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十四史之探秘系列迷你版 -- 丽华天下
汉武帝和匈奴打打杀杀地搞了好多年,落得个惨胜,赔进去了大汉几十年积累的财富和无数子民的鲜血生命。然后,他死了,再然后,他的小儿子当了十来年皇帝,也死了,宣帝上位。
笔者说过,宣帝是个不错的皇帝。在打仗方面,打得没武帝那么凶,成绩也不比武帝差。这不,西域就是在他的手上归入大汉版图的。
话说公元前68年,也就是宣帝上位第六年,汉政府派侍郎郑吉率兵在车师(今吐鲁番盆地)屯田,并安排郑吉看护罗布泊西南地区,统管天山之南。
说实话,跑到西域那种地方去做个小官,虽然不是太苦,但实在是看不到什么前途。沟通西域的“第三类接触”已经由张骞完成,后面的人再难通过这一渠道来博得更多的声望和财富。但是,让郑吉没有想到的是,几年之后,一块天大的馅饼掉下来,把他砸晕了。
前60年,匈奴的单于死了,本来应该由日逐王先贤掸继位,但单于的宝座被屠耆堂抢了去,屠耆堂又怕先贤掸反攻倒算,一直想干掉先贤掸。这一年的秋天,在匈奴呆不下去的日逐王先贤掸,决心带着手下的一万多人投靠汉王朝。
汉政府派郑吉迎接前来投诚的日逐王,并封日逐王为归德侯。日逐王原先管辖的就是西域这一块,现在,日逐王降汉了,西域这一大块地方,理所当然地划入到大汉的版图。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郑吉,坐在家里成为了统一西域的大功臣,也顺理成章地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西域都护是汉王朝中央政府派遣管理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虽说级别不太高,只相当于内地的郡太守,但是他权力大啊,管的地方也大啊,整个西域,那可是几十个国家啊,都得听他的话,不听话就打。
郑吉是个捡便宜的主,捡了一个肥缺,还捡了一个侯爵。不说他了,接下来说陈汤吧。
陈汤年轻时喜欢读书,书读得不错,也写得一手好文章。但那时候没有科举考试,书读得再好,如果没有一个好爹,如果家里没有钱,如果和地方官攀不上关系,那也就没有什么出人头地的机会。恰巧,陈汤这三样一样也没有,他穷得只有靠乞讨为生。
人如果穷怕了,就特别容易扭曲灵魂,然后无论什么没有节操的事情都做得出来,陈汤就是。若干年后他发迹了,他惟一的爱好就是收受贿赂,不管什么钱他都往兜里揣,也因此而落得个凄惨的结局。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反正,穷得不受人待见的陈汤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横下一条心,光着身子跑到了京城长安,想去求个一官半职,后来好不容易谋得太官献食丞这样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职务。
这做这个小官的几年间,不知怎地,他认识了富平侯张勃,一来二往地,张勃觉得陈汤还不错,挺有才华的,两人成了朋友。
这时候换了皇帝,宣帝死了,元帝上位。元帝上位的第二年,按惯例要臣子们举荐人才,张勃就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陈汤的老爹死了,陈汤听到了死讯,没有奔丧回家,他怕一回去,好不容易等到的机会又失之交臂。汉朝号称以“孝”立国,皇帝的谥号里面都要加一个“孝”字的,陈汤死了爹居然不回家奔丧,太不像话了,有人就把这件事告了上去。
因为这个事,不仅陈汤没有得到官,被关进了监狱,还连累了张勃,张勃被以举荐不当的罪责削减了两百户食邑。
幸好,后来陈汤又遇到贵人大力举荐,终于被任为郎官。他心想,反正在朝廷中名声臭了,也混不下去,干脆跑远一点,博一点别的功名才好混出个来名堂来,于是主动请缨,希望出使外国。几年后,他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宣帝晚年时,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王位,其中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两人势力较大。两条鳝鱼都希望得到汉朝的支持来打败另一方,因为呼韩邪单于态度诚恳,亲自到汉朝来向宣帝称臣,所以汉朝最后决定支持呼韩邪单于。郅支单于当时正集中力量收拾右匈奴,也就是靠向西域一带的地方,最终,导致匈奴分裂成两块,一块以呼韩邪为首,控制了匈奴的东边,一块以郅支为首,控制着匈奴的西边。
郅支单于此前有一个儿子留在汉朝做人质,为了把他的儿子弄回去,他就耍了一个花招。郅支单于派人来向汉朝进贡,说愿意归附大汉朝廷,不过希望能归还他的儿子。我大汉一向仁慈啊,就答应了,几经商议,派了卫司马谷吉去护送郅支单于的儿子。
谷吉把人送到郅支王庭后,郅支单于原形毕露,杀了谷吉等人。这时候,在汉朝的扶持下,呼韩邪那边越来越强盛,郅支打不过,又害怕汉朝来找他算账,就向西逃到了康居。康居王把女儿嫁给郅支单于做老婆,郅支也把女儿嫁给了康居王。
在康居王的帮助下,郅支单于横扫西域,西域各国对他又恨又怕,盼望着天朝大汉来解救他们。
前36年,陈汤和甘延寿出使西域。
陈汤和甘延寿商量:“夷狄欺小怕大,这是天性。西域本来属于匈奴,现在郅支单于强大起来,经常侵犯欺凌乌孙、大宛等国。如果他帮康居兼并了这两个国家,以后周边的其他几个国家就危险了。长期放纵他们的话,一定会成为西域的隐患。郅支单于地处偏远,蛮夷没有高城劲弩守卫,我们发动自己的士兵,再加上乌孙等国家的部队,打他们是小菜一碟。打败郅支单于,千秋功业可以一朝而成。”
甘延寿赞同了他的计划,准备上奏章请示这件事,陈汤又说:“朝廷中的那帮官僚没几个懂事的,我们这个伟大的军事计划,他们哪里搞得清白咧。不能跟他们说,说了这事情就泡汤了。”
甘延寿没有这个胆子,不敢按陈汤说的胡来,就把事情压下了。
不巧,这个时候甘延寿得了病,呆在住所休养。陈汤瞅准这个机会假传圣旨,调动了能支配的西域各国的军队,以及在西域屯田的汉朝官兵,一共四万多人。甘延寿知道后,吓得魂都没了,不管有病没病,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想去阻止陈汤。陈汤拔剑手,朝甘延寿吼道:“你想么样?啊?队伍都已经集合了,你想坏了大家的事么?(信不信老子现在砍死你?)”
甘延寿怕丢官,但更怕丢命,只好由着陈汤非法出兵。
打仗的事情,老衲就不多说了,反正经过长途跋涉,英勇奋战,然后又用了一些诡计奇谋,挑拨离间、借刀杀人什么的,砍下了郅支单于的头,一共斩杀丁关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俘虏了一百四十五人,收降了一千多人。
队伍凯旋,甘延寿、陈汤给皇帝写了一封著名的奏章:
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臣甘延寿、陈汤率领仁义的军队,替天诛伐,依赖陛下的神灵,阴阳调和,天气晴朗明丽,冲锋陷阵打败敌人,斩了郅支单于的首级以及杀死了名王以下的人。应把所砍的头悬挂在稿街蛮夷的官邸间,用以昭示万里之外的人,让他们明白违犯强大的汉朝的,即使再远也一定要诛杀。”
甘延寿和陈汤的功劳大不大?确实很大,非常大!
他们翘首以待,等啊等啊,却一直没有等来心中期盼的封赏。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朝中有人反对,不仅反对封赏,还要问他们擅自调动军队的罪。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都得罪人了,得罪的人,都是一些惹不起的人啊。
在此之前,中书令石显(这可是一个显赫一时的大奸臣,笔者以后再讲他的故事)曾经想把姐姐嫁给甘延寿,但甘延寿没有同意,石显觉得很没面子,一直对甘延寿怀恨在心。
而对于陈汤,太多的人讨厌他了,这次,连丞相和御史都加入进来,列举他的罪状。陈汤这人平时就比较贪,这次在西域打仗,缴获了不少财物,按道理,回到汉界后,应该上交给国库,但陈汤基本上都自己拿了,象征性地上交了一点点。中央军委的人就责成回军途中的地方官去捉一些官兵来审查。陈汤急了,马上向皇帝抱屈,奏章中说:我和官兵们不远万里去把郅支单于杀了,现在得胜归来,不仅没有使者在路上迎接犒劳,反倒把官兵捉了要问罪。这是在干什么?这难道是想给郅支单于报仇吗?”
好吧,犒劳你吧。元帝还是蛮欣赏陈汤的,下令沿途地方不许为难。回到京师,开始评论功劳。石显、匡衡认为:甘延寿、陈汤假传圣旨擅自调动军队,本来就是死罪。看在他打了胜仗的份上,没把他们杀头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如果现在还要再给他们封爵位赐食邑,那么就会开一个坏头,让后面的人都跟着他们学,争相冒险想侥幸立功,轻率地和蛮夷惹起事端,给国家带来灾难。所以,这个头不能开!
汉元帝虽然想表扬奖赏甘延寿、陈汤两个人,但也不能不尊重匡衡和石显这两个权臣的意见,事情就搁下了。
这时候,刘向(旧文里面说过,刘歆他爹)出来打抱不平了,上了一封奏书,引经据典地叽哩哇啦说了一大通,意思就是:郅支单于让大汉蒙羞,虽然皇帝你很想杀了他,但一直没有办法。现在甘延寿和陈汤出生入死,帮助陛下你砍了郅支单于的脑袋,洗刷了耻辱不说,还在西边那些番邦里扬威立万。这两人的功劳谁也比不上,大得不能再大,那么何必再去计较一点点小小的差错呢?陛下应该赶快重重地奖励他们,别让将士们寒了心。
刘向是老臣,又是皇帝的亲戚,说的话还是有些斤两的。于是汉元帝下诏说:郅支单于该打,我之所以不打他,不是打不赢,是怕劳民伤财。现在甘延寿、陈汤见机行事,砍了郅支单于的脑袋,虽然他们假传圣旨犯了法,但没有花我们自己一分钱,又立了这么大的功,就免了他们的罪,你们再说说,应该怎样封赏他们?
群臣们得了皇帝的眼色,就纷纷上书,认为甘、陈二人应该按照捕杀了匈奴单于的功劳来封赏,但匡衡、石显又跳出来反对,说郅支本来就是匈奴的一个逃犯,只是自己盗用单于的称号,并不是真正的单于,甘、陈二人的功劳没这么大。元帝让步,说,那么,就按照郑吉的旧例,给他们封千户侯吧?匡衡、石显还是不干,最终元帝妥协,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给陈汤关内侯的爵位,每人只得到三百户的食邑,再赐给黄金一百斤。任命甘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
这个赏赐,也太寒酸了一点。
没过两年,元帝死了,成帝刘骜即位。丞相匡衡又把旧事挑出来,向新皇帝告状,说陈汤假传圣旨调动军队罪不可赦,新皇帝拗不过匡衡,把陈汤的官免了。
被免了官的陈汤也不老实呆着,冒冒失失地给成帝写了一封信,说康居王送到汉朝来的王子(人质)不是真的王子。汉成帝派人一查,发现确实是真王子。陈汤以诬告和欺君之罪被捕入狱,准备处以死刑。
眼看就要被砍头了,这时,又有一位贵人出来救了他一命。太中大夫谷永太劝成帝,引用了一大堆历史上的事情说:如果我们国家里有一个厉害的臣子,别的国家就不敢来动我们。陈汤当年杀了郅支单于后,威名远扬,别的国家的人听到他的名字都害怕。现在陈汤犯了这么一点小错就要杀他,这样一来那些番邦就不再怕我们了,又寒了将士的心,以后再也找不到打仗的人了,请陛下三思。
汉成帝听了劝,顺水推舟,免了陈汤的死罪,让他成了一个普通的士兵。
又过了几年,西域都护被乌孙国的兵马的围攻,行政长官段会宗派人请求朝廷发兵援救。
这时候执掌朝政的换了人,是丞相王商和大将军王凤。二王及百官讨论了几天都拿不出办法,王凤就说:陈汤不错,很懂西域的事情,不如问问他。汉成帝把陈汤叫来问,陈汤说:冒得事冒得事,陛下不用担心。成帝问:为么事你说冒得事咧?陈汤就说了一二三四五个理由来,然后掐指一算,说,不出五天,就会有捷报传来。果然,四天之后,西域传来军书,说乌孙兵已解围而去。
这件事让陈汤大大地露脸,大将军王凤因此格外欣赏陈汤,又把他提拔起来做了从事中郎,军事上的大事都请他做出决断,他又成了一个红得发紫的人。
陈汤和将作大匠解万年是好朋友。他们两人在给汉成帝修墓的时候,串通起来,利用成帝想更换墓址的机会,为自己谋取了不少利益。后来被王商告发,陈汤又被抓进了监狱(这是他第几次下监狱来着?😂)。
人进了监狱,告状的人就多了,一条条都被记了下来:
一、乱送人情。以前替骑都尉王莽上书,说王莽他爹死得早,没有得到封地,王莽他妈供养皇太后非常辛苦,应当给王莽封爵。王莽竟然因此被封为新都侯。
二、收受贿赂。皇太后同母弟弟苟参死后,儿子苟伋为侍中,苟参的妻子打算为苟伋求取封地,陈汤接受了她给的五十斤金子,答应帮他在皇帝面前说好话。弘农太守张匡贪污百万以上,要被问罪,张匡答应送陈汤两百万钱,让陈汤帮他辩冤。等等等等。
三、妖言惑众。说某个地方出现了一条黑龙,陈汤认为是皇帝行为不检点,引起上天示警,犯了大不敬的罪。
眼看群情激忿,汉成帝就颁布命令:陈汤从前有讨伐郅支单于的大功,现在将陈汤贬为百姓,发配到边疆去。于是陈汤与他的好朋友解万年,一起被发配到了敦煌。
又过了好些年,可能有一二十年吧,陈汤以有罪之身,在苦寒的边塞敦煌苦苦熬着。看到他可怜的处境,敦煌太守给皇帝上书为陈汤求情:陈汤以前亲自诛杀了郅支单于,在外国威望很大,不适宜接近边塞(免得惹外国人笑话啊)。
汉哀帝刘欣想想觉得也是这个理,就下令把陈汤迁徙到安定。
这之后,议郎耿育在一次和皇帝讨论政事的时候,又顺便为陈汤鸣冤,说:甘延寿、陈汤当年立了不世之功,先帝多次嘉奖他们。一直到现在,奉命出使到外蛮的人,没有不讲述郅支被诛杀的事,用来宣扬汉朝的强盛。现在国家没有了文帝时候的积蓄,也没有了武帝时候众多优秀的大臣,惟一摆得上台面的,就只有一个陈汤!现在陈汤年岁已大,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假如他死了,希望国家能追加他的功劳,给他树一个墓碑,用以勉励后来的人。陈汤建立功劳的日子还没有过去多久,现在反而听任奸臣排挤他,流放在边远的地区,使他死无葬身之地。陈汤的功劳,几个时代都没有人比得上,但陈汤所犯的罪过,却是人们经常会犯下的,像陈汤这样的大功臣尚且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的下场,那以后,怎么还会再有人为国流血牺牲,抛尸沙场呢?
汉哀帝听了后,就让陈汤从安定回来,安排在长安居住。历经了四任皇帝的陈汤,几经沉浮,最后死在了京城长安。
终结西汉的“乱臣贼子”王莽,他高升的第一步,就是靠陈汤给他说好话,一下子封了侯。可以说,没有当初陈汤的提携,就没有后来的王莽。王莽是一直很感激陈汤的。在陈汤死后几年,王莽被封为安汉公,开始执掌朝政大权。王莽就以讨伐郅支单于的功劳来尊称汉元帝庙号为高宗,同时以此前陈汤、甘延寿的封赏太轻了为由,加封甘延寿的孙子甘迁一千六百户,为陈汤追加谧号为破胡壮侯,封陈汤的儿子陈冯为破胡侯。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文中的朱博很能干 amandadan 字24 2023-03-10 05:24:16
🙂萧望之:生命中不可承受的托孤之重|二十四史探秘049 6 丽华天下 字19290 2023-03-08 03:39:26
🙂萧望之不咋地 1 amandadan 字138 2023-03-10 05:40:47
🙂赌徒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二十四史探秘048
🙂这二位 1 happyyuppie 字177 2023-03-11 16:02:40
🙂陈汤垮台并不是因为贪污或者胡言乱语 41 孟词宗 字3762 2023-03-10 16:25:17
🙂“二十四史”里的很多话都值得仔细推敲。 9 丽华天下 字834 2023-03-11 03:08:27
🙂毛主席学习历史就是为了防止这些,而不是为了阴谋诡计! 真离 字169 2023-03-11 0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