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河里都在谈论国家大事,来说说怎么给家里老人养老好不好 -- yg1993

共:💬137 🌺58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审大,有的

感觉子女就住在附近或身边(哪怕不常探望)的老人,比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要长寿。

换句话说,住养老院的老人普遍命不久矣,其中是非曲折我不清楚,这是个人感觉。

感觉来自于我接手的(虽然不多)遗产纠纷案件,我发现被送进养老院的老人没有超过5年便撒手人寰(在说明一遍哈,案件少,不就代表性,这是个人极端片面的感觉)。

顺便废话一句,在《民法典》公布前,只要子女有不同意见,哪怕老人有明确的遗嘱,没有分到财产的子女也可以要求平分财产,而且法院的判决往往都能无视老人的遗嘱做到接近平分的效果。

扯远了,说回正题。

俺家太姥姥、太老爷、太奶奶都是在俺家养老的。

现在养老(指70以上很难帮带孙子重孙的高寿老人),一般都是由最能吃苦的子女进行(往往不是环境最好的)。其他子女则按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或是遗产方面的让步。

说到这里,我都不知道我想说的是啥了。

忍不住回头看了看您的回帖。

哦对,是说父慈子孝的事。

其实没有物质基础的父慈子孝,以后会越来越少,少到能上新闻的那种。

这也是为什么养老院以后一定会获得正规化大发展的原因。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切都向钱看的现在,老人家没钱或者退休金不够多,

愿意负担养老责任的子女会越来越少。

或者说,不是不愿,而是不能。

自己有老婆孩子要养(说不定还要帮带孙子孙女),

结果头上再多一个父母,哪里还吃得消。

完美世界只存在于公知的嘴上,

现实的养老都是八仙过海将就着来,

除非家里有环境——不用太多,能请保姆还不用跟兄弟姐妹要钱的那种——不然哪家都是一地鸡毛。

就像我奶奶,说我爷爷那么多兄弟姐妹也没见养太爷爷太奶奶一般。

我爷爷当初每到此时,先是会说“他们住得远/我们环境好/我们不也养了太姥姥”等等借口抵抗一番,然后转头就会来问我学习情况。

可怜我当时正值小学,那种题目哪里需要他来指导。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说的是那些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老人。

如果老人不能自理,或者退休金远远不够乃至没有退休金,

那就是人人嫌弃的累赘了——除非老人名下有房。

老人养老,最好的方式,就是老人不要过早将财产折现分给子女。

可能是幸存者偏差,反正我接手的这类案子,没有不鸡飞蛋打的。

审大,父慈子孝的情况,有的。

同时,父辞子笑的情况,有的,而且更多一些。

我是121GDI,爱吃烧烤,爱喝啤酒,爱吹牛,爱说笑话,但是不爱哭。这个世界有太多苦难了,需要的是笑容。

通宝推:不如安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