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淮阴候的救赎---评韩信的心路历程 -- 机会主义者
按韩信的身世,在治世之际是无法发迹的,只有到乱世中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严酷的秦王朝在陈胜的振臂一呼下风雨飘摇,也给了野心家们出人头地的机会。一时之间遍地烽火群雄割据,当时起兵的主要有三类人:一是秦时故吏,史记中记载“陈胜等起蕲……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比较典型的是杀东阳令自立,后归入项梁的陈婴;一类是六国遗贵,比如张良、项氏叔侄,韩王信,魏咎魏豹兄弟等等;一类是地方豪强,比如武臣、韩广、彭越、刘邦等等。而怀着各种动机加入各种武装势力的也有这么三类人:一是地方知名人士,比如张耳陈余;一是儒生(包括各种谋士说客),比较出名是叔孙通、郦食其、陈平、范增等等;一是侠客武士,比如郦商、灌婴、陈豨等等。由是观之,这几类人有的有名有势,有的本身就拥有一定的兵力,有的懂得包装擅长游说,总之个个都有一定的资本,而韩信此时身无长物,史载“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一人一剑就投奔项梁去了。要说韩信还是太年轻,不懂晋身之道,现代的大学生去应聘都知道做一份精美的简历,以及准备一点展示自身的才艺,来打动招聘者的心。韩信投奔项梁不带一兵一卒,在当时又籍籍无名,项梁哪会把一个愣头青放在眼里,郦食其和叔孙通就比较聪明,投奔刘邦的时候先用惊人之举勾起刘邦的注意力,半推半就地表达出自己的才学和谋略,最终被刘邦录用。韩信对此一无所知,或者有所知觉但不屑于此等伎俩。有人说韩信太孤傲,但我觉得孤傲只是韩信掩盖自己的内心孤独与不自信的一种手段,前面说过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由于性格发育过程中缺乏正常的家庭环境,容易出现自闭、孤僻等现象,综观韩信的一生,在与人交往方面是很失败的,常常有意无意之间就伤害到别人的感情,但韩信最大的优点就是真诚,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他内心的真实反映,不加掩饰,他在后期与刘邦说“你带兵不超过十万,而我是多多益善”,对樊侩说“想不到我沦落到与樊侩这种人为伍。”,这些话都很伤人,也很危险,但韩信还是说了,这不是说他太狂了,他有狂妄的资本,但不可否认,他对刘邦的评价都是正确的,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而不是赌气的话;对于樊侩,他的本意是自嘲。哎呀,我韩信从大将军到齐王再到楚王,现在却一下子沦落到一个淮阴侯,本来不如我的樊哙都跟我平起平坐了,这是什么世道诶。可惜,他的话在别人听来却有另一番含义了。用现代人的话说,韩信是一个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的家伙,他一生的起伏命运,都是由别人来推动和掌握的,而他却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不象刘邦,刘邦可以随时利用周围的资源把劣势转化为优势,他也成为不了项羽,项羽好歹在不利的时候,能孤注一掷杀了宋义,将主动劝掌控在自己的手里。韩信始终象个长不大的孩子,需要别人推一把,而在真正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的关键时候,却犹豫不决断送了大好的时机。韩信从来都缺乏对自己的自信,这种性格上的软肋注定他的人生是起伏的。
在项梁帐下韩信“无所知名”,待到项梁败亡,韩信又被划拨给了项羽,这次项羽给了他一个郎中的职位,可以跟项羽近距离接触,恐怕这还是因为韩信“长大”,比较有型,项羽拿来装点门面而已。项羽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复杂,首先,他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虽然没有双亲的照顾,但叔父项梁的关爱甚至是溺爱,让他在自由成长的同时,也潜伏了放纵的个性,我觉得项羽的本性并不残暴,从后来韩信的口中得知,项羽“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这是他良好的家教所赋予他善的一面,但项梁在给予他良好的素质教育的同时,却没有对他的任性加以约束,《项羽本纪》记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几乎纵容的教育态度,为他以后的人生埋下了一颗地雷。项羽对于这位从小相依为命的叔父应该是很依恋的,在项梁死后,项羽将范增视为精神寄托,称之为“亚父”,可这位长者同样没有能好好引导项羽,他的火暴脾性和剑指戟使的态度终于项羽反叛的性格无以忍受,最终导致决裂。自项羽擅杀宋义开始,他对暴力越来越迷信,特别是巨鹿一战大败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极大的满足了项羽的虚荣心,助长了他迷信武力和暴力的信念,而没有人对他的行为加以约束和控制,让项羽的自信心空前膨胀,连范增的话都听不进去,要他接受别人的意见和献策,更是难上加难的了。
韩信的献策不成,还有一个原因是时机不对。韩信归附项羽的那段时间,正是项羽逐步迈向人生顶峰的时刻,人在顺境的时候往往听不进他人的声音。其实项羽也并非顽固不化一点听不得意见和规劝的人,比如在楚汉相争时,项羽也接受了外黄小儿的建议,改变了屠城的计划,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见项羽并非冥顽不灵之辈,只要把握好时机和方式,是可以打动项羽的心的。韩信却始终没能把握住机会,“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韩信毕竟年轻气盛,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拍拍屁股就走了。“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跟着刘邦就进了蜀地。不过到此时韩信也并非认准刘邦就是真正赏识自己的人,他不过是把命运又一次做了一场投机而已,我一直觉得这个时期的韩信很郁闷,空有满腔智慧和谋略,却找不到真正欣赏自己的人,其实他是不懂得如何推销自己,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一个无名无势的小人物要出人投地,要学会包装自己,也就是所谓的自抬身价,诸葛亮勾引刘备,还懂得先造舆论,然后端架子让刘备跑两个空趟,将胃口吊足,然后才隆中一策成名。韩信这方面就很弱智了,所以投奔刘邦之后,也只做了个连敖的小官,比在项羽那边更惨,连刘邦的面都见不到了,韩信的郁闷是可想而知的,当时汉军士气低落,大家都不知道未来的命运如何,野史小说中说韩信和其他十三个小尉喝醉酒发牢骚被别人告发,坐法当斩,我觉得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合理的。如果韩信这个时候就被斩了,那么中国的历史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模样了。韩信在千钧一发之际遇到了他人生的第四个贵人,正是这次偶遇改变了韩信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由韩信的临刑大喊想到了李靖,也是临死的大喊救了自己 丑牛 字92 2005-08-17 23:17:08
这个就很难说了~ 机会主义者 字678 2005-08-18 03:40:57
哈哈,沙发呀.献花! 娃哈哈呀娃哈哈 字0 2005-08-17 00:19:16
【原创】二 彷徨
【原创】一 涅槃 14 机会主义者 字8220 2005-08-12 00:17:20
哈哈,关于韩信胯下之辱的推断,我看楼主说得很有道理啊 天涯倦客 字48 2006-01-19 01: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