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几无御敌之策,林则徐为什么仍不服输? -- 用心荐华

共:💬134 🌺1071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倒是真不能用民族矛盾来解释

镇江之战中也有反应,海龄一面英勇抗英,一面却也认为汉人不可靠,把很多汉人作为奸细杀掉了。

首先所谓海龄滥杀无辜,最后“为民戕害”说在当时就是海龄的主要罪状。道光下旨让耆英查明,最后发现主要出自常镇道周顼中伤。周顼身为镇江地方官,深怕镇江失守后被追究,“惧于重谴,乃讦以误杀良民,被民残害等情。”

其二是战前坚壁清野。这真不能算大问题。处于劣势的防守一方正常操作而已。

其三是杀了没有遵守宵禁和想逃出城的人,以奸细的名义杀掉了其中一部分。这也是正常操作。问题是杀了多少人和三年自然灾害饿死多少人一样天天见长。从官方调查的“斩十三人”,到野史笔记的“百七十人”,再到政敌攻讦的“每日数十人”,再到道听途说的“两千多人”,到了现代居然搞出“万人”和“两万人”。海龄就那么点兵,总共守了五天,要杀两万人得杀到什么时候去。

当时的战争,包括西方的战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老百姓漠不关心。或者说,敌国的军队和本国的军队对他们来说是一回事。例如黎吉云(左宗棠的姻亲,时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记载说“尔时英夷无意入镇城,意欲直入大江,而镇江副都统海龄,日杀无辜,民不聊生,往夷船请之入城。”这段记录虽然只是道听途说,但也反映了当时百姓其实对于“英夷”并没有什么抗拒感。

一鸦、二鸦直到后面的甲午,庚子,都有前面在和侵略者作战,当地老百姓挑着货物和食物跟侵略军作生意的。所谓的“汉奸”大抵就是这种情况。鲁迅在日本看新闻看到日俄战争中被说成“俄国间谍”而被日本杀的中国人,多半也就是这种情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