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走在悬崖上的中国共产党 -- 审度

共:💬126 🌺672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能同意,善政实施不容易,他是做了努力的

在大连到商务部应该是一个合理的转变过程。

薄一波在山西有一定独立性,建国后也算可以,从他的回顾文章,能够感到自我解释和随波逐流,但是他和邓不一样。

就此,薄督在学习班的成果真的在后来有效了。

他不能做的更好是因为反对力量强大。

达雅拒绝反水。这类人很重要,他们对邓还没有失去信心。

总的来说,就他的作为,已经很惊心动魄了,海外的舆论极其强烈,可见确实是动基础了。

我已经很知足了,并不指望他是毛系人。起码他的作为为一地带来了真正的平安,在今天,国内巡逻制度还是合理有效的。

这是薄督的福荫。

至于社会主义,恐怕很难指望他。

百度真是个差劲的东西。

搏一搏关键的职务应该是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这是人民政府中的职务,也是很可以的。后来高岗倒台后,他是计委副主任,主任应该是陈云,也算升职了。

但是必须说,三年期间,计委、经委、建委都有责任,农村工作,谭震林谭大炮有责任。这是政府的层面。

另外一块就是李先念、邓稻子了。他们都是副总理。

建国初期,政府是主席加政务院,实际上,主导者还是政务院,无论是政协为主还是政府(政务院改升级国务院,搞掉了民主人士)为主,周总都是强势人物。政府主席恐怕管事不多。

有点类似苏维埃主席。

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一头,但是不是主要核心,核心还是党主席毛主席,但是毛主席没有政府职务。

三年期间,毛主席基本是由刘掌握政府工作,但是刘被周总架空了。

@萼绿君

1954年9月,国家成立了国家建设委员会(1954.11.08正式成立),负责全国基本建设的管理,包括制定全国基本建设计划,检查和督促基本建设计划的实施;研究和解决设计、施工和城市规划方面有关方针、政策性的间题和体制方面的问题,审查设计、施工和城市规划方面的规章制度;组织重大项目的国家验收工作;审查部分重要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等。

国家建委成立初期,内设18个厅局机构,1956年增至20个。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撤销国家建设委员会,其工作分别交由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建筑工程部负责。

主任

薄一波(1954.11-1956.8)

王鹤寿(1956. 8-1958. 2)(冶金工业部部长兼任)

副主任

王世泰(1954. 11.08-1958. 2)

孔祥祯(1954. 11-1956. 8)

孙志远(1954. 11--1956. 8)

安志文(1954. 11-1958. 2)

谷牧(1954.11.08--1956.8)

刘星(1956. 8-1958. 2)

李斌(1956. 8-1958. 2)

1954.11.08--

主任:薄一波(后去经济委员会兼任副总里)

副主任:王世泰、孔祥祯、孙志远、安志文、谷牧

1956.08—1958.02

主任:

王鹤寿(58年6月份去了财经小组,由陈云领导)

副主任:

王世泰、安志文、刘星、李斌

1958年11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〇二次会议批准设立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管基本建设计划执行情况等工作。

1958年11月至1961年1月

主任

陈云(1958. 11-1961.01.27)(党副主习,经济小组组长兼任建委主任)

副主任

宋劭文(1958. 11-1959. 10)

刘岱峰(1958. 11-1961. 1)

柴树藩(1958. 11-1961. 1)

杨作材(1959. 4-1961. 1)

程子华(1960. 2-1961. 1)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主席、主任

高岗(1952. 11-1954. 8)

副主席、副主任

邓子恢(1952. 11-1954)

李富春(1953.9-1954. 9)

贾拓夫(1953.9-1954. 9)

委员

陈云(1952. 11-1953)

彭德怀(1952.11-1953)

林彪 (1952. 11-1953)

邓小平(1952. 11-1953)

饶漱石(1952. 11-1953)

薄一波(1952. 11-1953)

彭真(1952.11-1953)

李富春(1952. 11-1953)

习仲勋(1952.11-1953)

黄克诚(1952.11-1953)

刘澜涛(1952. 11-1953)

张玺(1952. 11-1954. 9)

安志文(1952. 11-1954)

马洪(1952. 11-1954. 2)

薛暮桥(1952. 11-1954. 9)

主任

李富春(1954.9-1966. 5)(大跃进时期一直在位,由经济小组指导)

第一副主任

余秋里(1965. 11-1966. 5)

副主任

贾拓夫 (1954.9-1955;

1958-1960)

张玺 (1954. 11-1959. 1)

薛暮桥(1954. 11--1958. 9;

1960. 12-1966. 5)

彭涛(1954. 11-1956. 12;

1960.3-1961. 11)

顾卓新(1954. 11-1963. 7)

韩哲一(1954. 11-1956. 10;

1958------1962. 12)

杨英杰(1954. 11-1958;

1962. 10-1965. 11)

骆耕漠(1954. 11-1956. 6)

王光伟(1955. 12-1966. 5)

倪伟(1956. 12-1958)

宋平(1956. 12-1962. 12)

柴树藩(1956. 12-1958;

1961. 1-1965. 1)

刘明夫(1956. 12-1966. 5)

安志文(1956----1965)

王世泰(1958.4-12)

刘星 (1958.4-12)

朱理治(1958. 10-1960. 11)

宋养初(1959.8-1963. 2)

高云屏(1960. 12-1966. 5)

范慕韩(1960.12-1965.3)

方毅 (1961.3-1965)

刘岱峰(1961.1-1963. 7)

杨作材(1961.1-1966. 5)

程子华(1961.1-1965.2)

1964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由余秋里、李人俊、林乎加、贾庭三组成“小计委”,并任命余秋里为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兼秘书长,全面领导计划工作,原“大计委”主要负责处理计委日常事务。

1949年6月4日,周恩来在北京饭店宣布成立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由陈云、薄一波负责筹备。

  1956年5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经济委员会,是全国综合性宏观调控工交系统主管部门。

  主任

  薄一波(1956.05.12--)(由陈云指导)

  苏 静(1968.09—1970.06.22)军管会

  副主任

  ……

  叶林 (1956.7-1966. 5)

  王新三(1956.10-1960.11)

  薛子正(1957.2-1958. 4.4)

  贾拓夫(1957.4-1958. 3)

  周光春(1957.4-1958. 9)

  郭洪涛(1958.3-1966. 5)

  张国坚(1958.3-1962. 7)

  李斌 (1958.3-9)

  薛暮桥(1959.8-1960. 11)

  王逢原(1959.8-1964. 9)

  周仲英(1959.9-1966. 5)

  袁宝华(1960.9-1966. 5)

  赵尔陆(1960.9-1961)

  杜星垣(1960.9-1961. 4)

  张有查(1960-)

  饶斌 (1961.5-1963. 9)

  宋养初(1963.2-1965. 3)

  柴树藩(1965.1-1966. 5)

  吴砚农(1965.2-1966. 5)

  高扬文(1965.3-1966. 5)

  杨压 (1965.7-1966. 5)

  李哲人(1965.8-1966. 5)

  李开信(1965.8-1966. 5)

  副主任

  1958.10.20--

  郭洪涛、薛暮桥

  1959.08.25--

  孙志远、谷牧、张国坚、王新三、叶林、周仲英、王逢原

  主任

薄一波(1966.5-“文革”初期)

  第一副主任

陶鲁笳(1966.5一“文革”初期)

  副主任

叶林(1966. 5-“文革”初期)

  郭洪涛(1966.5一“文革”初期)

  袁宝华(1966.5一“文革”初期)

  周仲英(1966.5-“文革”初期)

  柴树藩(1966.5一“文革”初期)

  吴砚农(1966. 5一“文革”初期)

  高扬文(1966.5-“文革”初期)

  杨压(1966. 5一“文革”初期)

  李哲人(1966. 5-“文革”初期)

  李开信(1966.5-“文革”初期)

  1952年7月,刘少奇提出加强党中央办事机构的意见,得到毛泽东的同意。该意见强调除健全现有的4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对外联络部)、1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厅(中央办公厅)外,另增设工业、财政贸易、交通运输、政法工作、农村工作等部门。[5]

  1952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省以上党委建立农村工作委员会的指示》。11月12日,中央决定在省委以上的党委领导下,一律建立农村工作部。[5]

  1953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农村工作部,邓子恢为部长。[5]

  1953年秋,各中央局撤销后,成立中共中央书记处

  第一办公室,主管政法,主任彭真;

  第二办公室,主管农业,主任谭震林;

  第三办公室,主管工业,主任李雪峰;

  第四办公室,主任刘澜涛。

  1956年党的八大后,上述四个办公室撤销。[5]

  1962年11月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撤销中央农村工作部、任命国务院农林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的决定》。

  农村工作部部长:

  邓子恢(1952.11—1962.11)

  副部长

  廖鲁言(1952.11—1962.11)

  陈伯达(1952.11—1962.11)

  陈正人(1952.11—1955.11)

  王观澜(1954---—1962.11)

  刘建勋(1955.11—1957.12)

  秘书长

  杜润生(1952.11—1956)

  1962年11月9日,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做出《关于撤销中央农村工作部、任命国务院农林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的决定》,原农村工作部的业务合并于国务院农林办公室。

  由副总里谭震林兼任农林办公室主任,廖鲁言等为副主任。

  邓子恢的领导职务被免除,毛泽东指责他和农村工作部被“十年中没干一件好事”,从此退出了农村工作的舞台。

  1954年调任中央副秘书长兼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1956年当选为党的八大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1957年谭震林回湖南攸县成功地开展民主办社试点工作。整个农业合作化期间,谭震林对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作了长期艰苦努力的探索(一直担任农业口领导)。

  1954年12月后,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农林办公室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了“大跃进”高潮。

在这种形势下,195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各小组的通知》。其中,中央财经小组代替了1957年1月设立的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

《通知》中毛泽东加写了一段话:

“这些小组是党中央的,直属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向它们直接作报告。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

只有一个政治设计院,没有两个政治设计院。

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都是一元化,党政不分。

具体执行和细节决策属政府机构及其党组。

对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政府机构及其党组有建议之权,但决定权在党中央(政治菊)。

政府机构及其党组和党中央一同有检查之权。”

这段话是对此前中央经济工作的决策权在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和国务院,不在中央政治局的再一次的批评,也是对此前“政治设计院不在政治局”在组织措施上的具体纠正。

这段话明确规定了1958年6月成立的中央财经小组的性质,即:与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不同,它已不是根据中央决策统一领导国家经济工作的机关,而是一个有建议权的咨询机构。

  尽管1958年中央财经小组的性质和权限已不同于1957年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但为了在“大跃进”的形势下,从财经方面发挥好对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主席的参谋作用,仍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开展了很多工作。

中央财经小组组长陈云多次主持中央财经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国民经济计划问题、工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问题、人民生活问题。

在工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组长陈云提出了先生产后基建的方针,提出生产、基建有矛盾时,基建应服从生产,并在兼任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时下大力解决基本建设工程质量问题。

为缓解“大跃进”带来的市场紧张和人民生活困难,陈云致信中央财经小组,提出采取认真精减1958年多招收的工人,粮食要省吃俭用,组织猪、鸡、鸭、蛋、鱼的生产与供应,安排日用品的生产等有效主张。

可以说,“大跃进”以来作为咨询机构、发挥参谋作用的中央财经小组的工作是有重大成效的。

  中央经济工作小组

1957.1.10—1958.6.10

  组长 陈云

1957.1.10—1958.6.10

  中央财经小组

1958.6.10--

  组长 陈云

1958.6.10--“文革”初期

  副组长

  李先念

1962.4—“文革”初期

  1957年1月10日,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的通知》。

  中央政治局决定,由陈云、李富春、薄一波、李先念、黄克诚五同志组成五人小组,

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统一领导国家的经济工作,陈云任组长。

  小组成立以后,即着手落实《国务院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的各项规定。

  1958年6月10日,中央发出《关于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小组的通知》。

  通知指出,这些小组是党中央的,直属政治局和书记处,

其中财经小组组长为陈云,

副组长是李富春、薄一波、谭震林,

组员有李先念、黄克诚、邓子恢、聂荣臻、李雪峰、贾拓夫、王鹤寿、赵尔陆。

  此后,中央财经小组就落实钢铁指标等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

  《陈云文选》第361页的注释113,1962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北京中南海西楼召开扩大会议之后,酝酿恢复中央财经小组工作和调整这个小组的成员。

  1962年中央财经小组,是在1962年2月下旬刘少奇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史称西楼会议”)上决定成立的,但正式通知成立的时间是1962年4月19日。

  1964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决定,中央财经小组由陈云为组长,李富春、李先念为副组长,周恩来、谭震林、薄一波、罗瑞卿、程子华、谷牧、姚依林、薛暮桥为组员。

通宝推:bluestarry,偶卖糕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