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与月之回忆河友探讨一下虚无主义 -- 给我打钱87405

共:💬1308 🌺2431 🌵2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启蒙教育之我所见

当前一般的看法,认为启蒙教育是专门针对儿童而言,我个人所见,不论用什么词,如何细分,从出生到15岁左右,可以算成一个大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要让孩子学会敢想敢做。

为什么会说学会呢?我女儿头几次上二胡课时,因为感觉无聊就把二胡给拆了——把琴轴卸了下来。对于她而言,这个头是无意中开的,后来她学会了怎么上琴弦、调音以及简单的修琴,再后来,其它乐器她也敢修能修。但是,我闺女并没有学会敢想敢做,我只能说,这样的经历或许将来会发挥作用。这是一个相对正面的例子。

有一次我跟女儿去逛周末跳蚤市场,我们发现有几个孩子出售的玩具相当新,不注意看,还以为是全新的。那几个孩子一看就是特别乖的孩子。对此,我非常吃惊,孩子的玩具难道不应该是”伤痕累累“的吗?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例子。

理论上而言,叫儿童敢做,原本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是,由于今天的年轻父母多为”城里人“,缺乏直接的养殖经验,所以往往会把孩子”保护得太好“。”农民“为什么养孩子的方式在”城里人“看来”可怕“呢?这是因为”农民“跟生命打过很多交道,他们知道生命的顽强。我的意思是说,”城里人“如果在婚前有N多养殖经验,比如种过很多花,养过小猫小狗小鸡小兔——且是抱着那种所谓的”不负责“的态度,养死了就算了,我相信一定能够卸下心理包袱,还孩子一个敢做的童年。

少年需敢想,这就比较难。举例来说明。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问题:为什么人不会跟一坨铁着急,而会跟人呕气?这个问题在我来看,答案就是因为铁没有心,并不会跟人互动(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某个层面,换到另一个层面未必如此);而人跟人是有互动的。经常跟人呕气,其实说明习惯于对别人提出要求,也就是”你来“成分比较多,也意味着”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要拿到这个答案,需要的是敢想:先将人假设成物。于是,不论是铁藏在山里找不到,还是某人难以说服,对”我“而言,统统都叫困难,”我“冲着困难大吼大叫,难道不是无济于事反添乱吗?想到了这一层,自然就会去改变自己,多一些”我来“。再举一个例子。我参加考试时,在很多时候我的状态并非是在做题,而是在跟出题人PK,换言之,在我看来,考试就是我跟出题人下棋,棋就是考题。这么来想,解题思路就多出一条路子来。或许会有人说我这种想法和做法叫钻空子,我不同意,学习理论和跟解决具体问题不可混为一谈。有相当多的游戏是美国人设计的,可是后来有人发现,同一款游戏在美国和中国的”生命力“区别很大,玩法也大相径庭——并非所有的游戏都是如此。我认为,跟我参加考试的情况是一样的,游戏本质是棋,真正”参战“的双方,一边是游戏设计师,另一边是玩家。正因为如此,美国设计师是按美国玩家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来设计游戏的,而美国玩家的习惯性思维显然来自于美国文化,这种习惯性思维,可以解读为一种范式,也可以换上严厉的词,是一种禁锢。而在中国文化中长大的中国玩家,”天然“不吃这一套,于是玩出了新角度、新高度。对这一现象,某些人的解读相当可笑:中国玩家低俗、野蛮、落后、不懂得人家的奥妙所在。实际上,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不要说美国游戏了,就是韩国人设计的游戏到了中国,往往也是大大出乎韩国设计师的意料。比如某网络游戏,韩方更新了几个关卡、增加了几张地图,原本以为可以”撑个半年“,结果半个月就被中国玩家给打通了,中方运营商为此时常抱怨韩方在敷衍了事,搞得人气始终上不来,而韩方在”事实“面前又无言以对,最终是双方不欢而散。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敢想并非易事。

我个人所见,敢做与敢想好比人的两条腿,处理好了,互相促进,滚动发展,处理不好,左腿绊右腿,趔趔趄趄。而基于我们人类社会有大量的偏见、成见、误见这一状况,敢想显然要比敢做来得要难,换言之,在敢想这方面要下更大的功夫才行。

一句话,需要不断的解放思想,强烈反对”开放“思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