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河殇一代的挽歌 -- 陈王奋起

共:💬511 🌺4107 🌵16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明背后的混淆 -- 有补充

一、文明

文明的判定通常是两个标准:

一个指代文明——「社会形态/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对应大规模聚落、礼仪建筑和工具的普遍应用

一个指代文化——「表意/象征体系的出现」

对应装饰和绘画、契刻和图画记事、语言文字

加在一起才是文明,通常是考古学者提出来的,所以下文约定为考古学本体。但是在其他的文明理论那里就不重要了。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即可。不过后者往往是以前者为基础,实际并无区别,只是可以不包含文字。而且,如果采用轴心时代、心灵秩序这样的说法,那么有文字也证明了不了什么,只有发展出人的秩序才算是文明。

二、五千年

五千年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自先秦以来的自我理解,这种问题不大。一种是现代以来的文明理论,这个争议很多。主要问题在于文字的出现。但是通常的理解不是这样,而是中国地区的文明是否有沿革传承、时间达五千年。这种几乎没有任何异议。然而总是会有人去混淆这三者,不管有意无意。

或者说,这实际上是用自我理解(观念史本体)、表意体系(考古学本体),去判断一个文明自身的历史发展(历史学本体)。属于典型的混淆概念。何况若以自我理解为基础,则完全不需要文字。只要可以追溯到那个年代即可。

这些本体当然是互相联系的,但却不能作为等价物。就像之前说夏朝。

这里的问题是,经常把中华文明限定在史书中的夏朝,掉进寻找明确主体的游戏里。或者将表意体系等同于成熟的文字体系,掉进寻找过渡形态的游戏里。两者往往还是一回事,比如夏朝要由明确的文字记载来证明当时有「夏」这一自我意识。成功地把文明的证明变成了特定史实的证明……

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以(生物)人类学本体为基础,大家都是多源的毫无疑问。如果以自我理解为基础,中华是礼仪共同体,存在多个地缘上的政治单元(领土国家/部族),那么也是多源的毫无疑问。

这里的问题是,这种的文明概念实际上是线性史观,沿袭历史的是一个颠扑不变的本体。或者说,这就是历史创生论:「将历史构想为一个有意义的、沿着一条单向时间路线前进的过程……即从秩序的神性宇宙起源到作者所在的当下」。典型思路是「文化扩散」,各种外来说的基础。主要形式也是混淆本体,比如将考古学本体混淆为观念史本体。考古上某些技术或者文化,是由一个更早的文明扩散而来的。所以这个文明的本质是外来的。

有两个简单的例子,榫卯、操练。前者国外更早,后者国内更早(古希腊也有,据说失传),两者都有传播的路线和可能。但是人们往往认为前者是外来,后者是独立。从形态上说,原始的榫卯只不过是一个孔,会制造工具就能学会(比如有孔石斧),很难说不能独立发明。然而操练这种复杂技术「欧洲人发明了,或者说重新发明了军事操练术」。

实际上两者都是没有定论的(不知道有没有新证据),这里评判的是这种意识——「人们发现根本没有可为新建构提供机会的历史资料,于是不得不通过猜测式幻想来制造,以便达成特定目的」。

中国的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们缺乏的就是这种意识。不是说没有,只是一般被称为神棍而已。

三、不公开

其实「资料」不是不公开,而是不足以支撑起建构。

这里的关键是没有明确的证据,只有材料的可能性。

推导出具体的发展序列是需要有充分证明的,这就和为什么夏始终得不到承认一样,当时的表意体系也限定了很难有结果。即便证明了什么,也不一定是我们想的那种,就像上文指出的不同本体。

以下胡诌

四、自我理解

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天下」、「百姓」和「蛮夷」。

「天下」是指承载人类社会的疆域,背后的意识是将自身理解为唯一文明。所以只要地域有所沿袭,符合天下的自我指称即可。「百姓」是文化共同体,所以是哪来的并不重要,只要最后是共同的礼乐文化即可。「蛮夷」是地域-文化概念,是政治秩序的边缘地带,但是通过成为百姓,原来的身份会变得无关紧要。并且在近古发展为纯粹的文化概念——没有文化就是夷。

这就导致,现代文明理论背后的本体,不管是民族、地域还是文化,都可能最终都属于原本自我理解的一部分,进而五千年得以成立。

借用沃格林的说法:

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根据推断的年代,安阳时代与阿马纳时代同时。那时,中国周边并没有一片由具有相当文明程度的社会构成的区域,也没有迹象表明中国与印度或近东有任何接触。中国从不曾是诸多社会之中的一个;从一开始,对中国社会的成员们来说,尽其所知,中国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因此,中国人关于秩序的意识所具有的结构与近东有着深刻差异,因为由社会数量的多元性所提供的经验土壤,在中国并不存在。如果说,有关一个天下及其组织的观念终究还是在中国发展出来了,那么,它并非来自中国与其他社会的文化接触,亦非产生于组织多元文明帝国的过程,而是内生的。从有关中国与人类的同一性的不间断意识那里,中国的普世主义获得其独有特征。在分析“中国的历史编纂”时,这个特征必须首先得到考虑。这是因为,严格说来,并不存在“中国的历史编纂”这个东西。在西方视角下被称为中国“传统历史”的东西,从中国的视角来看,是文明人类的历史,而中国社会是文明人类的唯一承载者。在这方面,中国的传统历史堪比以色列对世界历史的那种建构。根据该建构,普遍意义上的人在神之下的此世生存重负,是由身为被选民族的以色列,作为代表来承载的。然而,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神的这一选择使以色列与处在宇宙论形式中的周边各文明相分离,而中国的普世主义则是从作为母体的中国的宇宙论秩序本身发展出来的,它从不曾与该母体完全分离。——《天下时代》

五、简化

以上说的很复杂,但其实只是认识本体的问题,也就是“文明标准”的问题。

认识本体,简单的说就是理解和定义。一般而言,学科内部的分支也会有不同的定义和预设。当我们讨论同一个名词的时候,实际上意思是完全不同的。这应该是学者的常识,但总有人利用这点搞混淆。

就像之前枇杷膏的争议

实际上讨论的是作为体系认证的药物、作为具有药效的产品,作为品牌的药品、作为中国医学的产品等等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搅在一起。

四者都是药物,但是标准是不同的。于是没有FDA认证,枇杷膏就不是药物了。然而特定品牌是有NDC注册号的。那么相同成分,其他品牌的枇杷膏到底有没有药效呢?

不是想要讨论中医,只是凡是涉及中国的东西,都会遭遇这样的“标准”问题……

通宝推:四十千,审度,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本来想说偷换概念 -- 补充帖

看上去这像是在偷换概念,但这其实不是在偷换,而是在钦定唯一的理解。指向的具体史实没有变化,改变的只是解释。

这是认识论立场的问题。故而名曰“认识本体”。因为认识和本体实际上是一回事。认识是从认识本体出发的,而不是具体史实出发的——先有了定义,再去找符合的史实。所以这不是简单的偷换概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