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共:💬628 🌺3406 🌵1新 💬1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剧本四:出现在西域的狼 2

爱德华黑太子:这位就是英王爱德华三世的长子,第一位正统的威尔士亲王,绰号“黑太子”的爱德华(Edward the Black Prince)。其实黑太子是后人给他的绰号,生前没人这么叫他的。当时的人一般管他叫伍德斯托克的爱德华(Edward of Woodstock)。他的绰号“黑太子”有褒贬两种解释。褒义是爱德华战斗中骑黑马,着黑色铠甲,十分拉风,所以叫黑太子。贬义是爱德华武人出身,军阀作风严重。只把老百姓看作是钱袋/兵源/牲畜,为了保障队伍的团结,经常纵兵劫掠,最后甚至搞过“签军”和屠杀,所以说他心黑。他因为死于父亲之前,所以没有世系称号。

百年战争前期的英国三大将之一。他爹爱德华三世因为打赢了对苏格兰的战争,一雪国耻,在英格兰威望很高,所以对于自己的后嗣事务上就比较自由。因此黑太子诞生后,他爹给他光速升官封地,7岁时就当了康沃尔公爵(Duke of Cornwall),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公爵。13岁当上了第一位正式的威尔士亲王,从此威尔士亲王成为英国王太子的专属尊位(在黑太子之前的威尔士亲王位置既不是王太子专属,继承时也没有专门仪式,可以比作是国王随便赏赐给廷臣的小爵位。爱德华三世封黑太子时则专门立法,创设封授仪式,开创了威尔士亲王就是英国王太子的传统,所以黑太子是第一个正宗的威尔士亲王)。黑太子自小好武,以当骑士为己任。在威尔士锻炼成才。并认识了一批威尔士和英格兰的“边地贵族”,由于他爹搞“众筹战争”,让不少威尔士人希望能通过战争谋出身,而边地贵族们亦渴望武功搏出位进中央,所以纷纷投身当东宫廷臣,这导致他在威尔士有颇大影响力。英法开战后有大量的威尔士人作为他的亲兵而投身英军,一度占英军四分之一。而且其重要性几乎等同于剩下的四分之三——威震天下的英格兰长弓兵其实起源于威尔士,英军弓箭队的核心战力,就是这些威尔士的弓手。

黑太子在16岁时受封骑士,然后去法国迎来了自己的首阵——百年战争的第一场大战 克雷西会战(Crécy campaign)。在战斗中他负责指挥长弓兵队,法国重装骑兵连续组织15次冲锋,全被黑太子指挥的长弓手射退,最后英军大获全胜。英国在克雷西会战中弓箭手的表现,和瑞士在莫尔加藤战役中步兵的表现,标志着骑士已经无法靠装备和勇气压倒小民,中世纪的根基——古典骑兵战术从此走向衰亡,这导致平民出身的军人的崛起和欧洲骑士之花的凋谢。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英军发现了法国的盟友,波西米亚老国王扬一世的尸体。扬一世因为晚年因病失明,所以得了个绰号“盲王”,但他依然老骥伏枥,作战英勇,是当时知名的战士国王。黑太子被这位老黄忠的勇武和雄心感动,摘下其头盔上的羽毛戴在自己头盔上,并宣布把他的箴言“我必尽责”(Ich dien)作为自己的箴言传扬下来。现在英国皇太子徽饰依然使用着羽毛图案和这句箴言。随后黑太子作为英军高层指挥官,开始指挥在法英军攻城略地,先后打了加来围城战和温切西海战,黑太子在这些战斗中表现勇猛,经常自己亲身下场对砍,所以很得士心。但是在这些战斗中他也表现出了严重的军阀作风。虽然当时封建战争中纵兵劫掠以获取补给品是常态,但是在他爹的“众筹战争”模式下,纵兵劫掠已经成了战争的目的,而黑太子则更是拿着“斩草要除根”的态度对待法国普通老百姓,所以他指挥下的英军真正做到了兵过如梳。生活资料要统统夺走,生产资料要统统毁坏。加来围城战中为了打击守军士气,同时为了给自己的部下发福利,黑太子指挥部队对加莱城周围48公里左右的地域实行了全面的三光政策,最后加来士气崩溃,被迫投降,而英军从上到下也大发了一笔横财。加来的成功让黑太子相信这种残民以逞的手段才是军人应有的最好的方法。这为他接下来的种种酷烈手段开了个头,但同时,这种虐民溺焚的做法,大大激发了法国的民族精神。在以黑太子为代表的英军残虐之下,英国是英国,法国是法国。驱逐英寇,还我河山的思想在法国,成为了连最卑微的普通小民都予以认可的政治正确。从此地跨英法的金雀花王朝丧失了它的统治基础,同时也为法国能最后反败为胜,光复国土准备了思想根基。

克雷西战役后的黑太子在英国呆了一段时间,为父王镇压反叛,随后他被升为驻法英军的大帅而回到法国,作为英军总指挥在英国的大陆领地里和法军进行一系列遭遇战和打带跑的战斗。在这些战斗中他一如既往以三光政策对待对手的领民,因此荣获了“强盗”的称号。1356年,黑太子准备率领一只部队穿越法国,去支援诺曼底。法国认为这是歼灭这个“剧贼”的好时机,于是法王让二世集结了一支大军,去拦击黑太子的队伍,这就是百年战争著名的普瓦捷之战。此战中黑太子率1800名英军迎击法军8000余人。黑太子采用自己老友康多斯的建议,发挥地形优势,把英军部署到法国著名的“树篱带”地区里。这样法国的重骑兵就难以从侧翼包围,而正面突击的宽度也很窄,而英国的长弓兵则可以充分发挥弓箭优势,在黑太子的指挥下,英军以弓箭队猛射,连续射退法军的冲锋。由于法军骑兵突击不利,加上树篱带的阻隔作用,造成之后的步兵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杀上来,结果后退的法军骑兵和前进的法军步兵撞在一起,发生了严重的交通混乱,这时捕捉到战机的黑太子以事先安排好的小股伏兵突然从法军背后杀出,法国骑兵背面的装甲很弱,因而恐慌,遂大败而逃,法王让二世被俘虏。赢得百年战争英军三大捷的第二仗的黑太子声名鹊起,被公认为一代名将,爱德华三世进而封其为阿基坦公爵。把整个阿基坦公国都给了他。

连续失败,国王被俘导致无力再战的法国和长年开战,军费高企的英国在普瓦捷之战后都需要暂停军事行动,以为下一步的战斗积攒力量,这促使了《布列丁尼条约》的签订,这份对于法国来说是丧权辱国的条约,给了法国促进改革,恢复国力所必要的时间和动力。而新上任的法王夏尔五世正是法国这个时期最需要的国王,他上任后锐意改革,启用了一批能臣名将。黑太子最终的对手杜盖斯兰就是这时候上位的。而获得了阿基坦公国的黑太子也暴露出来他的弱点——他跟金雀花王室的那些名王一样——他是伟大的武士,也是一个政事上的白痴。而且他可能还不如之前的那些国王——军阀脾气太重的他专擅公器私用,他任阿基坦公爵期间大肆任用自己的老友和亲随,而且这些人不管怎么来,他都予以庇护,而这些人都是英国人。但阿基坦公国却是一个深受法国影响的地方。两次大胜,让黑太子打心眼里看不上法国人,在他看来,只要长弓兵一到,法国人都是被切的肉,还敢有意见那是嫌命长,这种态度自然迅速树敌,而夏尔五世则很愿意为黑太子的敌人撑腰。作为黑太子的对手,夏尔五世几乎天生就是创造出来跟黑太子对着干的——他实在不擅长战争,但无论是识人还是政略,都老谋深算。绰号“贤王”的夏尔五世很清楚法国的问题在哪里,但是他一时也不可能做根本改变,所以法军在军事上还是斗不过英军。于是他改用外交战策略,通过支援反对英国的势力在各地夺权,最后把盟友搞得多多的来获取胜利,于是夏尔五世就借着阿基坦本地诸侯的不满来里挑外撅,最后这些不满诸侯组成了法国派,在诺曼底掀起了布列吞爵位继承战,黑太子让康多斯带兵去支援,胜利击败法国派,但是黑太子造成的不满依旧存在,导致新上任的布列塔尼公爵约翰四世(John IV, Duke of Brittany)为了能顺利继位,虽然自己是英国扶持起来的,但却不敢完全亲英,而是采取两头横跳的办法,英军实际是不败而败。夏尔五世见这招奏效,立即加大赌注,这一次他的赌注是陷入内乱的卡斯蒂利亚王国。卡斯蒂利亚国王佩德罗当时是英国的盟友,而英国赖以取胜的长弓在制作中用卡斯蒂利亚贩运来的木材甚多。而且爱德华三世也想在法国南方开一条新战线给夏尔五世添麻烦,同时由于英法休战,而当时的军队大多是雇佣军,没仗打就没财发,没财发就要闹事,休战导致社会上充满了失业军人,动荡不安。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技和士气,也为了能给军队供饷银,爱德华三世就决定出动黑太子的部队去援助佩德罗,对抗夏尔五世支持的恩里克,顺道再发笔财。于是卡斯蒂利亚内战爆发,在这场战斗中,英国长弓兵一如既往的犀利,在纳胡拉战役里以飞蝗一样的弓矢顺利击败法国-卡斯蒂利亚联军。甚至俘获了杜盖斯兰。但是此战中英军本身损失也很大,而且夏尔五世是个做事有耐心的人,一旦认定了能成,不怕加码下注。所以他出重金赎回杜盖斯兰,依然信用如故。黑太子轻视法国人,又贪图金钱,遂放虎归山。但是失败的杜盖斯兰从此也掌握了击败他的诀窍。随后英军军营闹起瘟疫,黑太子本人也病倒,军力折损五分之一。杜盖斯兰抓住机会,立即纠集大军专门打击佩德罗的本队,最后顺利在蒙蒂尔战役中重挫佩德罗的部队,然后在西班牙历史上最著名的决斗中杀死佩德罗,成功让恩里克继任卡斯蒂利亚王位,开创了卡斯蒂利亚的特莱斯马拉王朝。特莱斯马拉王朝的成立和卡斯蒂利亚和法国结为同盟,一举扭转了百年战争中法国的颓势,数年后卡斯蒂利亚和法国的联合舰队就在拉罗舍尔海战中力克英军,彻底终结了英军自斯鲁伊斯海战后维持了30年的海上优势。从此法国开始转入反攻阶段。黑太子渐渐发现,他仗是赢得越来越多,可敌人反倒越来越强了。由于支援卡斯蒂利亚亲英派失败,没人给军费买单,导致黑太子只好开始对自己的阿基坦公国进行搜刮,以应付接下来和法国的战争。但这大大惹怒了本来就不满意他的阿基坦法系诸侯们。1368年,黑太子宣布在阿基坦征战争税,遭本地诸侯一致反对。这个反对声音被夏尔五世利用,夏尔五世遂利用法王是阿基坦公国的宗主的便利,宣布要求黑太子来巴黎解释这件事。黑太子则作战书回复——他将带着六万大军来谈判。百年战争战火重燃。这一次黑太子一如既往的大军直入,但是他的老对手杜盖斯兰已经找到了对付他的办法——法军利用自己熟悉风土人情的特点,大规模展开袭扰作战,不求一次击败英军,而是通过多次的小规模袭扰战斗,不断削弱英军的实力。同时法军坚壁清野,出动大量部队掩护平民躲避英军和隐藏物资。这正中英军的软肋——众筹战争模式下的英军,其参战人员都是强盗,所以需要一直进行杀夺来维持士气。但是借助法军的掩护,法国平民能够及时的撤离并隐藏物资财货。这让掠夺不到物资和财物的英军士气日益低迷。与此同时黑太子的兄弟,冈特的约翰利用英国长年战争,民穷财尽的现实,在英国国内组织了个反对派跟他爹斗法,爱德华三世此时身体很差,跟冈特斗法已经耗损了大部分心力,无力组织大规模的支援去帮儿子,这也是为什么他让黑太子带人去西班牙赚钱,结果赚不到钱的黑太子加剧了这种困局。到最后不是因为黑太子的威名尚在,英军士兵们完全可能弃黑太子而去。压力徒增,欲求一战而不可得的黑太子日益焦躁,身体健康开始变差。在他知道老友康多斯在遭遇战中被法军打死后,兵痞脾气发作,发誓搞个血祭给老友慰灵。而法国城镇利摩日(Limoges)不幸成了这个祭品。1370年春,法军组织两路部队进攻阿基坦,两军分进合击,最终在利摩日汇合。利摩日主教让-德穆兰(Jean de Murat de Cros)是个很受黑太子信重的人,但他决定率全城投降法军。黑太子问讯狂怒,立即组织所有能找到的兵力向利摩日进攻。此时恰逢法军离开利摩日去别地方寻找战机去了,守备空虚的利摩日遂被黑太子占领。黑太子下令将利摩日全城老百姓赶出城,然后快乐的欣赏英军将他们集体杀死。随后又大肆破坏,最后一把火把利摩日这座法国著名的漆城给了账了。利摩日屠杀,顺利为爱德华挣得了“黑(心)太子”的名号。他的暴行让法国老百姓对利摩日的受害者产生了共情,从此法国对于英国的民族仇恨已经很难遏制。随后法军继续用打带跑的战术来打击英军,英军损失日益增多,眼见敌人杀不胜杀,烦躁不安的黑太子病情加重,终于在1371年获悉自己的长子病死后再也撑不住,病倒在床。医生认为不回后方修养是救不了的,于是他回到英国国内。此时英国国内的混乱在等待着他——他父亲身体也不好,跟王弟派的内斗消耗了其大部分的精力。国王太子都病倒,加之长年战争造成的经济负担增加,导致王室难以把持朝政。议会也分裂成两派,其中以下层人士,特别是长弓手出身,在战争崛起的新贵军人们组成的派系,对以传统贵族们组成一派予以对抗。传统贵族们推举了黑太子的弟弟约翰为代表,而新贵军人们则推举他们的老长官黑太子来对抗。黑太子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继承王位,同时也为了不辜负战友期望,遂拖着病体出山领导,但是他这个人不会玩政治,个性直来直去的老毛病在这里,所以他带领的这一派一直处于下风。1376年,英格兰为了筹备军资,召开了所谓的“善政国会”(Good Parliament),黑太子只想通过这次议会弄到钱,并保证自己儿子能顺利登位。但不巧的是开会前,王家财务总管的舞弊案件被人捅了出来,黑太子一派的人大为恼火,一些激进者甚至在会上直接对着自己的宗主家开喷,所以在一团混乱之后,黑太子只是确保了自己儿子的继承,但其他事情则无甚斩获。善政议会是英国第一次把贫富差距作为议题来划线分派的议会,对后世英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有着促进作用。“善政议会”闭幕后黑太子回宫,后在宫中病死。他父亲爱德华三世随后亦逝去,黑太子的独子理查二世登基,金雀花王朝迎来了它最后的一位国王,而英格兰王国大陆领地,因这位黑太子这位名将的野蛮治政,残虐无道,导致其永远丧失给法国的命运,将在他的儿子手里实现。

威可利夫:这位是英国著名的神学家, 英国宗教改革的先驱 约翰·威克利夫(John Wycliffe)。他是英国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以他的影响力,如果晚生个一百来年到了宗教改革年代,绝对是可以和马丁-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四大天王并列的人物。所以人送外号“宗教改革的晨星”。不过成4搞错了一个事情,他怼的不是罗马教廷,而是阿维农教廷。他主要的对手格里高利十一世(Pope Gregory XI)是最后一任阿维农教宗。

14世纪后半叶英国最杰出的哲学家,因为官方记录比较粗疏,所以具体出生年份众说纷纭,多认为是1324年生于英格兰王国约克郡的西普威尔(Hipswell)的一个豪富之家。这个家族人多地广,是约克郡当地的大户。威克利夫童年在家乡渡过,在当地受教育。后来大概在1345年成功考入牛津大学,先在默顿学院毕业,然后转入贝利奥尔学院攻读,大概在1372年毕业,随后留校任教。他除了在1369年左右做了英王的私人神甫,然后又做了一些公职,他最后的主要公职是在1374年作为外交人员出使罗马,之后就一直在牛津任教至终。

由于人设是走当意见领袖做大V的,而且一辈子专注于学术生活,所以威克利夫是个书生意气,甚至有点老学究的人物。他不通政道世故,个性清高刚直,是那种非常传统的读书人。虽然以他的本业来说,其业务水平确实是真的高。但是作为一个智商过高情商清零的人,他能在英格兰崛起,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在特定背景下被人利用的结果。威克利夫生活的年代,是晚期经院哲学的关键时期。经院哲学作为一种错误的世界观背景下进行正确的方法论研发的历史进程,到晚期已经开始出现方法论反作用于世界观的情况。由于欧洲各大学术机构进行的长期学术交流,使得各地经验哲学的方法论为牛津大学接收和研究。这就为了新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工具。与此同时,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从上到下的,普遍的动摇了旧有的世界观。首先是蔓延欧洲的黑死病。如此级别的天灾之下,说这是上帝他老人家的慈爱表现实在是很难服众。如果对贫苦的老百姓,还可以借口说这是加速他们脱离这个“污浊之世兮”,早日上天堂享受福报。但是这种借口对那些有见识的人说就是侮辱智商了。因为第二个原因——教会两廷三皇并立,几位教宗之间发文互怼,相互讨伐,彼此间互冠罪名,手法极其下作。这大大撼动了有见识的人的世界观,甚至造成严重的三观崩塌。两派各自的教宗,不管出身怎么样,到底也是受过教育,一路干上来的。这样的人在对手的檄文里,居然被打成“抛去了那些不容人道的滔天大恶之后,也只犯了70桩罪行而已”。任何看到这种材料的人脑子不错乱一下那是不可能的。而且黑死病蔓延,本身就是对有见识的人的三观进行核打击。同时阿维农教廷的沿革,给了其他国家建立自己的宗教事业的机会。阿维农教廷在教会史上,是一个里程碑级别的事件。因为这是真正的有了一个“教皇的国”。在阿维农教廷之前,教皇国,或曰罗马教廷很大程度上更像一个单纯的神主牌位。它名义上是教皇的国,实际上内部很大程度上是共和制的,实权其实都被罗马本地的元老家族控制。元老们一个不满意,就把堂堂教宗撵出罗马的剧本多次上演。最严重的时候还搞出“茅坑选皇”这种笑料丑剧。但是在法王腓力四世劫夺教皇,将教廷迁去阿维农之后,由于远离了昔日的意大利领地,摆脱了地方势力的束缚后,阿维农教廷的改革阻力变小了。同时作为欧陆上第一个搞中央集权的国家,阿维农教廷背后的法国给教皇国家建设提供了一个样板。在吸收法国经验的基础上,阿维农教廷成功搞出来一个真正的全套政府班子。这样阿维农教廷虽然名义上看起来不咋地,但是组织力比罗马派系要高。但是这样的一个正儿八经的教廷政府就带来两个问题。第一是它是法国的御用教廷,为的是给法系势力站台张目的。这样别的势力的民族感情就很难接受。第二是这个御用教廷有行政能力,所以它很擅长夺取税赋来养活自己。但是以什一税为代表的教区税收虽然是欧洲各国都要征收,但是收来钱是一回事,上贡给法系势力钱包是另一回事。因此在第三个原因——英法斗争和之后百年战争中英国威望暴增,给了英国系贵族们一个不上贡的理由——没理由资敌不说,被吊打的法国人还要朝吊打的英国人要钱,英国丢不起这个人。所以当时英国人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现实上都需要有位学者和大V来跟旧有的观念对着干,而威克利夫则成功担起来这个责任。自1327年爱德华三世继位后,关于“纳贡义务”之争开始浮现。无地王约翰治政时期,因为跟教宗斗法失败,被迫求和,将英格兰王国奉为“教皇辖地”之后,英格兰王国就有向教廷纳贡的义务。但是阿维农教廷成立之后这个纳贡义务就成了问题,因为纳贡义务明白说是给罗马教廷。但是正宗教廷传承是在阿维农,罗马教廷这时候反而有僭越嫌疑。这个收款方变更导致的混乱和英法矛盾,给了爱德华三世拒绝交钱的机会。爱德华三世一生为钱所困,出征法国的时候甚至曾经拿王冠作抵押借钱。所以凡是能节流的钱,他是绝不放过。所以到了1365年时阿维农教廷重新谈起纳贡义务问题时,爱德华三世顿时就不能忍了。为了和教廷打笔仗,他组织人找有能耐的学术大咖来跟教廷斗法。威克利夫就在这个时期被选入顾问团,以爱德华三世的私人神甫身份跟阿维农打笔仗。威克利夫倾向改革,宣传革新的时间很早。不过威克利夫正式开始跟教廷打笔仗则应该从1374年开始算。因为这一年英格兰正式对教廷的纳贡要求作答,这就需要专家学者上去开怼了。威克利夫这个人很喜欢并擅长写小册子类型的文章,通过写册子到处散播来扩大自己的影响。通过写比较浅显易懂的册子类文字,威克利夫锻炼了自己的文笔。威克利夫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名宿,他的作品奠定了散文文体在英语文学中的基础。英语散文作品是在他之后开枝散叶的。所以后人奉他为英文的“散文之父”。而他的散文文笔,就是靠写各种小册子练出来的。通过跟教廷打笔仗锻炼后,威克利夫在大概1374年末写了他的第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 《论治道》(De civili dominio)。这篇作品公开提出神职人员的天职在于甘于清贫,虔心求道。而不是追求俗世的权力和财富。根据这个原则,英格兰教会不但不应该纳贡,还应交出教产给国家,并通过交出教产,进而纯化为一个纯粹的修道人组织,而这才是宗教的正道。同时威克利夫提出新的逻辑和本体论。他持新教式的宗教理论,认为昂贵的教会礼仪应该简化,而教士所拥有的赎罪权是可耻的买卖,妨碍了真正的救赎。为了让教会纯洁,能够实现救赎。教会本身应该隶属于王权之下,通过借助王权,建立起属于民族的民族教会,这样的教会才是纯粹的,才是能给予人救赎的。威克利夫这篇文章符合了当时英国上下意图排除外国影响,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文化的需求,所以发布后影响极大,迅速流传开来,获得英国上下很大支持。威克利夫毕生最重要的贵人冈特的约翰,也是因为看到这个文章,就开始暗地里支持他的。在全国上下支持下,威克利夫四处散发册子和演讲。影响日增,逼得阿维农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在1377年亲自下场对喷,阿维农教宗一口气连夹威克利夫18篇文章,呼之是“狂悖至极”。为此连发五道教谕要求英格兰教会把他抓起来。不过由于约翰等人暗中保护,一直没人下去做。到1377年坎特伯雷主教有点顶不住,就派人把威克利夫抓来开审,约翰听说后一方面鼓动牛津的师生去给威克利夫站台,另一方面又对差役行好处。所以威克利夫得以在公堂上和庭审官员放对,怼的坎特伯雷主教脸红脖子粗。到后来有人建议动刑的时候,约翰决定直接亲身下场反对动刑。结果闹成教士们的骚动,但约翰立场坚决,不为所动。眼见有摄政撑腰,坎特伯雷主教也没辙,只好宣布择期再审。1378年再次开审,这一次威克利夫带来了他的新小册子《教廷之分离》(Schisma Place)和《论判罚》(De incarcerandis fedelibus)。在前者里他猛烈批斗两皇并立,称当下的教宗本质只是诸侯,根本不是出家人。而在后者里提出破门出教者应该由王廷再审,背书后才可生效。这就等于把教廷的法权收归国家。消息传出后非常轰动,获得极大支持。连准备审他的英国各主教中也有人觉得此言有理,然后法官们自己先内讧起来。乱成一锅粥的法庭最后只能判处威克利夫闭嘴封笔,就草草了事。次年,格里高利十一世病逝,刚实现两统复归的教廷又开启了对立教宗内讧。这样就更没有人来对付威克利夫了。

作为一个学术大V,一纸禁令肯定是不能禁止他写的,再加上多年来被教廷打压,威克利夫不敢或忘。所以一旦结案就要接着搞事。由于禁令只是禁止他写小册子,于是威克利夫觉得我不写传单我写点别的,搞搞翻译运动总成吧。于是他开始投身于英语翻译运动里。自百年战争开始,英国人自信力大涨后,英格兰掀起来一个翻译运动,昔日在英格兰流行的各种非英语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被翻译为英语,从此走入英国民间的。比如乔叟最先把法语的《玫瑰传奇》翻译成英语。直接推动了英语诗歌新流派的诞生。这个翻译运动在1362年出现一个高潮,这一年爱德华三世颁布了《申辩条例》,规定英语为英格兰国会和法庭所用之官语,从此英国国会辩论和法律文书除了必要名词外,不再使用法语或其他语言。自此开始,普通的英国人终于有能力听明白官司缘由和政策明细了。终于能听明白话的英格兰人民民族情绪高涨,对于英语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水涨船高。眼见人民呼声的威克利夫,就决定挑战一下当时西欧最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基督圣经》。他大概在1380年左右跟朋友尼古拉斯-赫里福德(Nicholas Hereford)一起合作开始尝试翻译,最终大概在1384年他逝世前搞完了他负责的部分。威克利夫的《圣经英文版》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影响力最强的作品之一,他的工作开创了《圣经》本土化的进程。用本土语言翻译经书文本,从此成为各国民族教会的标准操作,进而成为各国民族觉醒的开始。在本土化之前,无论极毒教取得多少思想上和文化上的成果,它都是小圈子里的人的自娱自乐。《基督圣经》这本书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其本质跟哈利波特里面的魔法书区别不大。芸芸众生听着教士们操着神秘古怪,不接地气的语言宣讲教诲的场面,其实跟麻瓜看法师施法是一个性质。而本土化的经书一出,加上黑死病导致的劳动力价格上涨,逐渐富裕起来的中间阶层有能力和意愿来看看经典说的是什么,而本土化经书毫无疑问是最对他们的胃口的。由于需求太高,而当时英国没有先进的印刷术,只能靠手抄本传播,同时威克利夫还忙于别的写作,所以他的翻译稿是一段一段翻译出来,最后由他的学生们结集完稿的。这群学生们结成的翻译和成书的读书会,就是后世英国宗教改革的先锋——罗拉德派(Lollardy)的起源。威克利夫的作品文辞易懂,文笔简练,而且采用的是他最擅长的散文体,非常亲民。所以传出来后迅速受到野火燎原般的欢迎。抄本传的洛阳纸贵,而且还逐渐对外散布,影响极为广大。举例来说,曾经有个抄本传到了捷克,然后有个捷克教授读了这个抄本后茅塞顿开,开始仿照威克利夫的做法,最后引发了一场大战,这个教授就是捷克胡斯战争的精神领袖扬-胡斯。

胡斯的范例生动的阐述了当民族教会建立,教化实现有教无类的时候,在罗马教廷影响下的封建制欧洲会有什么后果。经典本身就已经是法力通天,而整本书出来的结果,是一场巨大的战争,那么仅仅是在几个章节的抄本出来的时候,不闹点动乱出来是不可能的。而一旦闹出动乱来,纯粹就是利用威克利夫的英国上层对他的庇护也就到头了。1381年英国爆发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纯粹的农民起义——瓦特泰勒之乱。这一次起义让罗拉德派大大的露了一把脸——起义军的“政委”约翰-保尔,就是个罗拉德派的“穷牧师”(罗拉德派成员因为反对花钱赎罪和教会敛财,所以对外自称为穷牧师,以显示和罗马的“富神甫”不一样)。而且在如前文所述,威克利夫在翻译的时候还在继续著书立说。由于教廷的迫害和上层的庇护,让他有些飘飘然了。他本来就是一个住在象牙塔里的书生,所以对于世情往来其实并不熟悉。他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坚持正确的立场,而不是权谋斗争造成的结果。所以他写着写着,思想就开始奔腾起来,他在接下来的著作里开始提出《圣经》为唯一信仰依据,教廷的教谕、训令乃至公议结果都是可疑的,甚至可以考虑废除的。同时他又主张英格兰教会应该以平民信徒为中心,主教不过是点缀的理论。这已经非常接近一百年后的宗教改革第一名篇《九十五条论纲》了。所以他的理论也像《九十五条论纲》一样,对于教权和王权相互依托的中世纪封建制社会造成足以致命的打击。而一派的作者,同样的理论,其对于农民起义的态度和意义也一样 —— 威克利夫和马丁-路德一样不赞成农民起义,他们蔑视农民,但他们的理论客观上给农民起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统治者并不认他们的蔑视,而只会将他们看作是暴动的罪魁。起义被镇压后,为了安抚作为同盟的教会,新任英王理查二世同意把威克利夫抓起来,不过考虑到威克利夫是王室捧起来的头号学术大咖,又确实对国家有功劳,自打嘴巴实在难看。而且威克利夫在法庭上和马丁-路德一样也是公开反对农民,且此时罗马的教廷内讧一刻不停,没太多人着急收拾他。所以最后法院只判了个幽禁,并严禁著作。这次的禁令就是正儿八经要查禁了。除了几近完稿的《圣经》外,威克利夫不能再写新文章。无比郁闷的威克利夫只能专注于搞完手头的翻译件,最后在3年后病逝。他身后事非常凄凉和可悲。由于罗拉德派被镇压后转入地下活动,有不少人为免迫害而逃离英格兰。他们把威克利夫的著作带去了欧洲进行传播。宗教改革的火种从此散播开来,并将在日后星火燎原。由于罗拉德派带来的异端活动高涨让教廷头痛不已,所以大概在1415年教廷举办康斯坦茨大公会议(Council of Constance)停息对立教皇内讧的同时,宣布了一大批需处决的“异端”名单。威克利夫在这个名单里名列前茅。被教廷下令破门出教,挖坟抛尸。但由于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原因,这个命令一直没得到执行。又拖了十二年后,终于英国教会执行了教谕,将威克利夫尸体挖出烧毁,随后挫骨扬灰,丢入河中。但此时这种无能狂怒式的发泄已经为时已晚。威克利夫这颗晨星点燃的火种已经开始在全欧洲散布开来,并将在半个世纪后变为宗教改革的燎原烈火,进而彻底改变封建制的欧洲。就像著名的史学家老富勒所述的那样“他的骨灰流至亚芬河(Avon),又流至塞芬河(Severn),然后流入海峡,最后流入汪洋大海。就这样,象征着威克利夫之教义的骨灰,如今已散布至各地”。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现在牛津大学神学院的本堂,就叫威克利夫大堂(Wycliffe Hall, Oxford)。英国还在格罗斯特设立了威克利夫学院,现在也是英国传统名校之一。

通宝推:心远地自偏,漂漂2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