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武训传》的资料拼接1 -- 万年看客

共:💬136 🌺1218 🌵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7
家园 武训是个怎样的人?

有人要给武训唱赞歌,说武训放高利贷所得,一分都没用到自己身上

武训一生的确买了几百亩地,在临清大概就有二三百亩,这些地就在临清西南的杨坟一带,那里有武训办的一处义学,他所有的地,都归义学所有。他本人不因为买了一些地就过剥削生活。”(李绪基、孙永都:《应该恢复武训的真正形象》,《武训研究资料大全》809页) “武训自己一天地主生活也没过,世界上哪有不过地主生活的地主啊!”(李绪基、孙永都:《应该恢复武训的真正形象》,《武训研究资料大全》809页)

原来只要是刻薄对待自己,剥削来的财产就不算剥削了啊!那么我想请问了,你们听说过高老头、葛朗台吗?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是文学形象,不是真实人物,不足为信。

那么你听说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吗?韦伯在书中就说过,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种对自己生活极其克制,把钱都投入到资本增殖中去。

不独清教徒如此,西方世界中犹太人小气的笑话不也是非常多吗?

所以说什么刻薄对待自己,就不算剥削了,这完全说不过去。

在人们愿意储蓄——节制目前的消费,等待将来的消费——的限度内,社会能够把那个限度内的资源用于新的资本形成。

这话对资产阶级中某些人是合适,对地主阶级中某些人也是合适的

说到武训不娶妻,调查来这样的结果。

武训自己也公开地唱:“说一百个媒,认一百个干娘,吃一口妈妈,死在路旁”(“吃妈妈”即吃奶)。 武训晚年在临清有一位干娘,现年七十多岁,青年守寡,生了个孩子,人们赶着叫“小豆沫”。 我们在武庄访问时,见过一位老太太,八十多岁了,他自己也不隐讳她和武训的关系,说豆沫吃过她的“妈妈”。在场的武金兴的妻子听了生气地说:“你干么说这个!”这位老太太说:“干么不能说,人家(指武训)不是凡人!”在她的心目中,武训不但成了名,而且成了神,她感觉她和武训有这类关系是光荣的。但此人却非武训的“干娘”,而是他的族弟妇,年轻时就守寡。

有人竟然想以这种理由推翻这个结果,认为调查不够严格、严肃

“当时调查这个事时,很多人都嘻嘻哈哈地当笑话说的,确实不确实呢?并没有调查到结实的材料。”(李绪基、孙永都记录整理:《赵国璧同志谈当年调查武训其人其事的一些情况》原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四期,引自《武训研究资料大全》第822页) “这些传说根本没有进行核实,纯是些流言蜚语,却拿来作了定案的根据,实在是冤枉。”(李绪基、孙永都:《应该恢复武训的真正形象》,《武训研究资料大全》809页)

那个被叫“小豆沫”的人,未必是武训的后代,可能是谣言。可是武训族弟妇亲口说,武训吃过她奶子,这也是流言蜚语吗?也是没有核实吗?

那我倒想请教了,什么样的证据才不算流言蜚语,算结实的材料?难道要给武训吃奶拍照录像不成?

武训这套把戏,难道是新鲜事?早就被识破了!

要给基督教禁欲主义涂上一层社会主义的色彩,是再容易不过了。基督教不是也激烈反对私有制,反对婚姻,反对国家吗?它不是提倡用行善和求乞、独身和禁欲、修道和礼拜来代替这一切吗?基督教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僧侣用来使贵族的怨愤神圣化的圣水罢了。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违背自己的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言词,屈尊拾取金苹果,不顾信义、仁爱和名誉去做羊毛、甜菜和烧酒的买卖。

有人说,那么你让武训怎么办?难道一个没文化的乞丐,能突然想出共产主义?

对于武训来说,他当然不可能自发的有什么共产主义觉悟。甚至连资本主义觉悟都不可能有。

所以当年批的武训时,并没有拿武训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这类人物做对比。

而是拿他同时期的同乡宋景诗来比。

有人说武训是受够了不识字的苦,实心实意为群众办教育

那我就奇怪了,你知道群众不识字,那么应该怎么办教育?应该办幼儿园、小学这种教识字的学校吧?用当时人的说法,这叫蒙学。

幼儿园、小学不办,你专办中学、大学,那么请问在当时能上这种学的人,是那些贫苦穷人的后代呢?还是有钱人的后代呢?

其中记忆得最清楚、讲说得最详细的,是堂邑县倪屯村的倪瞻云。他崇拜武训,称赞“义学”,可是他肯说老实话,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不说。他出身于地主家庭,现年八十一岁,在“崇贤义塾”读书达七年之久(一八九○年——一八九六年,即光绪十六年至光绪二十二年),并且是个秀才。这位记忆力很好、精神颇佳的老人,还笑迷迷地对我们说:“武训还做过我的媒人哪!”他告诉我们,“崇贤义塾”在头七年(一八八八年——一八九四年),根本没有蒙班,只有经班。而经班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好户”(地主),其余也是富农或商人,没有一个中农,更不要说贫雇农了。学生中,有一些是跟着老师来念书的秀才。读的是诗、书、易、礼、春秋、左传等书。能够做“满篇”八股文章的人,才有入学的资格。他那一班学生共有五十余人,因为年代太久,他只记得起三十四人。这三十四人当中,就有二十三人进了学(秀才),一人中了举。下面这份经班学生调查表,主要是根据倪瞻云的述说,加上其他一些人的意见列出来的。 根据要能做“满篇”八股文章的才能入学这一点看来,“崇贤义塾”的学生入学资格是很高的。因此,教师的资格也很高,须要进士、举人或拔贡才行。倪瞻云说:崔准、顾仲安、滕绣封等,都是当时极有名望的先生,他们不管到那儿去教书,身边总是跟着一批学生。所谓“数县学生数十百里负笈来学”(刘子舟:义学正武公传),正是跟着老师来的或者慕老师之名而来的程度很高的学生,其中许多已经是秀才。教师的情况,看下表便知: “崇贤义塾”在一八九五年,即在该塾经班开办之后第八年,亦即武训死的前一年,才设立蒙班,四年以后,即一八九八年以后,这种蒙班就废止了。武训及和他合作的地主们对于设立这种程度较低的蒙班是不感兴趣的。武训及其合作者杨树坊之所以在这四年内开办了蒙班,是因为柳林镇上的商人们表示不满,他们的子弟不能上学,武训和杨树坊才勉强办了个蒙班,敷衍他们一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200984/answer/178337552

通宝推:寒冷未必在冬天,青色水,阴霾信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5

    压缩 5 层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