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没人关注两会吗? -- 回车

共:💬701 🌺4500 🌵4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上海的疫情

往好的方向理解,是在积极探索“科学抗疫”新模式,试错过程中的阵痛而已,往坏的方向理解,就是强已经被带到沟里了,中央督导组已经下去,可以理解为是下去给强站台的,也可以往相反方向理解,现在下结论还早,再等等看。

关于党校校长,主要是根据486和习总的履历来观察的。

386是临时上位的意外,386之前的紫、耀和华,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属于过渡性质,而286本身是革命元勋,这些都可以认为是秩序稳定之前的探索过程,只有486和习总,可以认为是在稳定期接班序列的常规安排。

那么观察486和习总的履历,可以很明显看出来,在确立为接班人后,正式掌权前,都要先提前过渡一届常委(胡总是过渡了两届,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位连任四届常委,当然,习总马上就会追平甚至反超这个记录),同时,最重要的是,在确立为接班人之后的过渡期,都兼任党校校长,直到正式掌权后,才卸任。

从这点来看,党校校长是一个接班人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注意,是非充分,原因大概可以理解为,所有党重点培养的准备今后放在各个重要岗位的储备干部,基本上都会在仕途的关键节点,被推荐进入党校中青年干培训班进行学习,党校校长的身份是提前让接班人和未来的重要班底进行链接,以及从中发现好苗子,以进一步提拔培养等,同时,这也是锻炼接班人识人用人的重要场景。如果要追溯,大概可以从辛亥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开始,只不过,常凯申是个反面教材就是。

以此来推断,年龄段合适的党校校长,基本上可以认为是锁定了未来的接班人。

至于张国清,年龄段来看,确实和胡没什么差距,仅仅年轻了一岁,但观察其履历,刻意培养的痕迹很明显,本来,我比较纠结其基层履历,但经过另一位河友提示后,打消了这个疑问,在目前所有的60后乃至70后干部中,如果排除派系因素,胡仍然是最佳人选,但如果考虑派系背景,则张国清几乎就是可能性最高的唯一人选,其他的65后(含),已经进入19届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的,看不出来能打的,而没有进入中委以及候补的,即使假设习总再干两届,十年时间只有两届换届,要跳那么多级,根本不可想象,何况按照486和习总的路线来看,至少还要提前一届入常。

今年大会,我觉得最大的看点就是,张国清有没有可能入局接党校校长,甚至不排除从中央委员身份跳级,直接入常(这个可能性很低就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