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贴:国内没有共存派 -- llama

共:💬124 🌺906 🌵6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转贴:国内没有共存派

国内没有共存派

国内没有共存派

原创 九边 九边 2022-04-11 17:21

图片 戳蓝字“九边”关注我哦。

大家相比和我一样,经历了2020年我国接近满分的防疫手段之后,中国国内几乎没有人质疑中国的防疫水平了,但是到了今年,网上突然就炸锅了,尤其最近,吵成一团,大家可以去抖音微博的评论区看看,类似:

国外已经交卷了,国内还在争取考满分;

国外已经大学毕业了,我们还在继续参加中考;

等等。

同时有人反驳,说太多人以为放开就会好,可是放开只会更糟,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议题展开论证。

其实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这种辩论没啥意义,意义的重心永远是生活本身。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懂了这句话啥意思。

这两天一个卡车司机联系到我,倒也不是想诉苦,他已经被堵在高速上没法卸货十来天了,心里憋屈,平时开车听我文章,现在实在无聊,絮絮叨叨跟我说一些他们的日常。我从他那里才知道了他们卡车司机这个群体。

卡车司机这个群体,在中国的规模庞大的超出想象,全国有足足3000万,和整个重庆的人口数差不多。卡车的主要作用是物流,因为中国国土的庞大,又以大规模长途运输为主,我还专门查了下,公路运输占比达到了70%以上。这种运输非常辛苦。

一个长途卡车司机的路线一般都是固定的,常年在一条或者几条线路上跑,一次就是好几天到十几天,基本上没有什么在家的时间。很多时候都是开车路过顺便回家看看。

这种生活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长途司机因为长期在路上,上货卸货时间不固定,路上的状况更是常常变化,以著名的山西运煤出省的公路为例,我记得最久一次是一年冬天大雪,整个路上百公里的车,前后堵了快一个月才彻底畅通,我一直没想明白大冬天在荒郊野外一个月,是怎么过来的。

生活不规律都是常态,吃饭休息大多只能将就,很多司机身体都不好,肠胃就没有几个好的。这些都是硬累出来的,很多人都是长期超负荷运转。

司机之外,还有一个被称为“卡嫂”的群体,她们的辛苦大家可以想象。

有的司机是两人合伙开车,一路上换班轮流开。有的是一个人开车,老婆跟着一起,这样一来夫妻两个能在一起,但是孩子又只能扔给老人,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卡车司机的工作在辛苦之外,一大问题是危险。全国货车总数不到所有车辆的10%,长途更少,但是发生事故的比例却高得多。对于司机家属来说,最怕的就是听到货车出事,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家人来。

疫情爆发前,联系我的这个哥们他出车次数大概是每月十来次,一直持续下降,直到最近降成了一个月只能跑一次,这个收入基本上赚不到啥钱,问题是老人孩子养车都需要钱。

这里要说一下,就是即使疫情爆发之前,他的收入也不高。很多时候出了一趟车,拉着几十吨货跑了上千甚至几千公里,货主一下给了几千到一两万块。

看起来不少是吧,其实如果算上各种支出(油耗、车损、过路费、人员花费),基本上剩不了多少,如果再算上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只能说完全和付出不匹配。

至于如果出事或者没出事耽误时间被罚款,真的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之所以如此,一大原因就是中国卡车司机的内卷非常严重。

大约20年前开始,卡车的增长率就特别的高,因为车子多,很多时候就成了卖方市场。导致货运价格的增长根本跟不上成本。早期司机的办法就是超载和疲劳驾驶,多运快跑挣钱。这无形中既增加了风险,又使得竞争更加恶化。国家经过多年的整治,情况才有一点好转。但是距离根本改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说疫情爆发以来,他收入降到50%的时候,他依旧无条件支持清零,也坚决支持国家抗疫,但是现在收入快降成0了,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尤其没法想象这样的生活要是持续两年,自己该怎么办。

他作为小老百姓,愿意付出一半的收入支持抗疫,但是如果收入再低,就养活不了家庭和老人了。

更痛苦的是,自己的问题明显就是流程不合理导致,比如大卡车出发的时候,已经做了核酸,然后贴上封条,但是到了目的地,他们的核酸报告已经过期了,得重新做,重新等结果。

此外有些服务区被关了,没油的卡车排了十几公里,还有的地方行程码上带星就不让下高速,持有核酸报告、并且只是路过带星区域也不行。

他们这次堵在了路上十来天,漫漫十几公里的卡车长队纹丝不动,带的吃的也吃完了,剩下的那点在搞配额,每天只能吃一包方便面,饿得头脑发晕。

我反正是看完了他的描述后,立刻懂了另一个工厂师傅的困难。

那个兄弟也是我的一个粉丝,跟我说抗疫前期对他的生活不但没影响,反而大家积极性更高了,因为海外订单量巨大,前两年热火朝天。

但是到了今年,周围其他工厂主说订单量出了问题,订单锐减,这段时间他们厂的单子也没了。因为咱们这边各种原因经常没法按时交付,导致海外订单交付延迟了,客户那边没法给自己的客户交付,需要赔付违约金,所以干脆取消了他们的订单,改从土耳其和越南或者其他东南亚国家进货了,尽管那边质量可能成问题,但是他们的预期现在是稳定的,商业活动里最怕预期不稳。

这里就要解释一下,就是产业链这东西有多长。

以这个师傅他们生产的一种玩具车为例,别看小小的不复杂,其实掰开揉碎了数,相关的企业少说也有几十家。

他们虽然是直接出口商,但是零部件大多数是其他企业供货。金属部分就来自四家不同的五金生产厂,外壳是同集团的塑料厂提供的,其他塑料件来自好几个企业,轮胎是一家专门生产橡胶部件的企业提供,电路部分原件来自好几个企业,甚至标签、包装、说明书都不是一家生产的。这些东西,要通过或短(隔壁)或长(跨三个省)运到了他们这里,东西齐了才能攒成一辆25块钱的玩具小车。少一样车都没法交货。

而他们生产之后,才能运输报关,货轮走几天到几十天,到了港口卸货,一路送到等待的客户那里。客户把产品通过多级的销售网络,商品一路从一个个仓库运输,最后摆在了玩具店或者超市的展示柜,买玩具的人才能拿到手。

而上游每一家企业又有或多或少的上游企业,五金厂不生产不锈钢胚和铜胚,塑料厂也要采购塑料颗粒和油漆等等等等。然后这些上游的上游又有上游……

原材料之外,设备也都是买的,人也都是雇的,万一有点问题整个链条还能依靠弹性(替代和存货)保持运转。但是这种弹性非常小,最怕的就是时间长和多个环节都出问题。

而这整个产业链,不知道多少的企业,都要依靠着物流网络保持畅通。一旦物流出了问题,甚至只是出现一点波动,这个波动会被很快放大,到末端就不亚于地震。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2010年左右,有句话叫“广深高速一堵车,全世界电脑都涨价。”虽然夸张却是实情,因为当时东莞是重要的电脑零配件生产地,而东莞生产的零配件要经过深圳,然后去香港出口。但是当时东莞和深圳之间只有一条主干道就是广深高速,一旦堵了产业链上下游就只能看着。

而现在的情况是整个物流网络都出了问题。

工厂主发愁,他们这群干活的师傅也发愁,可是没办法,工厂原料死活到不了,被堵在公路上了,他们也没办法只能是在那里等着,现在已经开始担心厂子如果坚持不下去,自己没了工作,房贷怎么办?

其实把这个链条看懂了,就能发现疫情其实没那么可怕,我们两年多已经走过来了,只是到了今年突然由于奥密克戎冲击,把链路给阻断了,导致所有的领域都受影响。

说到这里,大家其实也明白了,人心里有杆秤,大家都知道清零的好处,这也是为啥过去两年里大家无怨无悔顶着巨大的麻烦坚持清零,可是到了今年突然就群众情绪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可能确实是烦躁了,另一方面可能也普通人的生计最近受到了严重冲击。

所以我说讨论清零还是共存意义不大,其他国家放弃清零是因为他们做不到,我们在这两年里充分享受到了清零带来的红利,但是现在很多过激手段让大家突然变得困难了,不少人知道清零得好,但是痛苦至极,慢慢观念倒向了共存那一边。

这就好像世界上没有一种人叫“逃荒爱好者”一样,但是大家翻开我们的历史,一直到解放前,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波几百万人的逃荒大军,大家不是爱逃荒,是实在没办法,但凡有一点办法,都不会选择背井离乡。

老百姓都是现实的,他们支持或者反对什么东西,并不是像知识分子那样分析什么R0和重症率,他们只在乎生活能不能继续。所以我觉得,除了极少数脑子抽到觉得“欧美共存我们就得共存”,大部分共存派还是因为生计所迫,当生活的困难预期大于了病毒的威胁,共存派的声浪自然越来越高。

这段时间我观察了下,自己圈里最反对清零的,主要都是那些疫情防控期间遭受重大损失的那群人,对他们来讲,感染了新冠大概率没啥事,可是自己的生活已经被毁了。

而铁杆清零派,往往是疫情对生活影响不大,如果放开,到时候家里人可能患病,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倾向于坚定的清零。对于我个人而言,我的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受影响非常小,而且公司现在不需要大家天天去公司上班,所以我一直都坚定支持清零,但是我能理解有很多人在现在的状态下非常痛苦。

所以说我们在讨论清零还是共存的时候,往往都是自说自话,别人的处境跟你不一样,你俩对问题的感受差距十万八千里,就算很有道理,别人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因为道理又解决不了温饱。

这段时间网上的很多骂战,本质也是这种鸡同鸭讲。

好在这段时间我看宏观政策已经注意到了各地层层加码的事,也有银行开始准备推迟房贷。不过客观地讲,依旧做得不够,尤其房地产推迟房贷的事,我们的银行利润非常足,现在出台的推迟还房贷方案却诚意依旧不足,西方很多私人银行都搞了推迟放贷的选择。

对于太多人来说,房子是一生中最大的事,疫情封城没了工作,然后房贷还不上被拍卖,换位思考下,你是他的话,他恨的是防疫还是病毒?此外我也是举双手赞成给低收入者补贴,有些人真的是太难了。

对于越来越多的“共存派”来说,共存的坏处是不确定的,但是清零的痛苦已经落在自己头上了。大家不要对这事太过横加指责,人就是这样,明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依旧抽,明知道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多赚一些钱,可依旧不思进取,宁愿生活的苦,也不吃学习得苦,这就叫人性。

做选择的时候,大家都倾向于选择短期的舒适无视长期的危害,或者为了短期的轻松放弃了长期的好处,我们每个人都差不多,对应在疫情上,是完全一样的。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和谁辩论,到了我这个年龄,突然发现辩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只是觉得咱们都应该去找一些共识和折衷点。

到如今,我觉得一个共识应该是能达成的,是否坚持清零,本质还是个民生问题,如果民生能保证好,不搞过度的层层加码,确保物流畅通,适当保护一下弱势群体,继续清零也就不是问题。

正如林彪每次打大仗最关心的就是士气如何,因为战争打的就是资源和士气。如果民生保障不了,上边的想法再好,到了基层阻力也会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阳奉阴违,清零的好处再怎么多,到时候也操作不下去了,和过去两年的事半功倍相比,付出和收获会越来越失衡。

文末,总结两句吧:

经历过前期的抗疫经历,中国极少有人是天然共存派;

但是到了今年,生计开始大面积受影响,一些人观念发生了转变;

接下来抗疫的关键,还是大力保障民生,不然仗越来越难打。

文章就写到这里吧,最后,向伟大的基层防疫战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作者

通宝推:袁大头,孟词宗,孟词宗,笑看风雨,不远攸高,pyrefir,pyrefir,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