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略谈包产到户与庐山会议 -- 张新泉

共:💬255 🌺1256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封建社会就是包产到户,小农经济。现在扶贫还靠集体经济

吃饱饭穿好衣,实际上和四三方案的大化肥大化纤投产有关,和包产到户没啥关系(封建时代都是包产到户,产量然并卵,现代农业实际是工业-化肥农药良种),但是成绩都算后面的时代里了。

1、“四三方案”引进的十三套大型化肥生产设备和当时自建的十九座年产十万吨的化肥厂全部陆续建成投产后,使我国化肥的年产量增加了一千二百万吨,按农业部计算,化肥的施用量每增加一公斤,粮食产量可增加四至五公斤。单是这个期间自建和引进的化肥厂所生产的化肥,就使全国每年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五千万到六千万吨。从此,中国人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生活也开始了改善。

2、根据“四三方案”中引进的四套大型化纤生产设备建立的天津石油化纤厂、辽阳石油化纤总厂、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四川维尼伦厂(位于四川省长寿县)。四套化纤生产设备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化纤二十四万吨,虽然只相当于五百万担棉花的纺织量,但是由于化纤织品的耐磨程度是棉织品的几倍,所以为解决中国人的穿衣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到一九八一年,在这四套引进的化纤生产设备全部建成投产后不久,国家于一九八三年就开始取消了从一九五四年起开始实施的长达四十九年的发行布票,限量供应纺织品的制度,

3、袁隆平的良种也是在之前改良的,当时湖南省委书记华某为他提供了人力物力的支持,袁的工作挺费人力的。

现在扶贫大量靠集体经济,解决单干难以致富的问题,连小岗村也靠集体经济脱贫了。

--------------------

新华社合肥2019年2月25日电(记者姜刚)记者近日走访“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了解到,2018年,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20万元。得益于持续深化改革,这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1978年冬,小岗村18枚“红手印”搞起大包干,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一举解决温饱问题。然而,改革开放以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小岗村集体经济一直是村级经济发展“短板”。

“由于没有找准发展路子,原来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十多年前还有欠债。”大包干带头人之一、老村委会主任关友江告诉记者,“想为村民办点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唯改革才有出路!近年来,小岗村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土地股份合作试点、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有效盘活集体资产,拓宽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

记者了解到,小岗村成立“村企一体”企业——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小岗村、大包干等品牌开展经营活动。目前,该公司已控股3家企业,参股9家企业。

幸福田园发展公司、旅游投资管理公司、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过去的一年,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新合作组建8个股份合作实体,已带来约300万元收益。

在控股、参股企业利润分成,以及小岗品牌使用费、广告和旅游收入等发力下,2018年,小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上一年的820万元增加到1020万元。

改革红利正在释放。两年多前,小岗村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突破,并连续两年分红。“今年每个人分红520元,比去年多170元。”村民陈本道说,“村里发展好了,咱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