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晚期明军的嗜杀与无能 -- 天空不空

共:💬265 🌺1228 🌵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就是所谓文官键盘胡扯,明朝末年一直是省小钱然后血亏

战略上的明朝东北防线在哪里?所谓兵科给事中的说法,在这个问题搞不清楚的情况下面就是胡扯和键政。第一 就是明朝根本野战打不过努尔哈赤,这是前提条件。

明朝反复为了省小钱,然后巨亏。萨尔浒之战,杨镐想多准备半年,结果万历心疼钱死活不给,然后指望毕启功于一役,最后是一把输光万历朝能打老将。

后面 天启朝觉得该花钱了,熊廷弼调集天下精兵20万人去守辽,兵部 科道文官又各种键政,费钱啊巴拉巴拉,要求主力决战,结果呢?主力没调集好,先开原 沈阳 再辽阳,明军调集的最能打的野战精锐过去,都是各自为战,无意义的消耗掉。再后来熊廷弼三边布置,被王化贞架空,然后这家伙浪战一把,结果好不容易调集的6万大军没怎么打就崩了,然后辽西也丢了。

说费钱,天天浪费钱给毛文龙ppt投资,毛文龙就是一个明朝贾会计忽悠天启朝上下7年,啥事不干。

然后王在晋 这帮人浪费上千万两给林丹汗,毫不知道边情,结果是反作用,蓟镇的蒙古部落投了后金。

明朝缺钱吗?天启不缺的,就是始终不愿意面对现实,打不过后金。

------------------------------------

看看类似情况的 嘉靖朝面对俺答汗怎么弄?俺答汗对明朝的威胁比后金当年还厉害,没事情就打进北京周边旅游,嘉靖朝怎么办?知道干不了,只能是先搞防御,宣大防线和蓟镇一线,以北京为基地的两层防线,就是内外长城。层层阻碍蒙古骑兵的进退路线,让他们进出不是那么轻松得意。

然后就是对俺答汗一系的政治经济分化,很重要的就是花钱封贡,花钱是很讲究的,徐阶 张居正这些先后上去的人,用的是懂蒙古的边臣,然后主持隆庆封贡,和俺答汗搞了和平互市,同时对蒙古正统的大汗系统一直是打压,就是土蛮汗,林丹的太爷爷,所谓西怀东制这个战略。

明朝从隆庆合议到万历末年,威胁明朝的蒙古势力就给明朝玩分化瓦解给控制了,尤其是林丹汗这个所谓大汗正统,王在晋主张封赏以前已经是混的根本没有号召力了,这就是战略的威力。

实际上对于辽东的失控,也就是李成梁给赶下去的那些年,不是辽东放任努尔哈赤,而是当时就打不过,辽东本土兵力就打不过,只能睁眼闭眼。

实际上对于后金的大战略,明朝一直是不明白的。

回到袁崇焕时代,努尔哈赤已经占有全辽了,这时候就是要努力实现媾和,但是防线要明确,当然不能是山海关,肯定是宁锦,这是一个双重防线,和面对蒙古的内外长城一样。有战方能言和。指望野战胜利这事情,明朝从土木堡以后就不要想了。

明朝最能拼的就是自己经济体量,和后金和谈以后,进行分化瓦解,对蒙古部落不应该扶持林丹汗,就是应该继续隆庆合议后的政策,各个延边部落单独对明朝互市,不能指望蒙古出来一个人去平衡后金。

这个大战略下面才能来谈钱怎么支出,而不是脑子不清楚,天天琢磨战场上出一只雄兵,这个事情不是不可能,在明朝后期自己不允许出现。

明朝后期能拉出去野战的强军,就是戚继光来带队指挥,问题是明朝不能出赵匡胤啊,李成梁在辽东其实镇的不错,但是20年里面觉得他们家树大根深了,就把他弄了,实际上李成梁在明朝那个体系里面是不可能割据的。

总之,明朝以文制武战略里面是不可能出强大野战军的,没有强大野战军就不要琢磨战场胜利,只能守,然后就是防线,同时辅助经济手段。

通宝推:北纬42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