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温故而知新:到底啥样叫社会主义? -- 给我打钱87405

共:💬48 🌺12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温故而知新(3.3)到底啥样叫社会主义?

“总得交学费的”,这道理大伙都懂。可是真要说到“谁来交这个学费”,那就要起争执了,有人就会说,“这明明是你领导出了问题,凭啥我来掏学费?”所以说啊,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理想跟现实,差距是很大很大滴。群众犯的错误还少么?有多少是党中央给擦的屁股?但是咱们也不能简单粗暴地说群众没良心,功劳都算自己的,过错都是领导的。只能说,矛盾,那是消灭不了的,永远都 有矛盾,无休无止。

怎样把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需要探索并正确解决的大问题。1953年2月,党中央将1951年12月下发试行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作了个别修改,作为正式决议发给各中央局、分局并转各省、市委施行。这个决议要求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有领导、有重点地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土地入股为特点,其性质,一方面是在私有财产基础上,农民有土地私有权和其他生产手段的私有权,农民按入投的土地分配一定的收获量,并按入股的工具及牲畜取得合理的代价;另一方面是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又有部分社会主义因素,如实行计工取酬,按劳分红,并有某些公共的财产等。中央认为,“这种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形式又正是富有生命的有前途的形式。”

……毛泽东在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时指出,农村工作部的任务,是把四万万农民组织起来,在工业化帮助下,逐步走向集体化。这是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这个问题很复杂,在某种意义讲,比工业化更困难一些。

……

1953年春,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总体上健康的,但在华北、东北、华东等局部地区出现了急躁冒进现象,在农民群众中引起了思想混乱,并直接影响了备耕工作和春耕生产。3月8日,邓子恢将这些情况向中央作了汇报。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当天就发出《对各大区缩减农业增产和互助合作发展的五年计划数字的指示》,16日又发出《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17日发出《关于布置农村工作应照顾小农经济特点的指示》,19日发出《关于解决区乡工作中“五多”问题的指示》。在这些指示中,中央深刻分析了农村各项工作中产生急躁冒进、强迫命令的错误和屡纠屡犯的原因,指出不顾小农经济的私有性、分散性这些本质特点,强求经营条件的整齐划一,未经群众自己亲身的体察和经验就急于推广生产改革,必为群众所难接受,带来损失并引起农民的怨恨,将好事变成坏事。因此,各地在向农村布置和进行工作,领导农业生产的时候,要时刻记住并照顾到小农经济的特点,不可自上而下地强求一致完成;即使在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普遍发达的农村,也要考虑到目前这些组织还是建立在私有财产基础之上的,对一些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耕作方法,应深入农民中总结与提高一步,并逐渐推广,不能命令群众一下子执行。中央强调,切不可将行之于集体农庄及生产合作社的办法,机械地用之于个体农民;这一个原则如不掌握好,则所有的好事都会变成坏事。

为了更有效地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偏差,需要对中央的决议和方针政策作公开的正确 的解释。为此,《人民日报》于3月26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同时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篇社论经毛泽东审阅修改,把中央指示的精神概括为必须首先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各级领导机关要“切实将生产任务当作当前农村中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反对工作上的平均主义和分散主义”;第二,要“从小农经济的生产现状出发改进对农业生产运动的领导方法,使之符合于现在农村经济的现实状况,反对工作上的主观主义和命令主义”。4月1日,中共中央将上述两个条件和《人民日报》社论汇编成《当前农村工作指南》一书。毛泽东在为该书写的按语中指出,这三个文件“揭示了党在当前阶段指导农村工作时所必须掌握的理论认识和重要政策原则,以及群众路线工作方法”,要求一切从事农村工作的人员“来一次认真的学习”,将思想水平在整体规模上提高一步。这对于纠正当时农业互助合作工作中的急躁冒进倾向,又防止放任自流现象,起了重要作用。

以上这段只说一句:“早发现,早治疗,对大家都 有好处”这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吧,总有那么一些人,遮着掩着,还有另一些人,稍微跟预想的不一样,就惊惶失措。也不能说这是蠢笨,只能说,永远都 有这些事。要办成一件事,难呐。所以 说,不横下一条心,终究是一事无成的。然后,还得加一个必要条件:一位英明的掌舵人。

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后,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并由此带来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全国粮食严重紧缺。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的产需矛盾、供求矛盾就很尖锐。1953年我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83.7%,工业总产值增长30%。这样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1953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7826万,比1952年增加663万人,增长9.3%,居民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15%,其中最重要的消费品是粮食。一方面,工业、外贸、城市消费用粮数量大增;另一方面,为工业所需的经济作物和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相应减少;当地农民也需要消费商品粮,使国家在农村的粮食返销量大增,比1952年增加1.3倍。此外,经过几年的经济恢复,一般农民的粮食消费量也增加了,不仅要求吃饱,还望家有余粮。这些情况,导致粮食供求紧张的矛盾更为加剧。

在制定1953年年年度计划时,中央考虑到我国的粮食需求量将比1952年有较大增长,为与工业发展速度相匹配,农业总产值计划比1952增长6.4%,其中粮食产量计划增长7.2%。但由于农业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增产计划未能实现。1953年粮食产量仅比上年增长1.8%。据粮食部报告,在1952年7月1日至1953年6月30日的粮食年度里,国家共收入粮食547亿斤,支出587亿斤,收支相抵,赤字40亿斤。1953年一些地区小麦受灾,预计减产70亿斤,形势相当严峻。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需要的粮食,除了公粮(农业税)有保证以外,其余都要从粮食市场上购买,而粮食的供求关系是由市场调节的。供方是非常 分散的上亿农户,购方是国营公司,还有供销合作社和私人粮商。国家通过制定牌价在粮食市场上控制和保持粮价的稳定。可是,1953年粮食市场的需求明显大于供给,一方面 粮价看涨,农民普通有惜售心理,国家无法按合理价格大量收购到粮食,以平抑粮价;另一方面,粮食市价高于牌价较多(在主要产粮区高出牌价30%-50%),私营粮商见有利可图,大肆抢购、囤积,有些地区的稻谷几乎全部被 私商买走。部分城市居民见粮食供应紧张,价格看涨,也参与抢购增加储存。这些因素汇集起来,致使1953年夏收后国营公司的粮食销售量远远高于收购量。尽管国家动用了大量库存,仍然供不应求。

……

“咦,这块你是不是漏打了什么内容?”估计会有河友发出疑问。是这样的,我故意的,我故意“漏打”了最后是怎么来决定粮食供不应求问题的。我就等着某些河友发问:“既然如此,干嘛不去国外买粮呢?”哈哈,有时候,我也是很坏的一个人。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三大改造任务之一。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手工业历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手工业的行业和品种很多,如陶瓷器、度量衡器具、小五金、竹木漆器、农具、制糖、酿酒、面粉、毛皮、针织、刺绣、文具、民族乐器、雕刻等,几乎包括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广大农村,农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大部分是由手工业生产的,约占所需量的60%-80%左右,而由大机器生产的只是少部分。我国手工业技术源远流长,不少产品不仅驰名国内,而且在国外也很有市场。在工业化建设初期,轻工业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生产日益增长的需要,手工业的重要性尤其明显。据国家统计局1952年的初步统计,全国城乡手工业工人和手工业独立劳动者达1930余万人,手工业产值由1949年的32.37亿元增加到73.1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0.6%。

手工业是地方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支援农业生产,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弥补大工业产品的不足以及特种工艺品出口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是,就其生产方式及发展现状而言,它又是分散的,生产条件十分落后,不能使用新的技术。如果不通过经济改组,将古老的生产方式改造为近现代生产方式,我国的手工业将在生产和销售上遇到许多困难。个体手工业作为小商品经济,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很弱,基础是不稳固的。如果听其自然地发展,会走少数人发财、大多数人破产失业的道路。因此,改造个体手工业的任务,就 是逐步引导手工业劳动者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

……1950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工作者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刘少奇、朱德到会讲话。刘少奇强调,手工业合作应从生产中最困难的代销环节入手,主要是供给原料,推销成品,“尽量不采取开设工厂的方式”。朱德也强调先不要急于改变所有形式。会议明确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目的是,联合起来,凑集股金,建立自己的供销机构,去推销自己的产品,购买原料和其他生产资料,避免商人的中间剥削,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1951年和1952年,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先后两次召开全国手工业生产工作会议,初步确定了组织手工业合作社的方针、步骤和方法。经过重点试办,截至1953年底,全国组织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4806个,社员达30万人,并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

……

由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尤其是对主要农产品和某些工业品实行统购统销、统购包销,手工业的原料供应遇到了困难,个体手工业者困难尤大。对于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发展,陈云主张要加以管理和控制,同私营工业的生产统筹安排;要防止产量超过需要,并注意原料是否有保证;要防止新的手工业基础排挤老的基地,组织起来的工人排挤未组织起来的工人。为此,陈云强调:“手工业合作化宁可慢一点,使天下不乱。如果搞得太快了,就会出毛病。”

……

根据中央的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对手工业工作的领导,经常地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地予以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并相应地建立和健全手工业管理机构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调配与充实各级手工业部门的干部,特别是领导骨干,对手工业的经营管理普遍地进行了一次整顿。……整个来说,这一时期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是积极的,也是稳步、健康的。同时,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在供产销方面不平衡;社与社会之间、新社与老社之间、组织起来与未组织起来的个体手工业之间的不协调现象;手工业部门与农村手工副业、轻工业等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不相衔接,未能对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等问题做好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社与社会之间、新社与老社之间、组织起来与未组织起来的个体手工业之间的不协调现象”这几个字实在是过于轻描淡写了,人这种生物,那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滴,你说是公正与平等兼顾的,他却说“那为啥 我兜里的钱比他少呢?我就是个百姓,他却是个官呢?”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翼。根据中央确定的方针,就是要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步骤地把一切对国计民生有利而又为国家所需要的资本主义企业,基本上改造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并使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向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然后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地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

1953年以前,以加工订货、统购包销为主的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在私营工业中已有较大发展。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后,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国家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相继实行统购统销之后,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私营轻纺工业,在原料供应和销售市场两头都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限制,资本家的生产经营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由于在私营工业的总产值中,轻纺工业的产值约占2/3,私营工业从产值上看,已大部分被 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从组织形式上看,私营工业中占主要地位的仍是加工订货,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很少。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要求,国民经济中的计划管理日益加强,这就需要将对私营工业的改造工作向前推进一步,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1954年1月,中财委召开会议,讨论扩展公私合营工业的计划问题。会议认为:对私营工业实行加工订货,主要是国家和资本家在企业外部的合作,企业基本上仍由资本家管理,劳资矛盾、公私矛盾及由此引起的其他矛盾,难以获得有效的处理。公私合营是社会主义成分同资本主义成分在企业内部的合作,生产关系发生重要变化,企业由私有变为公私共有,公方和工人群众结合在一起掌握企业的领导,资本家不再处于支配地位。这样,劳资矛盾、公私矛盾能够朝着有利于公方和劳方的方向 解决,有利于改进生产,纳入国家计划。因此,需要有步骤地将私营企业改造为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公私合营企业。会议确定:1954年是有计划地扩展公私合营工业的第一年,应以“巩固阵地,重点扩展,做出榜样,加强准备”为工作方针……

扩展公私合营工业的工作,一般是有选择地从规模较大的企业入手,一户一户进行。企业的户数虽不多,但大部分是规模较大、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企业的所有者多 是较大的资本家,有些人是有政治影响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这些较大型的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后,剩下十几万户基本上是生产落后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机器简陋,工序不全,加 上原有经济内部的联系被 打乱,生产上处境更加困难。而国家又不可能 分散力量向这么多中小企业投入资金和干部。这样,扩展公私合营的工作就遇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1954年12月至1955年1月,国务院第八(对私改造)办公室与地方工业部联合召开第二次全国扩展公私合营计划会议。会议一开始,各地代表纷纷反映中小私营工厂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况。加上国营经济部门在加工订货任务的分配上,只管国营、公私合营,不顾私营,更加深了困难的程度。如果不解决私营工业的生产安排问题,扩展公私合营也难以进行。针对这个情况,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1954年12月31日,陈云在国务院召开的关于私营工商业问题座谈会上提出调整私营工业生产的方针,即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在保证社会主义成分不断稳步增长的条件下,对国营、合作社营、公私合营、私营工业实行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的方针,进行合理安排,把四种工业都 纳入国家计划轨道。陈云指出,我们 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国家,对各种经济成分要统筹安排。只管国营不管其他,是会出毛病的。解决私营工业生产困难,必须正确处理公私之间的矛盾,凡国营能让出一部分原料和生产任务给私营的就让出一部分。这就会减少国营上缴利润,但维持私营生产,可以少出救济费,对财政是一样。对私营工业要大体上一视同仁,因为所有 私营工业迟早都 要变成国家的,私营工业的工人与国营工业的工人一样,都是中国的工人,不能另眼看待。

……

新中国成立之初,私营商业经营比重占有很大份额。1950年私营商业在批发方面占71.6%,在零售方面高达85.3%,均占绝对多数。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为了掌握主要货源,稳定市场,已开始着手以国营批发商代替私营大批发商的工作。截至1952年,私营商业经营比重在社会商品批发总额中降至36.3%。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着重加强对私营大批发商的改造。一是扩大加工定货和收购、包销,把私营工业的产品更多地掌握在国营批发机构手中。二是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使这些大宗交易脱离私商。三是实行粮、棉、油的统购统销,在主要农产品的批发环节排除私商经营。1954年,国家逐步扩大了对农副产品的统购、派购范围,并逐步对有关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所必需的重要原材料,以及人民生活和出口需要的重要农产品实行派购或统一收购。重要工业原料如煤、铁、钢材、铜、硫酸、烧碱、橡胶等完全由国营商业控制,实行计划供应。同时规定私商不得自营一般商品的进口业务。这样,与此相关的一大批私营大批发商被国营商业所代替。

私营大批发商被代替后,余下的多数是经营次要商品的较小批发商。旧的自由市场的活动范围大大缩小……1954年春夏,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中,有着十余万从业人员的私营批发商因为得不到货源而没有买 卖可做。集镇的私商,因为 主要农产品和农业副产品由国家扩大收购,营业额日益缩小。在城市中,粮食和食油的计划供应,减少了私商的销货量……城乡交流方面,由于农村正在宣传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私商难于下乡,合作社对一般土产一时又无法全部经营,致使某些农副产品的流通出现阻塞现象……

根据中央的指示,从1954年下半年起,各地按照不同情况,对私营批发商采取了“留、转、包”等不同的改造步骤。留,即凡为国营商业所需要者,可以为国营商业代理批发业务;转,即凡有条件转业者,辅导其转业;包,是指对无法继续经营者,其职工和资方代理人可经过训练,由国营商业录用。经上述改造,余下的批发商户数虽然不少,但都是一些经营零星商品的小户。

……

从市场关系的变化来看,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1954年超额完成了粮食、油料的统购任务,加强了其他农产品的收购,扩大了工业品的加工订货,国家掌握了主要工农业产品的货源。加上粮食、油脂、布匹统销的措施,在许多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稳定了市场,基本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的需要,特别是保证了城市、工矿区供应和出口的需要,支援了国家的工业化,在财经战线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是我国市场关系变化的主要方面。

从另一方面 看,由于 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前进太快,挤掉了大量私商。 在城市,不论批发和零售,私营商业日益萧条,赔累户数占总户数的50%-60%,以至不少私商维于维持生活。农村的形势更紧张,不少地方为了“割断城乡资本主义的联系”,对非统购的农副产品也禁止私商贩运,农民搞副业生产或运销自己的产品被 看成“自发势力”。农村私商多数无法经营,农民要的某些必需品不容易买到,合作社收购农产品的计划也很难完成。对此,农民反映说,“合作社忙死,农民等死,私商闲死”……

针对上述情况,1955年4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领导、改造私营商业、改进农村购销工作的指示》……

搬运工作到此告一段落。接下来,自然就是“请听下回分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