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2013年韩国电影《新世界》 -- 翼德
谢谢你花时间把双方的观点摘录出来。
其实罗列出来发现,很多问题或者说误解在于对关键性语句/信息的忽略或误判。
1. 什么是精英
我之前很清楚说过:
我的“独断”更多是在针对无间道这个电影系列生发开来的,而且因为是基于感性经验总结的,所以里面必然包含特例,所以你说的逃避其实是不存在的,这里不存在“一个反例否定整个命题”,因为首先编导自身就可能存在矛盾,想法本身就有一个落地的过程,比如精英/精英意识/精英范儿/精英主义都是不一样的东西,有时候他可能想维护这个,结果维护了“那个”。这从三部曲的演变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
关于精英的话题,这里我已经说了几种关于精英的概念都是不同的。但关于精英本身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所以造成很多的误解和误判。
这个确实不能都说是你的问题,我没有在这个帖子里把我理解的精英说清楚。其实我在另一个帖子里比较系统地说明了我对精英这个概念和当下精英的观点:
先说一下什么是精英。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我理解的精英就是八个字:内外兼修,德位匹配。
我眼里的精英就两个面向:向内,具备相应的素质、能力、修养、品德和责任感。向外,具备相应的权力/资源/地位/认可/口碑。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很多人单纯把精英理解为外在,比如社会地位高,或者有钱就是精英。这个是不一定的,很多人坐着精英的位置却未必有精英的修养。这个在国产剧《欢乐颂》里面有很多表述。
所以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很多人具备,或者自认为具备有精英相应的素质、品质、能力等,却没有精英的位置和认可,无疑会变得憋屈、愤懑和不满。我在这篇文章里已经描述了这个群体。对于这个群体,我称之为“次精英”。其实按照某种观念,这些人已经可以称之为精英了,只是缺乏一定的机会或认可。
对于另一些身居高位,却缺乏相应的素质、品德尤其是责任感的人,我称之为伪精英。这些人是造成很多社会乱象的根源,还有一些人,有能力,却缺乏相应的品德和责任感,这类人常常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这些人是系统危害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2. 谁是精英
说完定义,再来说无间道里,到底谁算是精英。
按照我的定义,黄警司当然算精英,我的观念里其实从来没有一个公式说“高大上=精英”,“接地气不等于精英”,或者“打高尔夫球=精英”,“不打高尔夫球不等于精英”。
这里首先辨析你这句话:
我认为整个作品都充满了对中产的嘲讽
难道有对中产的嘲讽就不是中产阶级趣味了吗?并不是,其实中产阶级没有你想的那么“小心眼”或者“玻璃心”。举个例子:徐峥的“囧”系列就是一个嘲讽中产或者拿中产寻开心的片子,结果当年的《泰囧》成为第一部过12亿的国产片,甚至可以说以嘲讽中产为主题的商业片是中产阶级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产物。香港包括好莱坞有大量这样的例子。
而且黄秋生的死也说明了他们并非真正的精英,一个即将能够去真正的高尔夫球场,心怀欢喜的人,被闯入者撬开电梯打死,这算什么?
这是你反复提及的编导在嘲讽、否定黄警司的“铁证”,恰恰在这点上,你是错误的。
看看电影就知道了,首先,为什么要在投资大厦接头?大隐隐于市,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如果两人接头都是在远离市区的郊外,或者某条小河边钓鱼(其他电影经常出现的情节),只要有人有意跟踪很容易发现,而且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而香港市中心到处是投资大厦、写字楼。
其次,看看黄当时的反应,黑帮显然来者不善,被抓住凶多吉少,黄私下观察一下,
拿了一份开发商的宣传资料低头研究,然后还清了清嗓子。
这明显是逢场作戏,却被你理解成他自己想买房子,真是咄咄怪事!要知道黑帮上来是要他命,他要“表演”当然是表演一个和环境相合的形象。
按照你的解读方式,这不正是说明:一个真正的精英不要去冒充那些眼里只有钱的小市民,否则就是死吗?
为了确证这一点,我去找了无间道的剧本:
陈永仁推开门,朝天台走去。架着太阳镜的黄Sir临危不乱,看见置于大堂中央的桌上放着一份大陆房产的售楼书,他心生一计,把售楼书摊开,举在眼前,同时歪着头,用肩膀托着手提电话,紧贴耳朵。
“叮”的一声,升降机门徐徐打开,黄Sir不待众人走出,已开始说话:“喂,老婆呀!观澜湖的大单位不错呀,落地玻璃窗视野广阔……”黄Sir故意把视线集中在售楼书上,以示他看不见众人,否则,平日他假如看见迪路,不可能不盘问两句,他一边说电话一边走进升降机,“正对高尔夫球场,加送会员证,售价不到一百万……”
林国平:喂,头儿,他上了24楼。
⊙刘健明:继续监视他,啊。
刘健明:琛哥,查到了。不知道,不过我知道他现在在哪儿。
林国平:在这儿盯着。
黄Sir的魁梧身形,独特外表,以及一把雄厚的声线,迪路不可能认不出来,只是在霎时间,他被黄Sir自若的神态搞得糊涂了,黄Sir真的只是来看地产展销会吗?
犹豫片刻,当他定过神来,韩琛下的格杀令登时响彻脑袋,他回身伸手把快要关上的升降机门架开,气定神闲叫了一声:“黄Sir!”
黄Sir一怔,欲伸手往腰间拔枪,迪路与众手下不由分说,一涌而上。
至于那些夸张的高尔夫球之类的,你甚至可以理解为做广告。
模仿受难有很多意味,你忽略掉的那些内容又怎么说?为什么港版不能像美版一样丢在街巷?或者为了污点,干脆仍在大厦附近的都会有的小巷,反而专门找个绝对会出新闻的地方?专门在他在投资大厦,即将实现希望的地方,望着大厦死不瞑目?
为什么扔在这么显眼的地方?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戏剧效果啊!视觉冲击力啊,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啊?还用说嘛?
什么死不瞑目,你看看图:
一个被黑帮打了十分钟,从顶楼扔下来的人,眼睛安详的闭着才是咄咄怪事吧?再看看他的眼睛也就是眯缝着,比他正常时候睁的都小,比梁朝伟的眼睛都小,
美版昆南睁的都比他大,
这说明啥啊?
看看新闻就知道了,几十层下去完整的都有。更关键的是,你把车上面那么大一个牌子的截图,直接无视掉了。是脊椎首先受力,导致砸下去应该是成凹形、骨头都碎掉的人,变成了凸形,头还望着大厦、刚好和梁朝伟的脸形成对比。
你反复提这个牌子的问题,我已经说了,有缓冲才能跌成耶稣的姿势,恰恰说明我的观点。至于什么骨头碎掉,你看看那个广告上写的什么?
2002年软件博览会。2002年正是董建华第二任任期,董建华在第一任五年中倡导多项经济改革,八万五,数码港等,结果碰到金融危机,又触动既得利益阶层,被各种攻击,数码港计划被李泽楷拿来炒房,香港人过惯了舒坦日子,吃苦加班的IT业干不过来,董建华的各项改革均遇到挫折。
加上2001年IT经济泡沫破灭,香港连受打击,对IT业有怨气很正常,你说这个牌子打碎了黄的脊梁,我看黄把这个牌子压碎让港民出了口气还差不多。至于到底贬低了谁,IT泡沫破灭总跟黄这样的警察公职人员没关系吧?他为了保卫市民投资环境和安全牺牲了,与普通的熙来攘往的市民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不是这个镜头,警务人员的牺牲不会给人这么深刻的印象。怎么就成贬低黄了呢?
加上黄死的时候各种音乐闪回,再见警察,以及他跟陈的各种充满人情味的互动:
以及警局同事/下属看到噩耗流泪的场景,以及副手仗义执言,
这明显是在缅怀这个人吧,说明他的人望吧!如果讽刺不应该放那个“三年之后又三年吗”?编导又精神错乱了?
2.关于天台
这个问题我真的没想到能争了这么久,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上是想引出一个我对主题的深入分析,没想到一个技术性问题扯了这么久,但根源居然是一次误解,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请看我的原文:
(编导根本无法放弃这种爱好,甚至到了伤害真实的地步。举个例子:)最后陈永仁和刘建明的天台对峙……但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陈永仁根本不可能从刘建明不注意的地方冲出来拿枪指着他后背。……所以这个镜头是艺术效果压倒了真实。这就看你怎么看了,你是在意真实性还是宁愿损伤真实来保住艺术性。……而美版就很朴实,小李子很老实的端枪躲在楼顶的门后边。
我说的是: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陈永仁根本不可能[从刘建明不注意的地方冲出来拿枪指着他后背]。
你理解成了:
你说的是没地方
请注意,我方括号中的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短语,尤其请注意“冲出来拿枪指着他的后背”。
这是一套动作序列,一个过程,你把这个过程简单地理解成“没地方”,这根本不是我的原意。
我的原意很简单:
1) 刘德华身处一个空旷的平台。
2) 平台上没有藏身之处,平台外能藏身的地方只有水平面以下。
3) 从刘德华的站位到现有通道的位置没有时间让陈冲出来用枪指着他的后背不让刘发觉。
结果你理解成了“陈没有地方藏身,”怪不得后面贴了一大堆的图证明有空间,我莫名其妙,所以回了一句:
就这么一个空地,陈永仁是怎么无声无息的绕到刘建明身后用枪顶住他的,变魔术吗?
魔术师也可以藏在舞台下面啊,没问题啊,问题是怎么上去啊?
谢谢你考证出来平台的另一侧有地方藏,有梯子上去,没有梯子也可以攀爬上去。
但是,首先看一下这个地方有多高:
梁朝伟的身高,说明这里的地方也不低,攀爬有一定困难。
最重要的是,你强调的有梯子,还有5秒钟停顿,问题恰恰出在这里:
刘上平台后四处张望,一开始是望向这边,然后望向另一侧大楼,然后停顿5秒。
而这个位置恰好背对梁藏身之处,我想问:
为什么他恰好要背对梁的时候,唯一一个不可能看到梁的角度停留5秒,他是等着梁从背后抄过来吗?这是故意放水吗?
为什么他要面对这一侧,面壁思过吗?为什么不看大海那一边呢?
难道梁一直监视,那他怎么知道他探头看的时候不会被刘看到?
而且,这个距离问题你用步幅身手都很难解释,这个稍微用一个平台试验一下就知道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认为这么轻松。而且梁从背后,还是很慢,很从容,甚至是优雅的顶住了刘的后背。可以告诉你的是,我当年和朋友一起看碟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他怎么冒出来的?”
其实我认为他唯一最可靠的方式是:猫在平台下面,然后迅速探身举枪瞄准刘,要求他举手不许动,然后将其制服。这是最科学最合理的方式,可惜他没有。
所以现实就是刘恰好转过去,恰好背对梁的方向,又恰好停留了5秒,且失去了听觉以及感受震动等等一个多年的优秀警探的基本功。而梁的身手又需要非常敏捷轻便一个磕碜都不能有。这几率小到只能是刘放水(之前已经论证不可能)或者被晒晕了(这个倒有点可能)。
且这个梁在后面面对韩琛的2号卧底,在举枪对峙时一个后退入电梯的很普通的动作竟然被闪出空档爆头。
身手呢?敏捷呢?风险意识呢?之前的能力瞬间没有了?
关于卡里斯玛和权力结构的问题,包括天台对峙问题,其实要综合起来一起看。
3.我为什么不喜欢《无间道》
其实我也谈不上有多不喜欢,你也谈不上有多喜欢,可能大家这点上是相似的。
而问题在于,我当初不喜欢他因为强烈的中产精英范儿,你说这是个讽刺中产,没有精英的片子。
这是站在20年后的立场上看的,因为你的评价里没有了当年的社会环境,当初的中产梦已经破碎,反送中、疫情等一系列事件让香港沉到了谷底,你当然认为它的基调是反中产,讽刺精英的。
但你的问题是“调门”起高了,一句话,你站在一个后现代的立场来看无间道这个现代性作品,给了它过高的阐释意义。
有了故事梗概,庄文强借着自己这些年混的圈子,开始为这个作品找投资。
他第一个找的人,是杜琪峰,但杜琪峰当时精力都在《向左走,向右走》上面,听完这个故事,他就说了三个字:
很好啊,然后就接着忙自己的去了。
但两个人没有灰心,又去找了很多导演,没想到,其他导演的反映竟然出奇的一致。
庄文强在回忆这段经历时,用了几个对话来描述当时的场景。
“庄文强:导演,这个卧底的故事你觉得怎样啊?
杜琪峰:很好啊。
庄文强:导演,这个卧底的故事你觉得怎样啊?
马伟豪:很好啊。
庄文强:导演,这个卧底的故事你觉得怎样啊?
陈木胜:很好啊。”
后来,他们找到了刘伟强,在找刘伟强之前,麦兆辉心里想:“这回再不行,我就改行了。”
《无间道》的昙花一现
麦兆辉和庄文强找到刘伟强时,刘伟强只说了一句,你先把剧本做出来再说吧。
就这样,麦兆辉,庄文强,刘伟强三人合作,最终完成了《无间道》剧本。
但直到今天,刘伟强在谈到《无间道》的成功时,他还是有那么一些疑惑:
“《无间道》其实是一部很商业化的电影。商业电影很难拿奖,然后不知道为什么,《无间道》就有很多奖拿。”
这些奖项中,他又特别提到金马奖:
“最开心就是拿了金马奖,(因为)金马奖是完全一套不同的规则去选片的。”
并且,他面对媒体时,十分坦诚地说:
我拍《无间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卖钱。当时,香港电影业不好干,不止麦兆辉想转行,刘伟强也想过,他打算如果《无间道》再不行,他也要转行了。
我已经证明了,中产阶级趣味的影片一样可以讽刺中产,无间道中黄sir确实是精英。当然你可能不服气,包括韩琛是不是卡里斯玛的问题。
要说清这个问题必须引入无间道三部曲。先把结论抛出来,黄是精英,但是有瑕疵的精英,韩也有卡里斯玛的成分,但更多是过去时代留下的烙印,是他努力要革除的东西。
无间道第二部一开始,就是一个类似第一部的韩琛在警局吃便当,黄警司跟他谈话的场景。
核心就是黄想让韩反水来把老黑老大倪坤干掉。黄的说法是倪太坏,韩还稍微好一点,而且可以帮他上位。
韩知道这里的风险,所以拒绝了。黄于是找韩的女人Mary串通,让小弟刘建明杀死了倪坤。
这造成几个问题,一个是倪的儿子倪永孝疯狂反扑,五大帮会四个试图反水被强压下去,而黄经此一役野心爆棚,又试图如法炮制除掉倪永孝。而陈永仁作为倪的私生子潜入倪家。
后倪为父报仇炸死了黄的好友陆sir,黄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决心退出警队被劝阻。后来黄伙同韩琛又杀死了倪永孝。
这里面一个突出的问题,其实是一个警察和黑帮,以及黑帮内部的权力平衡问题,这就是你说的权力结构。倪坤作为一个快要隐退的老大,杀了他破坏了黑帮原有的权力平衡,当然这正是黄和Mary试图达到的效果。
而倪永孝后来干掉了四大帮会,只有韩琛幸存,此时他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所以也成为警局必须要除掉的对象。所以黄被劝留下,又伙同韩一起对付倪。(Mary因为刘的泄密被倪杀死)
因为倪将产业合法化以及自身处理得当,抓不到把柄,韩不得不以自己为诱饵逼倪在光天化日下拿枪胁迫自己(韩抓了倪家满门)。黄用枪击毙倪,倪家被灭门(一家五口。)
这里面原先对付韩的泰国佬起了很大作用,泰国佬因为原有的老大被韩杀死上位,枪击韩未死,认为是天意于是与韩合作,并力劝韩对倪家灭门。
所以倪永孝灭掉了四大黑帮,韩则杀了倪家五口,所以韩比倪更狠。韩与泰国佬联手,事实上垄断了香港的高纯度毒品交易,形成垄断。
警局需要对付韩,于是原先埋下的陈发生作用,这就是第一部的由来。
而第一部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刘是什么时候对韩起了杀机?
实际上,传统的人际关系学里,刘这样的人是最难控制的,因为有能力,又没有家庭牵绊,道德底线又近乎没有,人又聪明,难以掌控。所以韩琛一直录音也是正常的。
而刘与韩的女人Mary有一段牵绊,向其求爱不得,于是一怒将其告发给了倪造成Mary被杀。
所以刘与韩与其说是卡里斯玛的父子情结,倒不如说是俄狄浦斯情结。
而韩从顾及这顾及那到一个无所顾忌的黑老大,并形成垄断,显然是商业理性起作用的结果。
有一个重要的情节:韩琛和刘在电影院接头,让刘查卧底,说下个月有批货。刘说风声紧,韩说你忙你的事,我这边你不用担心。刘说:(警局)在查内鬼,我可能帮不了你。韩说原来你不是担心我,是担心你自己啊刘警官。刘有一个很复杂的表情出现了几秒。韩自言自语嘀咕说(银幕上)这个女人这么丑啊。
如果是解读的话,最后一句有两种解读,一个是威胁刘(刘现实中有女友,)另一个是映射刘(我以为你是这样的,原来你是那样的)。
但最关键的是俩人前面的反应。韩的反应是一个老大的反应,但很难说是一个卡里斯玛型还是一个正常的管理者的反应,因为他默认刘会为他(公司)考虑。这一方面可能他认为他和刘有情分在,或者利益关系一致,那句话怎么说,你装也要装一下吧。
你也可以理解成卡里斯玛的抱怨或威逼,也可以理解成PUA。
但是刘显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纯粹的被雇佣者,这种下意识的反应显然说明他的内心也是疏离的,这跟他平时电话里称韩为爸爸显然不一致。
而从前一部来看,刘始终是一个感情淡漠、心里只想自己利益的利己主义者,或者说理性主义者。他跟女友的关系也看不出有多么亲密,他在最后还想跟陈“和解”,显然是一切从自己利益出发。
然而影片的最后却是他瞒天过海,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仅指第一部)。
如果转换一下,将刘作为一个普通的职场人,就能很清晰的发现:一,刘有原罪(杀人,卧底——原生家庭);二、理性,冷酷,三、为往上不择手段。
而刘取代韩,说明理性主义的胜利。韩有点卡里斯玛,但从倪一代——倪二代——韩——刘显然是一个逐渐去卡里斯玛,理性(绝对的冷酷利益计算)胜利的过程。所以卡里斯玛不是韩的主要成分。
甚至从情感关系上,韩算是刘的情敌(Mary是刘惟一的心理短板,第三部因为此而最终崩溃)。所以他们之间卡里斯玛关系不占主流。
而黄则是从前一部(为上位不择手段,破坏警——黑权力平衡),到转变方法。
黄肯定是一个有道德瑕疵的精英,不是第二部陆警官、以及警校的叶sir那样的完美精英。但这里本身体现出了他的转变,而第一部中黄和陈之间有明显的父子关系的投射,所以是卡里斯玛化的。
而陈是一个有原罪(出身)的有道德感的人,他最终没能成为他渴望的正常身份,似乎是失败了,刘这样的绝对理性主义者获得了胜利,似乎是刘成功了。
但是陈有一个孩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无后”是一个最严重的诅咒,可以说你的人生再失败,只要有一个孩子留下来,似乎一切就有反转的机会。所以陈也没有彻底输。
所以在第一部中,刘也没有绝对的赢,陈也没有绝对的输,所谓堕入无间。但更重要的是,编导不愿意让他们直接“对决”,所谓天台对峙,让韩琛的2号卧底打死陈,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的方式。
编导不愿意让刘和陈直接对决,因为对决只有两个效果:一方制服另一方,或者和解。和解是不可能的,那等于放纵罪恶。但也不能让任何一方胜过另一方。
所以结果陈成为了疏忽的牺牲品,这个草率的处理体现了编导不愿意让刘这个有原罪的绝对理性者失败。
而这正是职场逻辑的基底(你只要足够聪明,足够努力,足够小心,哪怕你有“黑历史”(原罪),哪怕做了不好的事也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可以说这个逻辑是符合中产阶级价值观(现代性的扩张),至少不违反中产阶级价值观的。
所以这就是它虽然讽刺了部分精英却仍然是中产阶级趣味的原因。如果是偏传统道德主义或者保守主义的立场,就应该让陈战胜刘。
而到了第三部,刘费尽心机却依然精神崩溃了,最终被革除情感能力成为行尸走肉(有一个镜头是Mary站在他身后扣动扳机,意味着情感完全丧失)。
这预示着现代性的最终崩溃,也在这一点上有了超出第一部的一点格局。从这里似乎是有点突破中产格局了。不过,这里面非常画蛇添足的是让刘之前的女友又出现,并告诉他“孩子会叫爸爸了!”
这儿似乎是一种更深的惩罚,因为失去情感失去面对真相的能力,即便有了孩子也还是身处精神的地狱。
但这又意味着陈和刘再一次“扯平”了,从东方式的逻辑上一切又回到了起点。所以编导始终不愿意在陈和刘之间做一个选择。
这里面还有一些跟演员有关的因素。众所周知梁朝伟和刘德华都是天王,也是事业上的竞争者。当年无间道第一部的影帝竞争非常激烈,在无间道之前,梁获奖多,而刘之前也靠《暗战》拿下了金像影帝,两人差距不大。无间道之后,普遍认为梁朝伟远超刘德华,梁也靠《无间道》拿到两个重要的影帝(金马与金像),刘都是陪跑者。
关于权力结构的问题,你一直暗示的所谓制度性腐败,这些东西在三部曲里也有明确答案,可以很肯定的说,三部曲中真正的腐败状况肯定是比第一部呈现的高,但也比你暗示的低,这个问题是收敛的,第三部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三部中明确韩琛在警局中一共埋了5个卧底,刘和林家栋是其中两个。而黎明饰演的杨锦荣在其中是监督所有警察的总督察,又与北京的警官沈澄有关系。
沈澄和杨锦荣合作挖出警队内鬼,并且杨锦荣与韩琛也有情报交换关系,杨用各种方法让刘压力过度,最终精神崩溃。
香港电影对警队权力结构的最终塑造和批判要到《寒战》才完成,之前的都是浅尝辄止,而在《无间道》的时代,编导第一不可能有这么强的批判意愿(自身没想透以及不敢),第二当时的商业格局也不可能允许他们做这样的社会实验,观众的反应不说,审查监督部门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而无间道最终呈现出的灰色气质以及你一直坚持的“嘲讽一切精英,一切中产”的格局事实上是暧昧的。(这一点的佐证,在今天我们很难还原,毕竟不能抓着所有人问一遍黄到底是不是正面人物,但黄靠着这个角色获得金马金像双料最佳男配角可作为一定的佐证。)
至于为什么,根本原因是无间道创作团队使用了一定的“反套路”创作手法,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商业需求。所以这里面的创作理念和手法是杂糅的,拧巴的,这也是你多次质疑我的原因,因为如果你以一种纯粹主义或者100%不允许有杂质的要求去审视,当然会得出一切皆解构、否定的结论。
但首先,刘伟强就不是一个强作者性的导演,而更像一个“救火队长”,这与他成名作是古惑仔系列,以及当年救火接手陈德森《十月围城》和内地的《建国大业》、《中国机长》等“红色主旋律系列”有关。
其次,当年的香港电影正在面临转型,内地的市场逐渐放开,但港片的竞争力并不突出,所以无间道这样的全明星阵容、大片化、好莱坞镜头风格的影片是耳目一新的,这也是我多次强调的“救市”。在2000年和2001年,港片在内地市场最高票房的影片是《东京攻略》和《特务迷城》,都是大制作、国际化、都市感强烈的片子。
所以,无间道系列从美学上并没有违逆中产美学,至少我当年的很多观众很向往那里面的香港,觉得高楼耸立窗明几净的环境很亮眼。
至于动作类型则更不用说,当年我们看完就觉这个片子太有好莱坞的感觉了,果然出来不久好莱坞就表示想买剧本。不过最后拍出来反而好莱坞拍的像香港片,而港版则像我们印象中的美版。
至于你说的那些镜头风格,压抑,逼仄,是的,这些都存在,但这是一种美学风格,是否一定是反中产的,我已经提出,一,从价值观念上,它并没有彻底反中产,第二,从权力格局上,它也“黑”不过《寒战》,第三,从人设上,黄是正面形象,陈最终恢复身份,更重要的是陈并非刘杀死的(黑暗没杀死光明,光明也没战胜黑暗)。
至于“无间”,是编导暧昧态度的体现,编导直到最后一部也没有下决心做出一个决断。
至于你今天看到的“一切皆嘲讽,一切皆解构”,只是编导暧昧态度的结果,当年没有决断的事情今天仍然没有决断。
而《无间道》本身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无间道》系列票房大卖,口碑爆棚,让大众对港产电影重拾信心。至于豆瓣9.3分,正是历史加成的结果,各位平心而论,无间道能跟教父相比么?但教父的豆瓣分也是9.3分。我觉得刨去历史加成,在8.5到8.9是合理的。
至于我自己所说的“因为光鲜亮丽的精英范儿”而不喜欢,你预设了一个理念,“精英范儿”=“精英”=“精英意识”=“精英主义”,
然后通过否认光鲜亮丽,试图否认我的所有观点。
其实你刻意忽略了我讲这句话的背景:
但我非常不喜欢的就是里面的小资精英范儿。很多大陆观众喜欢港版不喜欢美版也是这个原因,你看港版所有人的着装都是光鲜亮丽,警察都是西装革履,连黑帮也很讲究审美,到处是窗明几净的写字楼,可以说这是一个中产阶级趣味非常浓厚的影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美版,里面的马萨诸塞州可谓一个脏乱差,无论警察,黑帮,都透露出一股粗俗的草莽味儿,里面“fXXk”这句台词出现了几百次之多,真是不堪入目兼不堪入耳。
我所说的光鲜亮丽,首先是与美版对比,因为不管谁看了都会觉得港版比美版无论镜头语言画面风格色彩等等都要漂亮的得多,同样的美版也有穿西装,但港版穿出来就是有型好看。包括与以往港版中的警察形象相比,可能只有吴宇森的风衣系列有型程度超过无间道。
其次,港版中“光鲜伴随着纷乱“,”亮丽孕育着黑暗”,开阔与逼仄相伴,并不否认光鲜亮丽的作用。事实上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很多人完全可能因为影像风格就喜欢或讨厌一部影片,这就跟菜的色香味一样,看着就想吃跟看着就不想吃可能就是一眼之间的事情。
一部影片有人喜欢看到其中的光鲜,有人看到黑暗,各取所需,影片中梁朝伟最终穿着便服被射死在电梯里,而刘德华西装革履最终仍然坐在高楼大厦中上班,我可以不可以认为是光鲜亮丽获得了胜利呢?
而美版中马特达蒙被射死,小李子被射死,最终一地鸡毛,只有一只老鼠缓缓爬过马萨诸塞的公寓阳台,这种强烈的荒谬和虚无感是不是跟港版形成了鲜明对比呢?
至于港版也有脏乱差这就不用说了,问题就是港版里的光鲜亮丽也比美版光鲜亮丽,港版里的脏乱差也比美版的脏乱差要整洁,整体风格对比就是这样。
至于我不喜欢(其实也没有多不喜欢)港版喜欢美版的原因,我已经说了,美版的纯粹,想说什么是什么。而港版拧巴,这边说了一些,那边说了一些,两边都想讨好。
但它的成就也在这里,就是在市场上和艺术上取得了一个“最大公约数”。
然后说精英意识的问题,这里面的精英意识,首先体现在“救市责任感”,一部包含了当时香港几乎所有最重要最火的明星、偶像、演技派的电影,让一个导过古惑仔的导演来执导,说明什么?说明,一,拼了,二,真没办法了,常用的话说就是“这次不行那就真的不行了”,背水一战。
这才是精英意识的第一重用意,第二,“香港仍然是那个香港”,所以电影里,粤海投资大厦,尖沙咀,中环的风景仍然这么漂亮,必须让看到香港的人向往香港,实际上很多现在的影视剧都有着替地方招商引资吸引游客的作用,所以一部分的“光鲜亮丽”除了剧情作用,很大程度上起的是这个作用,没办法,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肤浅”。起码我看了以后会真的想到粤海大厦去看看,而美版无间道我看了会祈祷这辈子别去马萨诸塞。
第三,“香港也不再是那个香港”,这就是里面的“精英逝去”的作用,体现了一种香港对自身地位的危机,这也是你说的坠楼的那些戏的意思。
港版正是为了叙事,需要用这种干净、冷淡的画面凸显精神上的危机。画面乱糟糟的,反而无法专注于思想,只会去想现实的纷乱。但这种纷乱,对于简单直白的叙事是有帮助的,比如凸显行动的无力(深层的危机)。
这里说的是主角的思想,而不是观众的思想。现实也是主角所面对的现实,上司挨打的地方就已经很明显了。主角不用面对现实的纷乱烦杂,可是内心却完全相反。没出现通常意义上的法外之地,却在实现愿望的精英机构被闯入者打死。这就是所谓的叙事(telling)作用。
精英机构这个地方是你想多了,我上面已经说了,讽刺也讽刺的不是黄。其次,主角的思想最终是通过他的行动、选择来表现的,比如刘决定设计杀死韩等,外部环境只起衬托,渲染的作用,有的时候是对应的,有的时候是相反的,如果说有“字典”的话,也是一部电影一本字典,这部电影里的符号穿越到另一部电影中通常是无效的。
简单地说,在2002年那个年份,事情坏了,但还没有那么坏,所以一边是批判+反省,一边也在自救+粉饰,这两种元素都在电影里出现。所以“光鲜亮丽”首先遮蔽的是经济危机,其次才是精神危机。而你在20年后看到了精神危机,只是编导提前做了表述(有预见性),但真正的动机首先在于“自救”,而“自救”首先在于物质上的自救,而物质上自救首先在于穿得好看(经济危机下的口红效应)。
这才是我讨厌“光鲜亮丽”的根本,不是说光鲜亮丽=精英意识=精英主义,而是在于香港整个社会阶层抛弃了真正能挽救自己的方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体经济,而是醉心于某些精英的“振臂一呼”来维持一个表面繁荣的局面。事实上好莱坞也是这样,当一种模式走到头的时候就会出现《复仇者联盟》这样集大成的影片。你说片中批判部分伪精英(你认为批判一切精英)所以他批判精英意识,错了,这部影片本身就是精英意识的产物。
最开始是在林建岳学成归来的时候,与父亲二人一起拿下了亚洲电视,它是一家网络公司,最主要的是,它还是香港第一家电视台,全球华语电视台。在拿下这一优势之后,两人投资拍摄了不少的电影,赚到了一笔不少的财富。
其实,这次的收购项目是林建岳想出来的,主要就是因为他早就进入这一行业,对电影方面了解比较深。
值得注意的是,在之后林建岳做的一次生意损失了百亿,让其父亲对他失望了。要知道,在豪门家族中,要想继承家产,除了你的地位要高之外,还要在生意场上做十分成功。本来,这一次的失败让林百欣决定不再将继承人的身份传给他,但后来林建岳取得的一次成功,让林百欣对他刮目相看。
真正让他获得成功的就是《无间道》这部电影,这个剧本是处于低谷的刘伟强想拍的,但在当时并没有人看好,正好他遇到了当时也在商场上比较失意的林建岳,在看到这个剧本之后,十分满意,于是就拍出了这部有名的电影。
林建岳在童年时期便被母亲亲自教育商业事例,继承了双方商业才能的林建岳在事业上也显得更有进取心,在加入父亲的公司后为林百欣出谋划策,在房地产界立下了不少功劳。
然而初生牛犊不怕虎,迫切想要独立出来的林建岳觉得时机已到,想要靠自己做出一番事业让林百欣刮目相看,于是在新世纪开始时,自作主张花费了数十亿买下了一家酒店。
原本想要凭借酒店打开香港旅游市场和服务业市场的林建岳却没想到,还没等到自己的酒店盈利,自己就遇到了金融危机。
在全球金融风暴来临后,香港作为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遭受到的损失也是最大的,光是这一家酒店,就让林家亏损了将近400亿。
这一番操作下来,让当时深陷债务危机的林百欣震怒,紧急把林建岳调回了自己身边,要求林建岳必须在自己身边学习业务,等靠自己赚回400亿后才有可能让他重新自立门户。
深知自己不足的林建岳也只好老老实实从头学起,重新磨练自己的投资本领。
好在数年之后,在娱乐文化方面眼光毒辣的林建岳在投资电影市场时接触到了《无间道》这个未来的票房炸弹,敏锐的他在了解剧本和演员之后,马上就察觉这部电影一定能够爆火,于是亲自说服了父亲追加投资。
果不其然,后来《无间道》凭借优秀的剧情火遍世界,也让林家赚的盆满钵满。同时,林建岳还建议父亲乘胜追击,成立了林家独立的影视公司,专门投资香港和大陆的文化市场。
数年后便还清了自己的债务,也让林百欣终于认可了自己这个二儿子的能力,让他成为了自己的接班人。
而你更多看到的是下沉+破坏+解构的一面,是你站在今天的立场,所谓整体性的精神危机,二十年前有今天也有,但今天显然更严重,所以在你眼里精英的黄秋生变成了失败的loser,甚至他在电影里扮演的角色所扮演的“角色”,却成了他自己。(这是人戏不分了么?)
黄的死并非毫无价值。无间道也许嘲讽了一部分中产精英,但黄是最少的。在写这篇文章时,李家超成为新任港府特首。李家超的履历与黄是非常相似的,可以说在普遍下沉的情况下,尽忠职守的警务公职人员是香港市民最后的信赖和依托,现实证明了影片的效果。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6 层
🙂你看,又开始裁剪,然后搬出来一大堆理论跑题(上) 1 月之回忆 字5694 2022-05-07 04: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