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牛郎织女 -- 流江河

共:💬34 🌺8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牛郎织女

西方的情人节起源于一场悲剧:据说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为了充实兵力,下令所有单身男性公民从军,不许结婚。天主教神父瓦伦泰不理禁令,秘密替人证婚,结果被捕,于269年2月14日被绞死。为纪念瓦伦泰的勇敢精神,人们将每年2月14日定为纪念日,成了后来的“情人节”。

中国七夕情人节的起源,始于悲剧、终于悲剧。悲剧开始是这样的:经常举办酒会(蟠桃会)、酗酒成性的王母娘娘又醉倒了。年幼的织女无人看管,偷偷跟着其他仙女一起下凡洗澡。牛郎趁织女洗澡时偷取她的衣服,以道德和名誉胁迫拐骗年幼的织女做了自己的妻子。织女在跟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慢慢接受了现实。王母娘娘睡了几天后才醒过来(天上一天,地下一年),赶来粗暴地带走了织女,以骨肉分离的悲剧结束了这场非法婚姻。

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各种版本,除了小学语文教材里叶圣陶根据民间故事整理的版本之外,四川省社科院的袁珂研究员曾收集整理过其他一些版本,此外褚斌杰、徐宗才等人的相关书籍也提供了一些类似版本,这里偷懒只列了袁珂及语文课本的材料。各种版本情节大同小异,只是在叙述具体的拐骗情节时,措辞略有出入。

《中华神话大词典》一书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分列两处:其中一条写的是牛郎“窃得织女天衣,织女不能去,遂为牛郎妻”;另一条写的是牛郎“攫取……七仙女最幼者衣……果得织女”,牛郎并设法取得织女的登天翅翼,藏在屋梁上,使得织女无法回去。

《中国神话传说》一书说,在仙女们洗澡的时候,牛郎“夺取了织女的衣裳”,仙女们惊骇逃去,(年幼的)织女来不及逃走。牛郎在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后,才把衣裳还给她。

《中国神话史》一书说“牛郎夺取织女的衣裳,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教育部审定,北大教授温儒敏、曹文轩等主编的2018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可能考虑到读者是小学生,尽量弱化了拐骗情节,说牛郎“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跟前来要衣裳的织女诉苦,说自己如何遭哥嫂嫌弃,被赶出家门,穷苦地住在山里。织女圣母心大发,用同理心分享了自己的痛苦经历,说外婆(王母娘娘)强迫她不分日夜地做苦工,跟坐牢一样。最后,两个苦命孩子便结婚成家了。在涉及“牛郎盗衣”这个关键细节时,编者在措辞上精心选取了“捡”和“拿”两个字,可谓妙不可言。只是不知有多少儿童被误导,觉得“捡、拿”不算什么,更有甚者,长大后成了拐骗妇女儿童的人贩子。

根据袁珂的考证,牛郎织女神话,最早源于《诗经·大东》,后来为《古诗十九首》所沿袭,之后的很多古书文献都有涉及,但大都比较简略,只说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借鹊桥相会,并没有牛郎盗衣等违法情节。古文中的这些故事,在民间流传时逐渐被扩充,可能添加了落魄文人大胆臆想。为了弱化牛郎的犯罪情节,设计了老牛这个背锅侠。

在各种古文版本中,六朝梁殷芸的《小说》很有意思。其文不长,现摘录于下: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这个版本除了反映古代父权社会子女没有自由之外,字面上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织女辛勤工作,收获婚姻;婚后放弃工作,婚姻不保。这似乎隐隐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男女平等,女人应该有自己的工作(事业),在经济上要独立。

关键词(Tags): #拐骗#人口贩子#神话通宝推:铁手,普鲁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