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农村”包产到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了吗? -- wgg0504

共:💬86 🌺452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承包前的农村能消费什么工业品?

国有企业破产的原因很多,我不懂我也就不说了。我唯一不能理解的是,承包前后农村是自给自足的社会,很少使用工业产品,一直到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产品才慢慢多起来。所以农村工业品的市场从承包前的微不足道发展到现在的农村大规模使用工业产品,这种发展怎么会助长原来国有工业企业的大规模破产?

接下来我就说说我记忆里80年左右温州农村的工业品消费情况。

我们先分一下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在承包的时候,生产领域我们实现了初步机械化,就是生产队拥有了第一批拖拉机,抽水机和脱粒机这些小农机,其需求在承包前后没有多大变化。其他的农具也就如锄头,镰刀,扁担,簸箕,扇谷的风车,抽水的水车等等都是手工作坊的产品,和国有工业企业关系不大。化肥农药的话,承包前供应还不足,承包后供应足了才大面积使用,应该是对国有企业是利好。同样属于生产领域的兴修水利,我们都是靠锄头,铁锹,扁担手工完成的,连板车都不多。倒是现在挖掘机也在农村出现,一台挖掘机顶原来一个生产队。

在生活领域,我们就先说衣食住行。那时候的农村还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对工业依赖最大的是衣,但也仅仅限于原料。80年左右我们那里基本上没有用土布了,的确良,涤卡等等化工原料已经占主流,但是衣服都是自己请裁缝做的,当然现在衣服都是买的,所以工业化程度在承包后提高了。鞋子我们一直是买的。

食的话,那时候农民吃的几乎都是自己生产的,只有盐酱醋糖是买,不知道这方面会对国有企业的存亡有什么影响。和食相关的燃料一直是稻草,蜂窝煤偶而才用,一直到90年代中期才慢慢普及电饭锅和液化气。

住的方面,承包的时候我们的建材还几乎没有工业产品,石材本地山上采的,砖瓦自己用土烧的,木材是买的,墙灰是本村的蛎灰厂用贝壳烧的,沙子是江里面捞的,铺地用的是黄泥和蛎灰,唯一的工业品是窗玻璃和铁钉。倒是承包后,尤其80年代中期,农民造房越来越多,而且逐渐使用水泥和钢筋。所以承包后建材行业的国有企业在农村也慢慢有市场了。

行的方面,农村地区没有公共交通,铁路更加没有,出门基本靠双腿,最理想的是乘船,渡轮都是木头的,倒是发动机驱动的。但是轮渡意外的船都是小木船,温州典型的蚱蜢船和舢板,全木头的手工打造的,前者靠橹后者用浆。所以我们当时的行也和国有工业没什么关系。自行车也是非常稀罕的东西,大概二十户人家有一辆自行车吧。

再说说一些日常的用具。那时候温州大部分农村还没有通电,就算通电的地方家里也几乎没有电气,就几个电灯泡。大部分人家连收音机也没有,家家户户到是有个广播。没电的地方,照明靠煤油灯和蜡烛。家里的日常用品几乎都不是国有大工业的产品。很多木制品,篾制品和陶制品,金属制品就只有锅类,脸盆,饭盒,塑料制品几乎没有。

说实话,我实在看不出来,承包前的农村能给国有工业提供什么市场?

通宝推:笑看风雨,普鲁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