸臣”的帽子。而否定王安石的内容则主要有三点:

1、认为王安石变法导致北宋亡国。这个观点出现于南宋初期的《神宗实录》,后经宋国史至元朝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元明清时期的官方定论,不仅被史学家所认同,且被社会普遍接受。例如朱熹便评价王安石变法为“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南宋文人罗大经则在《鹤林玉露》中评价说“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竟然将王安石和秦桧放在了一起。

2、其他学派对荆公新学的抨击。荆公新学乃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自宋理宗将王安石配享孔庙的资格取消后,荆公新学便开始遭到猛烈的抨击,而这种抨击甚至要比对新法的否定还要激烈,原因主要是学派上的冲突。

3、认为王安石新法是“聚敛害民”。这种观点将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视为兴利之道“剥民兴利”,是北宋熙宁、元佑时反变法派批评新法的主要观点,自南宋至晚清仍是绝大多数史家和思想家评议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观点之一。

对于“王安石变法”和王安石本人的抨击,从北宋末期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期,直到民国时期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在急需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的氛围之下,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才迎来转机,梁启超、胡适等人均将王安石称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尤其是梁启超的《王荆公》成为了20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

通宝推:真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