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孩子教育 -- 宝特勤

共:💬71 🌺57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补充

上次聊家庭教育时,只粗列了几条,并没有展开谈,下面就结合实例来补充一些,挂一漏万,只是个人感受。

大家都有共识吧,“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应该是学习和教育的关键。

不过我觉得,如果从人生的角度作为出发点的话,那么每个家庭对孩儿的培养,还是应该会有一些共同的着眼点的,这是自己想探讨的一方面。

另一个方面也想对一些具体的情况,做些有针对性的讨论,强调的是特性,例子则多来之亲友。

我觉得有两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大家都能感觉到,但是也可能也容易会忽视:

第一个是每个人感受别人的方式,还有给别人产生的主要的感觉,往往是在成人前就基本成型了,这一般都是家庭在教育孩子时打下的烙印。第二个就是每个人遇到事情的基本态度,和处理事情的基本方法,往往也是在成年前就形成了习惯,也应该是家教的基本功能。先天不足的话,后天就容易失调。

我认为,在现代社会里,培养孩子首先要关注:一是“阳光”,二是“自信”。

“阳光”是胸怀宽广,总是会正面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那怕是自己不熟悉的或者不喜欢的。

“自信”是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地直面和解决问题,那怕是自己感觉到艰难的的和希望躲避的。

下面写得可能会是有些老王买瓜,自卖自夸了。但是我们这个一家三代人,不管是老的,中的,还是少的,都确确实实地被朋友们用“阳光”和“自信”这两个词来形容过。

这决不是自然地形成的,而是家族的传统,是长辈身教的结果。

比如我父母一生坎坷,父亲一辈子都不得志,母亲一辈子身负重担。可是这些情况,在我们的记忆里却痕迹很浅,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愿让我们的童年为此而蒙上阴影。一直到我们成人后,才把那些苦涩同我们交流。

拿我来说,出国前夕,孩子的小学被改为了体校,临近毕业时变成一个普通班和剩下十二个学生,其他的同学都找门路转学了。我在海外,边求学,边打工还债。女儿在国内母女为命。但是我们两代人之间的通信内容,都是在谈目标和希望,全是相互鼓气。我既理解孩子的困境,也让她看到光明,用自己在海外的拼搏,鼓励她相信和依靠自己。我告诉她:“同学少了,也许老师可以教得更多更好呢”。在指导她自修,注意预习和复习,学习归纳和总结的同时时,也提醒她凡事多求教,与同学们互通有无。我们并互相约定,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要庆贺胜利。在她考进市级重点后,班主任后来给我写信,还感谢过我的帮助,说那个班还有好几个考上其它重点的,而那些转校的家长却是有后悔的,她也赞扬了我女儿的示范作用。我女儿出国后,也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平易近人的医生的。

现在的海外第三代,条件虽然改变了,也可以说是优越了,但是我们的家风并没有变。老大性格内向,接受能力也慢一些。开始时,在小学的班级里被一个母亲是高级管理人的白人女孩子,纠集其他同学排挤过,有些自卑。我们就激励她,帮助她笨鸟先飞,让她选择学习那种在乐团里担任独奏的乐器,和参加男女混合的足球队,还发挥她自己坐得住和能专心的特长,慢慢地在班级里不断攀升。后来她考入了公立小学的“精英班”和公立的精英中学,也改变了性格,思维上也敏锐了。

老二则是站在姐姐的肩膀上成长的,她很小就自觉地旁观和超前学习,以至在自己的班级里找不到对手,上课就是静静地看自己的东西,而且老师也习以为常了。但是我们发现她好胜有余,过于追求完美了,有时容易发急。就选择在她失利的时候,抓住机会来帮助她体验挫折和吸取教训。例如在一次她愿意为大家服务,但却落选班长后,我们提醒她去自我反省和不要气馁。发现她班里有一个有些智障和自闭的同学后,就建议她主动去关怀那个被大家都冷待的人,做一个保护者和帮助者。后来不但那个同学的家长把她当做家人,而自己在班级里也建立了威信,被选为年级的校代表。她有主见和大志,我们就尊重她对自己的挑战。她不想走姐姐的老路,冒险报考了全市竞争最激烈的那个小学的“精英班”,也如愿以偿了。我们原来是想让孩子在公立学校的环境下成长的,没有申请私立学校(不是学费问题,而是怕成长中的那些负影响),但是后来也同意她去考私立中学名校的全额奖学金了,因为觉得在自食其力的情况下,她能够抵御虚荣和攀比。

这一代很可能一辈子就在西方世界里立命安身了,在不忘本和不弃根的基础上,我们希望她们能融合中西文化,扬长避短,走出自己的路,活得有滋味和有价值。

最后说说,活得“舒服”确实会与经济条件有关;活得“快乐”则与更与心态相连。那些能自己不断地寻求和发现乐趣的人,不单是自己可以享受,往往也比较容易相处的,也会给旁人带来快乐。他们何时何地,都会是如鱼得水的,既能锦上添花,也能逢凶化吉。

当我老了后,再看看自己和看看人家,发现大多数人其实好像都还是殊途同归的。不同地位的不同职业的,都是可以活得挺满意的,心理上也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凡是努力向上过的,知足常乐过的,不管经历了什么,一般都不怨不悔。

相反,也有那些一辈子都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在旁人眼里,他们却往往是幸运的,是应该知足的)。这样的人,也多是对别人苛求,对事情挑剔的,当然他们也就容易离群索居,寡然不欢了。

通宝推:桥上,审度,领班军机,didae,rentg,唐家山,薄荷糖家族,宝特勤,大眼,月之回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