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程朱理学、东林党的认识 -- ziyun2015

共:💬159 🌺1024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走出“雏型”阶段的东林党(1)

嘉靖末、隆庆中,明王朝一方面在北方开始了马市,蒙古诸部于是止战来贸;一方面在南方开放了海贸。流入明朝的白银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这使得张居正的农业税改革、如以白银代替实物,有了实现的基础。

万历中期,明王朝除了开始遭遇小冰河期开始的天灾,也遭遇了‘万历三大征’的巨额国防开支。宁夏叛乱花费120-130万两白银,两次援朝抗日战争花费700-800万两白银,西南播州之乱花费了180-190万两白银),同时紫禁城前三大殿和乾清宫后三殿也遭遇了火灾。

财政困难的程度,可以从两点去观察:1、在第一次援朝抗日后,由于缺晌,导致戚家军躁动,竟然被蓟州总督屠杀了几千人!2、终万历一朝,紫禁城前三大殿,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太和殿(金銮殿)一直没有修复。直到天启皇帝死前才修好了,这里的历史后面还会讲到。

万历皇帝采取的办法是“开源”:也就是开矿;还有就是监察商业税的收取。这就是著名的矿监和税监,派出的地点,主要有沿着大运河的十三个收税点,以及湖北水路码头、苏州杭州福州、还有就是云南、辽东等地。

几乎是同时,顾宪成在乡里开始了东林党讲学、议政(其实是干预朝政);李三才也当上了负责大运河的漕督。同时,在上述各个收税点、矿监点,也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民变”。在朝廷中枢,则开始了“争国本”运动,齐楚浙昆等各种地域党派也开始出现。

这些都是过去讲东林党问题,往往不肯首先讲、也不清楚地从时间线上讲。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我们在中学语文课都学过的,过去总以为鲁迅先生这段描写是”夸张“,读了《明史》特别是明末部分,才发现鲁迅先生完全是写实、白描。

除量背景、时间线,看这段历史,还有二点至今仍然缺乏的研究:一是因为明代这段时期(边贸海贸都开了)商业手工业空前发达,且科举取士的总数基本不变,所以士大夫家族都明显发生了变化:不再让子弟以读书科举做官为唯一途径,而是分出很多子弟去经商。甚至家里最聪明的去经商,比较呆只会考试才去走科举的途径。东林党很多家族里都记载有经商的记录,如顾宪成、高攀龙等。

二是掌握在大官僚+大商人家族手里的白银,与国库、内库的数量对比。现在的研究一般认为明清两朝中国从美洲、日本、欧洲流入的白银在6亿两左右,且白银流入的主要数量在明代中后期。在明朝国库、内库最高的存银量,远远不及李自成在北京考掠士大夫官僚所获得的白银量。合理的推测,在东南大官僚大商人手里的白银量,肯定大于北京城里考掠出的白银量。

最精英的人才,最大的白银掌控,这两点也正是东林党研究中缺位的。

通宝推:光头佬,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