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冰火两重天——2021岁末回顾和新年展望 -- 家园

共:💬20 🌺2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三)服务创新的空间广阔

这些年我们在农业(比如农作物、家禽家畜的种源培养)、工业和高科技领域受制于西方比较多,所以一直把突破和升级的重点放在第一和第二产业上,我觉得这次可以把第三产业的升级作为这次经济转型的缓冲垫。在网上有时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评论感言:“中国城市建设的硬件水平世界一流,但软件水平还处于二流”,或者“中国高铁比日本新干线速度更快,技术更先进,但日本新干线的服务体验更好”等等,且不论这些评论的含酸量多少,我想既然每年有那么多国人乐此不疲地跑到日本旅游购物观光(疫情前),显然以日本为代表的先发国家的服务业应该有我们可借鉴的经验,升级完善我们服务业的水平,从而提升“软件”竞争力应该还有空间,比如细节设计、精细化管理、周到的服务等,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

另外,现代化国家的农业人口占比最低,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人口其次,大部分的就业是由第三产业——服务业创造的。比如现在美英等国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失业率却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正是由于服务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社会经济保持了稳定。一般而言,随着人们收入提高,基尼系数越小,在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上的消费比重会越大,产业生态也越丰富。我国的GDP仍在较快地增长,中产阶级不断壮大,有相当一大批有高消费意愿的高收入群体,所以我们的服务业大有可为,让有钱人的消费尽量地留在国内大循环里,既能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税收,又拉动就业,平滑经济波动,这件事值得认真谋划。

其实我国服务业的岗位和业态一直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象快递小哥、代驾司机、生态巡护员、河长湖长、整理收纳师等等,都是近几年里新创造的职业。这些新型服务业也不负所望,确实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和大家的幸福感。在新的一年里,我觉得政府、企业和老百姓可以继续良好互动,集思广益,用先进服务业这个目标来统筹引领(选择项目,制定政策,规范职业培训,发放资格认证,订好法规,搭好平台,完善监管等),为我们从容度应对国际挑战,顺利完成经济转型提供支持。下面举几个服务创新升级的例子:

例1. 今年我国的人口政策有了重大调整,但不少中青年一代上班族本属于独生子女家庭,这就形成了两口子上班,同时要照顾四位老人并抚养下一代的家庭结构,是否有时间精力再生养第二胎、第三胎的确让不少人犹豫,感到有心无力。民调显示,即便身体状况允许,大多数老人帮忙照看孙儿孙女的意愿普遍在下降。因此社会参与的家庭服务应该有广泛的需求:照顾孕妇、产妇的月嫂或专业月子中心,育婴托儿的半托或全托看护,提供日常家政服务的钟点工或全职住家保姆,老人生病住院或手术后较长时间的私人护理,健康老人间断性但经常性的体检监护,年幼学生放学放假后的管护和课外教育等等。要想激励年轻父母增加生育,开设发展针对性的社会服务设施,解除上述的种种后顾之忧或许比单一的钱财奖励更实用有效。

例2. 温铁军老师倡议的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是设法让这些年乡村改造所积累的可观的生态资源——山水田林湖等资产价值化;现在已经有了旅游开发、农家乐和民宿、市民下乡等效果不错的尝试,我觉得与城市居民养老服务相结合可能是另一个值得一试的方向。

据七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人已达1.9亿,占比超过13%;目前90%以上的退休老人是居家养老,而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很多老人是独居(小于等于2人)在大中城市的高楼大厦里,虽然有一些社区养老服务,但社会成本比较高。一些企业投资建设了集中养老服务,但以中小微企业居多,破产比率较高,风险大,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老人曾上当受骗;大型国企、民企投资的养老设施又往往收费较高,使很多家庭和老人难以负担。

我国高速铁路、公路网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以这些大中城市为中心,1、2个小时的交通圈内应该有不少山清水秀的宜居小村镇(尤其是沿海地区),是不是可以以这些乡镇小镇的农村经济合作社为经营主体,与可靠的国企资本或民营资本合作,或者国家直接通过社保基金入股的方式,在乡村小镇打造一些专业的集中养老设施,让一部分有意愿的老人到这些村镇集中养老?小城或乡镇生活成本低,空气环境好,当地部分居民或农民经过专业培训获得认证后,就近就业,这样老人们可以得到可负担、全天候的照顾,结合经常的远程医疗服务,养老体验我想会比在中心城市独居好。平日还可以组织起来到附近旅游、锻炼、参加农家乐等等,需要紧急医疗服务时可以用医疗直升机送往附近的医院;节假日子女们可以近便地坐火车或开车来探望陪伴。这样的集中养老还减轻了大中城市的人口压力,把乡村优质的生态资源以股权形式变成村镇或小城市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与大城市中的社区养老或高端养老等其它方式形成互补。

例3. 有时看有关美国基建的新闻,人们往往会感到奇怪,美国那么有钱,有的基础设施已老化严重,为什么不象中国抓紧翻新一下?难道是美国的基建能力真的完全退化了吗?事实是美国的资本家从来是无利不起早,为几百个海外军事基地修建维护配套设施一点儿不拉挎;占领阿富汗后,花30亿美元重建长达2,200公里的环形高速公路连通阿富汗的主要城市,也是立竿见影。所以美国的基建能力取决于有多少油水可捞,如果只是为人民服务,那么纽约地铁再老旧不堪也只好凑合着用。但以此判断美国基础设施很落后就有些片面了,绝大部分设施其实维护得不错,对于美国霸权来说,数字基础设施的压倒性优势才是收益更高的好投资,而加强数字基建也是我国新五年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

从我国疫情的防控过程中,我们已经感受到在移动应用等领域,我国的技术能力和响应速度等都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但与美国相比,在全方位的应用服务和信息资源建设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应用和服务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象生物基因片段数据库这样紧跟当代科学前沿的专业数据库,经典医疗病例、疑难杂症治疗、流行病、传染病症治这样紧贴实际应用、有广泛应用场景的综合信息数据库,一些细分行业的数字服务平台等,都是有很高经济价值甚至战略价值的基础建设。这些服务建好以后,可以通过收费查询为主、社会或企业资助为辅的方式做到收支平衡,实现长期的有效维护、更新和运营。

这些年,腾讯公众号、b站、抖音等平台的崛起带来了中文数字内容创作和传播的荣景,而且打破了推特、fb、油管等西方资本控制的数字媒体传播平台对中国主流声音的偏见性的封锁,我们在互联网上有了完全自主且安全的发声渠道,这是世界上除美国外的大多数国家难以做到的。借助这些中文平台的创作奖励机制以及著作版权保护,中文内容创作者可以产出有深度的研究报告,智库分析,形成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圈,普及各种科技和生活知识,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参与创作,提升了中文影响力和中国的软实力。以后还可以推动与传统线下的出版业、文艺影视创作、学术研讨、创业合作等对接,争取让中文创作的内容将来能与英语世界平分秋色。我最期待我们的传媒能早日孵化出可以对标《科学》、《自然》杂志的顶级中文学术期刊,让中文在最前沿的科研领域也占有权威的话语权。

国民经济好比一棵大树,科技是树根,工业、农业是树干和枝条,服务业则是树叶;科技越发达,工农业就可以长得更高大强壮,服务业也会越繁茂兴盛,并且叶子还能合成产出营养,反哺树根树干。所以国家经济的各部分构成一个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共生体系,各产业间配合得好,就能产生1+1>2的乘法效应,使经济进步稳定而高效。

通宝推:方平,海外俗人,普鲁托,知其何休,拿不准,脑袋,外俗内正,大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