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越人语 -- 商略

共:💬218 🌺7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越人语 | “着!”

“着!”

旧小说中,高手一箭射出,一刀砍出,或者一拳打出,会喝上一声:“着!”就连观音菩萨去收服红孩儿,拿个“金箍儿”扔过去,也要喝声“着”。

这个“着”字就是“中”,射中了砍中了打中了,一般是对手已无法招架,击中他已十拿九稳,才会叫出声来。喝了一声“着”却又打不着,是挺丢脸的事,原因自然是对手比较滑溜。

我们在某种情况下说到“着”字,意思稍有变化,就是“获得了什么东西”,“得到了什么好处”,“着”字读音要重。

比如程瞻庐在小说《唐祝文周四杰传》中引用的俗语说:“走得着,谢双脚。”——显然这一走,得到不少好处,或者看到了西洋镜,所以才要谢谢自己的双脚。

又如张爱玲《十八春》中说:“我们眼看着他发起来的!你姊姊运气真好,这个人真给她嫁着了!咳,真是‘命好不用吃斋’!”——嫁着了,吃穿不愁,或者渐渐发达。

小时候去亲戚家拜年,会得到一些回货(零食),大人见了,就开玩笑说:“去着哉!去着哉!”意思是去得很有收获。同样,上山拔笋找到笋多的地方,或小秋收遇到很多的野果子、草药,有时也会开心地说:“来着哉!”其中含有侥幸之意,若在白话小说里,就要叫一声:“惭愧!”

还有一句话意思也差不多,叫做“来东哉”。

“东”字是音,不知道怎么写,表示存在,意思与语助词“着”差不多。比如“坐东”,就是“坐着”的意思,可以是祈使语气,让人坐下,也可以只表示状态,坐在那儿。

“来东哉”三个字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陈述,比如某人已经来了。另一种感情强烈,那是得到了某种东西或某个机会,几乎让人觉得从此无忧,比如捉鱼时大鱼几乎到手或者已经到手,就可以用“来东哉”表示庆幸。它比“来着哉”、“去着哉”更高兴。它们的读音听起来就不一样,“来着哉”是开放的,灿烂的,“来东哉”是捂着的,偷着乐的。

另外,“来着哉”的“来”字轻读,“着”字重读,施动者是得到好处的人;“来东哉”的“来”字读音重而长,“东”字音短,它是一种状态,听起来施动者是“好处”本身。

与“着”相反,当然是“不着”了。有一个“不着”,叫“犯不着”,意思是“不上算”或“没必要”,是一句通用语,南人北人都懂。

还有一种“不着”,是要咬牙切齿说的,那就是“做其不着”四个字。

因为它的意思相当于梁山好汉晁盖口中的“一不做,二不休”。这句话是张光晟说出来的。张光晟是唐朝叛将朱泚的部下,后来投降了,结果还是被唐德宗处死。他临死说:“传语后人,第一莫做,第二莫休。”(唐·赵元一《奉天录》)

张光晟这样说,是后悔两件事:第一莫做,不该参与叛乱,第二莫休,既然参与了叛乱,就不该停止叛乱而投降了。到了晁盖这里,变成血淋淋的赌性,豁出去了。

做其不着的意思,也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舍得孩子打得狼,豁出去了。

既然是“豁出去了”,当然需要有东西豁出,且面临危险的后果,所以“做其不着”说的也是一种赌博心态。

做其不着,也说“做伊不着”,“其(伊)”可以用那个准备豁出去的东西来替代。有一个鬼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女人被她亡父的鬼魂“上了身”,她丈夫要将她看起来,不让她出去,她却不肯呆在家里。于是,她在前面跑,她丈夫在后面追。她也不好好的在路上跑,而是在山崖石坎上乱逃,一失足就可能成千古恨。她丈夫更加害怕,追得更紧。她一边跑,附在她身上的鬼魂一边唠叨:“我做一个女儿不着!我做一个女儿不着!”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他舍出女儿的命,也不让女婿追上。

“做其不着”的“其”字,也可以是抽象的,并不指代什么事物,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下了大决心。

见多识广的月林曾经告诉我说:猎人背枪上山,子弹打不中野兽,一怒之下,就“做其不着”,敲下自己的牙齿当子弹,必能打中一只野兽。他的解释大概是这样的:他连牙齿都敲下来了,血诚之心定能引得上天垂怜。

我问道:“要是还打不着呢?”

月林说:“打不着这颗牙齿就一直绕着地球转,直到打着什么。”

说得我心里害怕,万一某日不小心误入牙齿飞行的轨道,被当成野兽打了。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