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历史的底层逻辑 -- 巴博萨船长
明清都有,主要来源是东南亚,但是量一直不大。古代粮食产量低,剩余少,比如明清水稻亩产平均300斤左右,小麦100多斤,对比现在,水稻平均900多斤,小麦700多斤。当然东南亚水热条件更好,产量会高点但是仍然有限,不可能有大量余粮用于贸易。相对明清庞大的人口,依靠进口粮食解决人地矛盾是不现实的。
明清小冰期造成的粮食减产,严重程度往往认识不足。
——————
随着明清“小冰期”的来临,黄河流域的水稻生产更趋衰落,不仅分布零星,种植面积小,而且产区持续时间短。就京津冀而言,在明前期,除了河间府有一定规模的水稻生产外,其他地区已较少种植。如顺天府仅有宛平、昌平二县种植水稻,保定府唯雄县盛产水稻,赵州“水稻惟隆平有之”,而广平、大名等府均已不产水稻。清早期曾有在北京附近兴办水田的考虑,但因气候干冷而最终放弃。康熙曾云“水田之利,不可骤兴”。雍正年间(1723-1735年),虽于河北境内开辟了官私水田5600余顷,但好景不长,除了少数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还保持一定数量的水田外,其余均渐荒废或改为旱田;道光年间(1821-1850年),林则徐又提出在河北平原发展水稻的建议,但也未见成效。
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双季稻种植每况愈下,播种面积也大为减少。道光十三年(1833年),李彦章在苏北地区“亲见早、中、晚稻之种皆备,而竟无两种者”。在苏南地区,延绵100余年的双季稻,虽未绝迹,但也“惜不多耳”。在江浙一带,由于秋季气温偏低,水稻不能正常成熟,多空壳瘪粒,50kg稻谷只能产25kg大米,而50kg一年一熟的稻谷却可产40kg大米。在广东地区,也因气候寒冷,作物成熟期推迟,给耕作制度带来很大影响,不仅一年三熟制已不复存在,就是一年两熟制的范围也大大缩减;同时,水稻生产在寒冷气候的影响下,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常有烂秧、少穗和较高空枇率的现象发生,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
——————
农业是靠天吃饭,别说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即使现在仍然如此。
王朝周期律其实和气候周期性变化基本吻合。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贸易没换回粮食 2 Swell 字216 2023-02-27 22:58:26
🙂进口粮食
🙂其实有也不太可能运来 Swell 字216 2023-02-28 23:10:48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10 自以为是 字473 2023-02-26 22:09:39
🙂你们奋起反抗了? 看热闹的风 字120 2023-03-05 23:04:14
🙂不是对海华不屑,而是对海华的思想根本不屑 2 狂风乱 字162 2023-03-05 11: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