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王阳明“心学”谈起 -- 铁骑边塞

共:💬6 🌺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从王阳明“心学”谈起

陆王心学始于程颢,经陆九渊完成于王阳明,王阳明37岁时,谪赴贵州龙场驿.”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不觉忽跃而起.始知圣人之道,悟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43岁时,”始专以致良知训学者”.道学所根据的经典是<四书>.朱熹的”即物穷理”的说法是以<格物补传>的形式提出来的,<大学>成为他说法上的经典依据.”心学”和”理学”两派的目标都是使人成为完全的人,但两派入手处不同.心学的入手处是”致良知”,理学的入手处是”即物穷理”,由”穷物理”转入”穷人理”,显得有隔阂.心学专讲”穷人理”,所以显得直截了当.”致良知”就是穷人理方面的事,在许多场合,要想穷人理必须穷物理.穷物理是为穷人理服务的.对于理学的”即物穷理”,在心学看来就是先后失序,本末倒置.

王阳明讲<大学>的”三纲领”,就是”明德”.”亲民”和”至善”.”至善”是”明德”和”亲民”的极致,王阳明认为”明德”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万物为一体”之”仁”,这就是陆九渊说的”此心”.程颢以”浑然与物同体”为”仁”,也与王阳明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只是程陆都没说透,王阳明把这个问题说透了,并且把这个中心思想和<大学>的三纲领结合起来,使这个中心思想有了经典上的依据.

朱熹和王阳明都认为<大学>所讲的是”大人之学”.所谓”大人”指完全的人,能完全实现人之理的人,即可为”完人”,亦即所谓”圣人”.<大学>的三纲领就是人之理的内容,也就是要成为”圣人”的修养目标,能达到这个目标就算是”穷人之理”.”尽人之性”.这些完全都是通过道德实践以提高精神境界的事,而不是增进知识的事.

这个道德实践如何进行呢?故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格物就是为善去恶,”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善恶或正与不正以什么为标准?由谁来判断呢?王阳明说,不必向外边去找标准和判断,每个人的”心”就是标准,这就是”心外无物”.它自己就是判断者,这就是他的”良知”.认真地照着自己的”良知”办事没有一点虚假,这就是”诚意”.这套功夫可以用三个字概括起来,就是”致良知”.

“心外无物”的”心”,陆王称为”心之本体”和”本心”,这个”本心”是每个人都有的公共的”心”.可是每个人都以他自己的身体为”我”,而和一切别的东西对立起来,这就是私,一个人的身体是”私”的根本.人有了身体他的思想.行动往往都以他的身体的利益为出发点.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从”躯壳上起念”,这种”起念”就是”私欲”.

“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所以人心之本体,在其不为私欲所蔽时,知行是统一的,所以人要时时保持”本心”,在遇到问题时顺着”本心”的召唤去做,就能排除”私欲”的干扰,就能实现”知行合一”.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是说如果没有”行”,知就不能完成.

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太极”.心学的最高范畴是”宇宙””.心”或”人”.心学的”心”是一个普遍的标准,是指导人行动的最高法则.王阳明心学和英国贝克莱的”心”是现象世界的来源,两者有共同之处,但差异也是巨大的.两人都把心看作本体,王阳明把心看作道德的本体,贝克莱把心看作世界的本体;两人都从主体性的角度解释物,王阳明把物解释为事,贝克莱把物解释为观念的集合;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强调要实现心理合一只能在心上下工夫,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强调只有心灵能够支撑事物的存在.因为东西方哲学的差异,王阳明的哲学走向了道德形而上学,贝克莱的哲学走向了客观唯心主义. 说起来康德与王阳明在道德哲学的自律性思想上到有相似之处,即 以意志自由或良知为核心的自律道德观念,其作为道德哲学的理论思想.

总括起来讲,“格物致知”,“心物一体”,“心外无物”“知行合一”没有什么神秘的,理解这些,首先要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性质,和由此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以及文化人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国哲学史伦理的道德哲学,去规范指导人的社会行为,并将其灌注于个人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对事物的分析判断采用综合地概括态度,纯思辨也仅有先秦名家公孙龙“白马非马”这种个别孤例,并且后世没有得到进一步继承发展。至于魏晋玄学更多的陷于“有”“无”之辩,漫无边际的空谈形成不了缜密的逻辑推演,进一步用实证探求世界现象的形成根源。“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对事物外在形式探求,以求找到其事物的因递逻辑,比附于社会规律,晋升为道德行为规范,确立自己的精神原则。所以”格物致知“不同于科学研究,不对具体物质进行细致解刨分析,定量研究,详尽分析物质的组织结构,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部分组织的相互作用及其生长机理。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致良知”就是明天理行大道,并将其作为内心的终极信仰,从这里出发去看待世间万物,用信仰的精神力量指导处理遇到的一切问题,即“事上练“,达到精神信念和个人社会行为的浑然天成表里如一,这样在“事上练”时可以作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知行合一“,这就是”心物一体“”心外无物“。具有这些前提就能心正,意诚,身修,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就为现实中的”圣人“以期做到内圣外王。

人类从智人进化到社会人,就诞生了规范群体内部个体行为的内在要求,目的是制约群体内部无休止的争斗,减少内耗和自相残杀,促进人自身安全性提高,互相帮助以共同渡过难关,并延续族群生存,人类步入文明期后社会经验的日益丰富,促使人思考面临的问题,人类社会性存在的本质,是所有社会文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求解答形成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通过这些伦理道德规范塑造人的信仰和共同体意识.

当然中国文化的这种伦理哲学,提升的是人的思想高度,其”格物致知”用之于的是社会实践,却对自然和生产实践缺乏深入的一以贯之的探究,用流于形式的概念化去笼统的概括宇宙世界,多的是概括,缺失的是剥丝抽茧深入分析,这可能也是我们没能率先诞生现代科技进入工业文明的思想文化原因吧.但我们文化的世俗化其中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就连我们本土宗教道教,其宗旨也是修炼成仙,对人生也是有满满的积极的乐观主义因素.

中国文化定型于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当其时”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儒道确立,与儒道分庭抗礼的墨家,本于道而自成门户的名家.法家诸子,从治国经世之术升华的管子学派,为战争服务的兵家孙子学说,融汇各家,纵贯九流的杂家著作<吕氏春秋>相继出世,中国各体系学派的思想意识于是大备,后至汉儒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甚而谶纬之学,由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立为官方学说.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汉魏时期逐渐出现了所谓儒释道三教,与学术中的”儒法道”三家,共同起着构建封建社会伦理,社会教育教化作用,左右着中国人的思维行为,以致无意识地存在于国人的意绪心态之中.如此贯穿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直到近代随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国门,带来了西方文明和现代科技,后来拯救国家主动引入马克思主义,开始中国文化的鼎故革新重整再造,这一过程以历百余年,目前仍在进行中.

通宝推:审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