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二十四史之探秘系列迷你版 -- 丽华天下

共:💬174 🌺1072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张耳与陈馀:从患难忘年交到显赫生死仇|二十四史探秘027

张耳与陈馀这两个人,一般人对他们并不熟。不是他们成绩不够优秀,事实上,在秦末汉初的动荡岁月里,他们也算得上是风云人物,也曾经做过“帝师”,不过这个“帝”是陈胜。

从头说起。

张陈二人都是魏国大梁(现河南开封)人。张耳年轻时在黑道上混过一些时日,也曾经到信陵君魏无忌那里做过门客。能在信陵君手下混的人,应该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吧?后来,张耳的老婆家里出钱,帮他在魏国谋了一个县令的差事,小日子也还过得去。

张耳年纪要比陈馀大一些,两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找了一个富婆做老婆,靠着老婆家里的资助,在黑道上混出了一点名声。所谓惺惺相惜、臭味相投,两个人就混到了一起。

因为张耳年岁要长,陈馀就像对亲爹一样对待张耳(张耳多少是个县令,陈馀这时候还只是一个白丁)。这就是所谓的忘年交吧,《史记》中形容他们为“刎颈交”,但没给出证据。

秦国灭了魏国后,为了维稳,在原魏国境内搞“严打”,作为黑社会的大头目小头目,张耳和陈馀都在通缉之列:捉到张耳赏金一千块,捉到陈馀赏金五百块。

两个人都改名换姓结伴潜逃,一起逃到了陈县。陈县当时是个大地方,曾经做过陈国的国都,后来楚国被秦国打得落花流水时,也把国都迁到这里。

因为陈县是个大地方,所以城里的街道巷子也比较多,同样是为了维稳,秦政府让每条巷子都设一个“巷长”,由“巷长”来管理巷子里面的事情。张耳和陈馀就跑到陈县当了“巷长”,说是巷长,其实就是一个看门的传达室老头,上头有什么指令,比如今天要组织大家齐唱红歌、明天要集中朗诵秦始皇语录什么的(开个玩笑,哈哈),就由他们去挨家挨户通知,没事时就戴个红箍箍蹲在巷子口注意来往行人,发现有形迹可疑的就向派出所打小报告。

张耳和陈馀的岗位在一起,隔着一条街,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有一天,街道办主任过来视察工作,看到陈馀蹲在巷子口打瞌睡,就举起鞭子抽了陈馀两下。陈馀那时候年轻啊,肝火旺,而且以前是在道上混的,哪能受这个气,刚想站起来冲过去揍那个街道办主任,张耳连忙跑过来隔在他们中间,踩住陈馀的脚,制止了陈馀。

等到街道办主任骂骂咧咧地走了,张耳教训陈馀说:个板板的,你个混账东西,当初老子是么样跟你说的?老子要你忍,你就给我好好忍着。这点小委屈都受不了?跟这种鸟人你斗么事气?弄出人命了你得赔他一条命,你值得么?

陈馀这时候也冷静下来了,连声道歉:您教训得对,是我错了,我以后一定注意,一定忍。

没多久,陈胜吴广他们在附近的蕲县造反,然后把几万人的队伍拉进了陈县。造反了啊!黑道大哥是最喜欢造反的,张耳和陈馀赶紧去求见陈胜。陈胜和他的弟兄以前也经常听说过张陈二人的名头,毕竟都是道上混的嘛,所谓同道中人,一见如故,便收罗到了帐下,作为谋士。

陈县里的人都是见过世面的,毕竟当过几个国家的国都,这次看到陈胜拉了几万人马呼呼啦啦地进来,地面上的黑道大哥就开始“劝进”,说:将军你功劳大大的,应该称王才对,你不称王别的人都不会服你,我们拥护你称“楚王”吧。

陈胜就找来张陈二人,问他们的意见。张陈二人说:老大,现在就称王,太早了吧。虽然你带领这几万古惑仔砍砍杀杀地也挣了一点地盘,但如果只想着做一个“王”的话,也太小家子气了。你不如派人到各地去做做宣传工作,让天下的帮会多建立几个起来,一起造反,这样你的朋友就多了,力量也大了。等推翻了秦朝,你理所当然地就是天下最大的老大,你就是皇帝了。

陈胜也就是一个小混混的眼界,毕竟不能和当过县令的黑道大哥比。张耳的话陈胜听不进去,他还是迫不及待地在陈县自称为楚王了。

张陈二人一看陈胜不听他们的话,知道跟着陈胜混没前途,就开始另寻后路。他们想了一个主意,对陈胜说:大王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往西边打,北边你暂时顾不上。我们对北边比较熟,要不,你给点兵给我们,我们去北边帮你抢地盘吧。

陈胜同意了,派他的老朋友武臣做将军,让张陈二人做左右校尉,带兵三千,去攻打原来的赵国的地盘。

张陈二人嘴皮子功夫了得,再加上他们两人对赵国的地方很熟,江湖上的人也认得不少,各方面人脉关系都还在,经过一番煽动,队伍马上壮大了,没花多少功夫,赵国就被他们完全控制。

张陈二人因为陈胜不听他们的话,而且只封他们做了小小的校尉,一直对陈胜心怀不满,这时候看到他们的队伍已经颇具实力,就开始鼓动武臣自立为王。

武臣也对陈胜有了不满之心,答应了,自立为赵王,让年轻一点的陈馀做了大将军,让年纪大的张耳做了右丞相。

注意,在此之前,都是说的“张陈二人”,他们两人都是一起行动的,这个时候是一个转折点,他们分工不同了:一个做大将军,掌握军权;一个做丞相,掌握行政权。这是他们分道扬镳的开始。

陈胜迫于形势,承认了武臣的赵王身份。武臣就在赵国扎下根来,不断地招兵买马,向南北扩张地盘。张耳和陈馀也分别暗中扩充自己的势力。

武臣手下有一个武将叫李良,颇有些能耐,被武臣的姐姐羞辱了,一直想找机会报仇。刚好这时候秦朝的大将章邯暗中招降李良,李良一不做二不休,杀了武臣投靠了章邯。张耳和陈馀逃了出来,手上还有几万兵马,本来想自立为王,但又觉得时机不成熟,就找来原来正宗赵王的后代赵歇,立赵歇为新赵王,重新树起了造反的旗帜。

章邯带着大军打了过来,把张耳和赵歇围进了巨鹿城。当时陈馀领兵在外,手上有个几万人马,但和章邯的大军相比,不堪一击,只好把军队驻扎在巨鹿的北边,伺机而动。

巨鹿的粮食一天天减少,快撑不下去了。张耳多次派人从城中潜出,通知陈馀来解围,但陈馀不敢去鸡蛋碰石头,一直不动。几个月过去了,城里的形势越来越危险,张耳气急败坏,就派了两个手下去骂陈馀,说:个板板的,你个混账东西,当初老子跟你是生死之交,现在我和赵王都快死了,你个板板的手上有这么多兵,也不说来救老子。你到底是不是老子的朋友?

陈馀对张耳的两个手下说:张耳他说得轻巧,我打章邯就是去送死,这样死了一点好处都没有,以后也没有人帮赵王报仇了。你们想送死,我就给五千人给你们带着送死去吧。

张耳的两个手下就带了五千人去打章邯,果然,全死。

后面,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楚霸王项羽带着他的军队“破釜沉舟”一举打败章邯,解了巨鹿之围。

解了围,张耳出城去找陈馀,两个老朋友在军帐中相见,见面就是一顿责骂。

张耳:你个板板的混账东西,你还有脸见我啊?你是不是就想我饿死在城里啊?我手下的那两个小兄弟呢?

陈馀:你还好意思问那两个白痴?你个大白痴的手下,也只能是小白痴,吵着要去送死。我就给了他们五千人马,他们就真的带着人送了死。

张耳:胡说八道。你才白痴。他们两个智勇双全。肯定是你嫉恨他们,把他们杀了。

陈馀:我说了,是他们自己要去送死。

张耳:你交出人来!

陈馀:你白痴啊,他们被秦军杀了啊。

张耳:你交出人来!

陈馀:被秦军杀了啊,不信你去问章邯。

张耳:你交出人来!

陈馀:@#¥%&×¥#%,唉,张耳呀张耳,想不到你这么恨我。也罢,既然你容不下我,我不当这个将军也就是了。

陈馀解下腰间的将军印信和绶带,丢给张耳,气哼哼地出了军帐。陈馀并不是气跑了,他是被张耳死缠烂打地骂了半天,被尿憋住了,他赶紧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嘘嘘,放完了水,觉得浑身一阵轻松,然后又奔回大帐,准备轻装上阵继续和张耳吵架。

回到大帐一看,陈馀傻了眼。这时候张耳已经接收了他丢过去的印信绶带,坐在了原来属于他的位置上,接掌了兵权。陈馀那个恨啊,心想,老子也就是做个样子唦,你也就让都不让一哈地收了,看来你是一直眼红我的兵权啊,唉,交友不慎啊交友不慎。

老!子!要!和!你!绝!交!!!

此后没多久,张耳跟随项羽攻入关中。项羽分封天下诸侯,张耳黑道上的人都混得熟,各路大哥小弟都纷纷在项羽面前说张耳的好话,项羽一高兴,就把赵国分了一半好地方出来,给了张耳,立他为常山王,原来的赵王得到了北边差的地盘,改称代王。

有人对项羽说:陈馀和张耳一样对赵国有功,功劳不比张耳小咧,大王你为么事不封陈馀咧?

项羽觉得陈馀没有跟他一起打进关中,没什么功劳,就随便给了陈馀三个县的封地,这个档次,只属于侯。

陈馀心里不痛快了,除了怨恨张耳,也恨上了项羽。过了没多久,齐王田荣举旗造反,陈馀就去投靠田荣,田荣给了陈馀一点部队,再加上陈馀自己三个县的军队,偷偷地去攻打张耳,把张耳打得大败,落荒而逃,最后投靠到刘邦那里。

陈馀赶跑了张耳,收复了赵国的地盘,就去把赵歇从北边的代国接了回来,重新做回赵王,赵歇很感谢陈馀,就封陈馀为代王。这样,陈馀由侯变成了王,并且留在赵歇身边,辅佐国事,相当于代国国王兼赵国国相。

第二年,刘邦出关准备攻打项羽,想联合赵国一起行动。作为赵国的“义务宰相”,陈馀提出了条件:要赵国派兵相助也可以,但必须把张耳的人头拿来才行。刘邦舍不得杀张耳,也不愿失去赵国这个外援,他就找了一个长得像张耳的人杀了,提着那个人的人头来见陈馀,陈馀这才答应出兵帮助刘邦。

刘邦前面打得顺风顺水,但打到彭城后,骄傲自满,被项羽反过来打得大败,落荒而逃。这时候陈馀也知道了刘邦之前杀的是假张耳,一怒之下,带着赵国的兵马离开了盟军。

又过了一年,韩信带领汉军东征,韩信是个带兵的天才啊,谁是他的对手?他轻而易举地就灭了赵军,杀了陈馀和赵王赵歇。陈馀就这样窝囊地死了,而他的死对头,他不得人头不罢休的张耳,却被刘邦封为赵王,这时候正施施然地前来接收陈馀留下来的地盘。

陈馀死后两年,也就是张耳当上赵王之后两年,张耳也死了。他是老死的,毕竟从年岁上讲,他相当于陈馀的父辈,也算是白发人先送走了黑发人,在魏赵之地上,“父子俩”恩恩怨怨纠缠了一生。

通宝推:真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