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钢盔!钢盔! -- 萨苏

共:💬77 🌺1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钢盔!钢盔! [续完]

这哨兵班长正看着饭?V咬牙呢,忽然就瞧见几个老兵晃晃荡荡沿着战壕走过来了,他们背的可不是汉阳造,而是三八大盖儿。

哨兵班长不禁眼前一亮。

三八大盖儿,即日本造三八式步枪,因为枪机上有一个防尘罩而得名,侵华日军步兵的标准装备,射程远,射击精度高,饭?V所在的那个高地,汉阳造打不着,三八枪的射程可是正好合适。

这位哨长的理解是有科学依据的。三八式步枪的标尺射击2400米,而汉阳造只有2000米,三八式步枪子弹初速760米/秒,汉阳造是600米/秒,更重要的是日本工业技术发达,因此制造工艺精良,汉阳造的设计虽然不错,材质和制作水平则无法相比,理论上有效射程600米,实际那是样枪的数据,发到士兵手里的,能打四五百米就不错,而三八枪的弹道,无风天气在800米上取准依然相当准确。淞沪战役,装备汉阳造的国军结壕阻击装备三八枪的日军,没少吃射程近的亏。

问题是160师的国民党兵怎么会有三八式步枪呢?

缴获的?中国军队的确抗战中缴获过不少三八式步枪,不过国军对缴获武器的利用一向不佳,比如日军投降的时候交给国军不下三百架飞机,国军能在一年之内把这些飞机全部玩成废品卖了零件。国军用三八枪,主要是两个来源,一个是抗战开始之前,日本有个军火商叫泰平组合唯利是图,曾经卖给中国不少武器,其中就有三八式步枪。战争发起后,日军内部大骂泰平组合上下该全体自裁;另一个是一九三六年陈济棠在广东试图独立反蒋,日本人支持了一大批军火给他,其中也不乏三八式步枪。考虑到160师出自广东,这玩意儿多半是鬼子送给陈济棠的这批枪。

不管怎么来的,这位哨兵班长赶紧把几个老兵拦下,给他们看饭?V的表演。哪儿?喏,就是那个一闪一闪发亮的东西。

饭?V只扣着个钢盔,赤膊根本没穿军服,几个老兵也辨不出他的身份,但是看他耀武扬威的样子,一致觉得这赤膊鬼子太猖狂了。老兵油子枪法好,说着说着就动了真格的,把枪一摘就瞄上了。

这时候,饭?V的采访已经到了尾声,正在和记者们道别。不知怎么的,饭?V聊起了他的前任,也是好友的加纳治雄(原101联队联队长,1937年8月在大场和八十八师交战时阵亡。),他说,听说加纳死后阴魂不散,常常在家里闹鬼,自己要是战死了,希望不会象加纳那样,一定安安静静的。

大家听了哈哈一笑,记者们作别下山。饭?V也准备往回走,一转身,正好把一个大光膀子亮给国军了。

这时候,那老兵也瞄好了,一扣扳机 -- “砰”,饭?V应声而倒。

按说,饭?V挨上一枪就送命的概率不高。三八枪虽然射程远,但是子弹穿透性太好,一打俩眼儿,不容易造成致命伤,忻口战役国军李仙洲军长被日军一枪击中,洞穿胸部,前后透亮,还在和人聊天呢,根本没觉察到自己负伤。

但是给饭?V这一枪,打得实在是他X的太准了,附近的日本兵赶来救护,发现这一枪正从饭?V的心窝穿过,把心脏都打穿了。。。

奥运会射击冠军的水平。

饭?V在101师团人称“勇将”,他的死对前线日军的士气打击沉重。

这一部分中国军队方面的记录来自于独九旅的官兵回忆,并不是日本方面的材料。(160师在庐山拼得太狠,下来部队收容,缩编为独立第九旅,是十二集团军的王牌部队。)遗憾的是虽然有此记载,却没有击毙饭?V的中国老兵的名字。日本方面的记载,则提到饭?V这个人实际为人不错,对朋友义气,在军校学雷锋,喜欢思索还能写诗。。。

还是不要提这个了吧,谁叫你来中国打仗?谁叫你带101联队打进南京城?谁让你叫个名字作“犯中国吾狼”?

言归正传,钢盔反光暴露了饭?V的目标,算是这铁帽给日军带来的又一个悲剧吧。不过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直到太平洋战争逐岛争夺,日军才用在钢盔上涂抹煤焦油的方式多少改进了其反光性能。

然而,钢盔也不是全无用处。

青木一直没有提到自己为什么对钢盔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但是,我在他这本书里看到的一个例子,按老萨的分析,应该正是他自己的经历。

这个例子说的是一九四五年,山东一支日军出发讨伐,走到路上已经天晚,于是找了个山村宿营。

问题是日军做梦也没想到,这个村子表面平静,实际上却是八路的一个重要据点,八路发现日军进来,一枪没放,悄没声的溜到了打谷场,埋伏了下来。

干吗选打谷场呢?您一会儿就明白了。

吃完晚饭,按照条令的规定,日军小队长吹哨召集部下晚点名,地点就是打谷场 ?C 这村子唯一平坦的地方就是这里了。您看八路会选地方不会?

大家都跑出来晚点,一个初年兵(新兵)手忙脚乱出了笑话。原来日军条令规定,晚点穿军便服即可,而这个新兵没有记住,居然戴了顶沉甸甸的钢盔来晚点。

日军哄笑。

笑声未绝,忽然雷声霹雳,电光四射 ?C 下雨了?哪里,是八路扔出了手榴弹!

青木认为,有理由认为这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理由有二。第一,这支八路投弹动作准确,而且肯定都是把手榴弹拉火后等上两秒再扔,结果手榴弹各个凌空开花,空场上的日本兵连杀伤死角都找不到;第二,这支八路用的手榴弹不是那种黑火药,一炸两片的边区造手榴弹,而是缴获自日军的四十八瓣卵形弹!

点看全图

这种弹虽然投掷距离不如国军的德式手榴弹,可是破片多,散布广,对露天的日军杀伤极大。这个小队的日军结果“全灭”,绝大多数人死于击中头部的手榴弹片,没死的只有一个,就是那个犯糊涂戴着钢盔跑来晚点的新兵了。钢盔挡住了大多数弹片,这个小兵只是肩部负了弹片伤。

青木是通过这个例子,说明钢盔的优点。他没有提这个新兵的姓名。然而,根据他自己的履历,青木是1944年加入日军第五十九师团的,1945年的战斗中,他当然依然是“初年兵”,而他所在的部队在增援文登的战斗中,小队上下官兵“全灭”,只有青木一人带伤幸免。。。

我很怀疑这里面提到的“初年兵”就是青木自己,虽然没有更多的证据。

另一个例子,青木就说得明白 ?C 就是他自己中队的事情。这个,是不戴钢盔的恶果。

谁不戴钢盔呢?是青木中队里面的一个叫井口的老兵油子。

这日本军队里面,十分讲究资历,老兵不但欺负新兵,甚至对军纪也往往当作耳旁风,青木的中队长年轻,打仗也差强人意,就有些镇不住场,于是老兵就越发恣横起来。

井口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这个老兵在中国打了三年仗,杀人不眨眼,中队上下都有些怕他。这井口从来自己不打洗脸洗脚水,都是新兵伺候,稍有不如意就逼新兵下跪,一边背阵中训一边互打嘴巴,美其名曰教育。更令人厌恶的是井口十分贪婪,新兵家中寄来的食品,都是他先品尝,吃剩的才能给新兵。而补给的砂糖,罐头,也都是他来分,他一个人要占好几个人的分,新兵还敢怒不敢言。

有一天,正在分发补给来的香烟,村子周围忽然枪声大作 ?C 八路来袭击了!因为战事紧急,日兵们抄起枪就打,来不及做任何准备。

别的日本兵都扣上钢盔,开始还击,只有那个井口在那儿犹豫。原来这家伙太贪了,抢了好几个新兵的配给,一大堆香烟,全都放在钢盔里。

青山的说法,这个井口一直都是这么干的。行军中香烟不好保存,放在衣服口袋里不是揉碎了就是弄湿了,没法抽。一般日兵分上三根两根,转眼抽完也就完了,但是井口每次都强夺新兵的配给,弄来的香烟吸不完,他也有办法,就放在钢盔里,往背后行李上一扣,走一路下来也照样好抽。

日本军队的军律不是出门必须戴帽么?

井口是老兵么,而且一贯骄横,当官的还真不敢管他。

这次,井口还有点儿舍不得把抢来的香烟倒掉,这家伙非常蛮横,让一个新兵把自己的钢盔摘下来给他,新兵不愿意摘,又不敢不摘,正犹豫呢,那井口早被八路一枪击中倒了下去。

卫生兵赶来想抢救,已经不需要了,井口被一枪正中脑门,八路的子弹不象日本子弹那么精良,穿透力不够,只能打出一个盲贯,弹丸在井口的脑袋里翻跟头做豆腐脑。。。结果可想而知,老兵油子井口当场毙命。

点看全图

人家都戴钢盔只有井口光着头,估计这井口鬼子怪异的形象引发了八路的误会,把他当成指挥官了,早说山东八路盛产神枪手。。。

鬼子的钢盔啊,真是戴不戴一样的成问题。

[完]

元宝推荐:今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