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一说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 -- 天马行空

共:💬187 🌺516 🌵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把这个问题想了一会儿

先简单记录如下,按照经典的马克思理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产品,而产品则是附加了人类劳动价值的物品,这里的物品是广义的,包括实物和非实物两种形态,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水里面游的鱼,是实物形态的物品,阿拉伯数字0~9,是非实物状态的物品(非实物状态的物品,是由人类的意识产生的,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也就是人的大脑活动产生的,而脑力劳动属于劳动的一种,因此,这里的非实物状态的物品,更严格的定义,其实是属于产品,因为它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附加了人的劳动(脑力)价值在内,但为了后面讨论的方便,对于一些无人认领其所有权或者公认为全人类共同所有的意识形态的产品,比如,所举例的阿拉伯数字,归类于“物品”,而一些有归属权的意识形态的产品,归类于产品,这样方便和实物形态的物品、产品一一对应,包括引入交易环节后的商品阶段,此处有点绕)。

物品阶段的鱼和阿拉伯数字,可以认为是没有所有权归属的,它们都是“天然”(此处加引号的原因如前所述)存在的,但它们都对人类有用,有使用价值,前者可以充饥,后者可以帮助人类计数等。

于是,为了获得以及占有这些物品的使用价值,人类通过劳动,对这些物品附加了劳动价值,它们进入了产品阶段,并被赋予了所有权概念,比如,通过圈地或者养殖这些体力劳动,某些水域里的鱼,变成了某个人类群体所有的产品,通过发明创造、设计规则等脑力劳动,一些特定的阿拉伯数字的组合,变成了某个人类群体所有的产品(手机号码、QQ号等)。

人类通过劳动,将物品变成了具备所有权概念和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类各种需求的产品,这些实物形态和非实物形态的各类产品,在不同人类群体中,或者因为你有我无,或者因为都有但你优或我优,而基于人类需求的共性,于是产生了交换的需求,这时候,就从产品阶段进一步升级到商品阶段,为了满足交换的需求,产品除了所有权、使用价值之外,再次被赋予了价值概念,在交换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价格,价格受供需双方的关系影响而围绕价值波动。

以上梳理完经典理论,再来讨论空气,首先,物品阶段的空气,和前例中的鱼一样,属于实物形态的具备使用价值但没有所有权概念的天然存在的物品,第一个问题来了,作为物品的空气,能不能像鱼一样,通过人类的劳动,被赋予劳动价值(因而产生了所有权概念),由此变成产品?

土鳖扛铁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