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何人守土和中国特色 -- 审度

共:💬9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讨论】何人守土和中国特色

我不担心人口问题。我担心土地问题。

我一直反对城市化,大城市化,特大城市化。我希望能恢复乡镇县域经济,尽量县县有工业。设想一下,大多数人集中在大城市,消费型的大城市,不事生产,干吗?吃效区工业,吃农村的血。各种垃圾GDP,看着繁华,实际上自残。然后大量的工业品生产出来,卖给谁?不要太乐观。

一个国家,城市是节点,各乡镇村落就是毛细血管,是生产元,是神经末梢。如果各村落死了,国家就可以说是四肢残废。如果再继续以前的策略搞消费型的,以房地产为核心,以教医为威胁的大城市,必然导致工业萎缩,农业萎缩。谁都不傻。至于资本下乡,则是一条死路。

之前讨论城市问题时,我提出农民自古以来守土有责,农村死了?谁来守土?这是我一直担心的事。城里人下乡看风景,青山绿水;我回乡看风景,一片死寂残败。房子是新的,只不过人都是老的。公路是漂亮的水泥路,水路则是失修的小沟渠。

我出屋前,本来有挺多了想法。出屋后想想何必呢,有些事有些理别人不是,起码不一般是没听过,只是人家可能“憎恨的不是特权,憎恨的是特权的不是自己”。所以不想说什么的。在昆仑策上看了篇相对网络快餐而言算是长文的文章,彭水周:回乡实录,文章平平淡淡的记述了作者回乡的一些人和要。作者倒是没表露什么情绪,倒是勾起了我的愁绪。我其实是回不了家乡的了,田地户口什么都没有了,可以说除了祖坟,甚至可以说除了爷爷奶奶和父亲的坟,其实什么都没有了。每次回来去,静悄悄的,走在巷道,空荡荡的,几层的新楼,孤伶伶的住着一个或两个老人,偶尔有一两个孩子-他们说全村就十来个孩子在镇上读小学。充满活力的家乡,就变成了光鲜而充满落寞的样子。田地是还有些人耕的,还些四五十岁从城镇打工回流的,还有些6,7,80岁不干活就会死的老人,种些自己吃。

中国能不能走出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特色的路?能不能不起帝王地主的老路,也不走资本主义的邪路?从实践上来看,从解放到现在,是可以的。只是中国现在要在资本主义绝对的优势压制之下,想要走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怕是一定时间内不可能的。能不能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