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春秋时代的衣食住行 -- 桥上

共:💬149 🌺115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编塑春秋——春秋时我们先人都有什么常用物件-上

无论陶器的塑形还是编织物的成形,都有赖于一双双巧手,这一双双巧手大概是我们先人最早掌握的改造自然的工具。

————————————————————

陶器在我国源远流长,大约两万年前就已出现。

下面是早期陶器的起源与发展,图片出自陈宥成-曲彤丽《中国早期陶器的起源及相关问题》《考古》2017(06):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辽宁-朝阳-德辅博物馆收藏的熊陶尊,科研机构从熊陶尊内壁的沉积物中检测出了水果酒元素(资料图片),图片出自刘勇《5000年前的红山人酿出水果酒》《光明日报》2018-11-1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山东大学方辉教授:美国学者范黛华教授研究了世界各地的制陶者,认为山东龙山时期制陶者的技术是世界上最领先的,得益于其高度的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商周陶器则可能是家庭式的生产。(王迪-付仲杨《“手工业考古•丰镐论坛—以商周制陶业为中心”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上面那位教授提到的世界上最领先的制陶技术,其标志性产品就是“蛋壳”黑陶,至今也没人能达到他们的工艺水平。但据说刘敦愿先生曾指出,这种“蛋壳”黑陶“由于制作过于薄巧而易碎,违反了陶土的性能”,于是终致失传。而陶瓷的发展则转向了新的领域——瓷器。

下面是龙山文化“蛋壳”黑陶和龙山文化黑陶“罍”,图片出自李闻雷-魏春霞《说说黑陶的黑》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07),p 040、04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到春秋时期,虽然“蛋壳”黑陶的烧制方法已经失传,但一般的陶器的烧制却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既有高等级的制品,在大规模高度专门化的作坊中烧制,甚至会长途贩运,好比所谓原始青瓷(这是陶瓷技艺中与“蛋壳”黑陶不同的发展方向)。但也有日常用品,在各城邑分散制造。这东西家家都得有,又容易破碎,经常要补充,又不易运输,只好在当地烧制了。

虽说是分散制造,但仍然是专业的烧制,而不是每家每户各自烧制。在发现的多处制陶作坊遗存中,规模都远非一家一户可比,生产的也都是日常用具,还有分工的迹象,即可证明这些作坊中的工作者是专门从事制陶的。

下面是襄阳-王家巷遗址-春秋制陶作坊陶窑遗迹(左)和灰坑中的陶片(右),图片出自姚练-刘江生-符德明-李刚-王先福-杨力《襄阳王家巷遗址春秋制陶作坊遗存发掘简报》 江汉考古2020(04),p 028: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曲阜鲁国故城遗迹分布图,标有“陶”字的就是两处制陶作坊,其中一处紧挨上面边框偏右,另一处在左侧边上稍偏上,应该是分工制作不同的陶器。图片出自《曲阜鲁国故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原始青瓷鼎的图片,出自搜狗百科《原始青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西周原始青瓷罍,图片出自龙霄飞《发现中国古陶瓷之美》收藏家2020(09):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陶器是考古中出土最多的器物,尽管其实出土最多的是碎片,但这碎片毕竟代表了最日常的生活。

下面是金沙遗址堆积的碎陶片,图片出自《我们带着极度的震撼走出了博物馆,细细品味着远古信息--------。木片上的花纹美丽异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于碎陶片出土的量最大,往往能拼缀出各种陶器,而这些陶器的类型变化和组合就是考古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对象。而在我看来,这个组合中最重要的是所谓炊器。据许宏先生:

一般认为嵩山南北这两个区域(或称汝颍区、郑洛区)人群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做饭的炊器。即山北的王湾类型以深腹罐为主同时有鬲,而山南的煤山类型则以鼎为主。中国远古文化以鼎鬲文化著称,大体上看,用鼎(三实足炊器)的人群居东南,用鬲(三空足炊器)的人群处西北,交汇处恰在中原。日后二里头文化中鼎、深腹罐、鬲兼有,到二里岗文化鼎鬲并存以鼎为重,显现出这两大板块融合交汇之势,这是后话。(许宏《中原一千年之嵩山篇:两大集团》考古人许宏的博客)

又据魏继印先生:

对于处于不同地域的人来说,制作和使用什么样的陶器其实是一种习惯和习俗。比如鼎、鬲、罐虽都是炊器,但时间空间的分布却有差别。在龙山时代,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习惯用鼎,山西陕西一带喜欢用鬲,河南大部分地区经常用罐。二里头时代,下七垣文化的人习惯用鬲,二里头文化的人则习惯用罐。在二里岗时代,统一性加强,中原大部分地区以使用鬲为主。又比如饮酒习俗,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居民的此种习俗不是很清楚,除了一些明显受大汶口文化影响的酒器外,其固有的饮酒器具并不明确,很可能是一器多用,如用吃饭的碗和钵来喝酒。东方大汶口文化居民比较讲究,用专门的壶盛酒,用专门的觚分酒,用专门的鬶、盉温酒,用专门的杯饮酒。(魏继印《考古所见盆盆罐罐的背后》《大众考古》2017(05))

下面是李崖遗址M6墓坑出土的鬲,图片出自侯红伟-汪天凤《探寻秦人的足迹——李崖遗址》每日甘肃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炊器以外,在我看来,比较重要的还有盛器和水(酒)器,盛器是装食物的,代表性的有豆和盂,豆比较浅,大概装的是比较干的食物,盂比较深,装的大概就是相对稀一些的食物了。而水(酒)器在我看来可以总结为装液体的容器,可以是水,可以是酒,还可以是汤。

日常陶器最常用的家什大概就这三类,而墓葬中最常见的陪葬陶器组合也是由这三类组成。炊器的体量最大,容量大概在一升左右,在古人的家中有的会常年炖着一锅老汤。而盛器和水(酒)器会小一号,容量大概在半升左右。

下面是新石器时代各地陶器面貌,图片出自魏继印《考古所见盆盆罐罐的背后》《大众考古》2017(05):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时已经有能力烧制直径一米,高0.67米的大型陶盆,但不知当时的普通人家是否能够拥有后世一度家家必备的大水缸,如果能备有水缸,那想来也会配置了葫芦水瓢。

另外,作为陶器烧制的副产品,砖和瓦当时已经有了生产,同时还有用作排污管道的大型陶管。

下面是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出土的陶管,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古老的陶水管”。图片出自史宝琳《公元前两千纪前后中原地区的水道设施(上)》文物春秋2016(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洛阳-王湾-春秋中晚期陶器,图片出自张宏彦《中国考古十八讲》,p 436: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山东南部出土的一些春秋中期陶器线描图,图片出自曹洋《山东南部东周陶器分期及聚落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p 028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陕西省-宜川县-春秋早期虫坪塬遗址出土陶器的图片,出自考古中国《陕西:虫坪塬遗址发掘为“秦晋之好”寻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席子,也是古人最常用到的东西,普通人家用,因为那时很少有床,普通人晚上就直接睡席子上了。贵族也用,那时没有用椅子的习惯,平日经常跪坐在席子上,顺带地,膝盖下面多几重席子,也代表了富贵和尊荣。

那时的席子有不同的名称,代表不同的品种,先秦文献中提到的就有好几种:好比席,可以是蒯席、蒲席、苇席、簟席等等;好比蕈,指竹席,又指苇席;好比莞,指蒲席;好比𥳊(發),指苇席;好比筵,指垫底的竹席。还有笫(即)和箦,指用竹子或木条编成的床垫。又有籧篨,也是指粗竹席,而且用作邾文公的名字,显然是常见之物。以上大体都属于同一类。

下面是余姚田螺山遗址距今大约7000年的苇编席子出土情形,图片出自《浙江发现河姆渡先民所造芦苇席:出土时一片金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白鹅墓地出土铜翣下的春秋竹编席,图片出自杨及耘-曹俊《白鹅展翅引吭歌——北白鹅墓地新收获与认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的战国竹席,图片出自《年轻人别不信邪,你的生活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类似的用竹子,芦苇,各种草,荆条之类编成的器具还有很多,先秦文献中提到的也不少,例如:

茀,“古代车上的遮蔽物”(《汉语大字典》);筚(筚门),“篱笆”,“以荆条竹木编织而成,常用以遮拦屏蔽”(《汉语大字典》);苞(苇苞),通包,用芦苇编成,用于包裹食物;这一类和席子有点像。

笾(籩),“古时祭祀和宴会用以盛干食品的竹器”(《汉语大字典》),《说文》:“籩,竹豆也。”;箪,“盛饭食有盖的圆形竹器”(《汉语大字典》),《说文》:“箪,笥也。”;筥,“圆筲箕,可盛米饭等食物”(《汉语大字典》),《说文》:“筥,䈰也。”;簋,“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或竹木制,或以陶土烧制,或以青铜铸造”(《汉语大字典》),《说文》:“簋,黍稷方器也。”;簠,“古代食器,也用作祭器”(《汉语大字典》),《说文》:“簠,黍稷圜器也。”;这一类主要是盛食品的容器。

筐(顷筐,懿筐,《周礼》中还有专门的“筐人”),“方形的乘物竹器”,“也有用柳条、荆条等编制”(《汉语大字典》);篚(膳篚),“盛物的圆形竹器”(《汉语大字典》);箧,“小箱”(《汉语大字典》);据《汉语大字典》转引清-吴善述《说文广义校订》,“筐、篚、箧三字,古作匡、匪、匧,加竹者,盖皆籀文,以皆竹器也”;笮,“编竹做成的箭袋”(《汉语大字典》);笥,“古时一种用芦苇编制的盛衣物的箱子”(《汉语大字典》),《说文》:“笥,盛衣器也。”;这一类都是盛东西的容器。

下面是江西省-靖安县-李洲坳春秋墓出土竹笥,图片出自《考古研究所之东周楚墓见闻(附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马王堆汉墓出土情景之一,图中右侧可见一只竹笥,图片出自《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沉睡了2000年的文物等待出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畚,“用草绳或竹篾编织的盛物器具”(《汉语大字典》),《说文》:“𤲙,蒲器也。𢆟屬。所㠯盛糧。”;箕,“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扫除时盛垃圾的器具”(《汉语大字典》),《说文》:“箕,簸也。”#;粪箕。筲(菅筲),“畚箕一类的竹器”(《汉语大字典》);籔(薮),“淘米的竹器”(《汉语大字典》),《说文》:“籔,炊䉛也。”;这一类都是某种日用工具。

蓑,“雨具”(《汉语大字典》)。笠(臺笠),用竹篾等编成的帽子,《说文》:“笠,簦无柄也。”。笄,同𥶛,竹器(似乎是竹筒。)。帚,“扫帚”(《汉语大字典》),《说文》:“帚,粪也。”。这一类也是日用器具。

下面是江西省-靖安县-李洲坳春秋墓出土竹扇,图片出自《运河边的博物馆群落——尚扇若水、从扇如流(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笱,“竹篾织的捕鱼笼子,大口小颈,颈部装有倒须,腹大而长,鱼入不能出”(《汉语大字典》),《说文》:“笱,曲竹捕鱼笱也。”;罶,“捕鱼的竹器,即笱”(《汉语大字典》),《说文》:“罶,曲梁,寡妇之笱,鱼所留也。”;罭,“捕小鱼的细眼网,通称九罭”(《汉语大字典》),《说文》:“罭,渔网也。”;罦,“古代一种附设有机关的捕鸟兽的网,即覆车网”(《汉语大字典》),《说文》:“䍖,覆车也。”;罿,“罦,古代一种设有机关的捕鸟兽的网,又叫覆车网”(《汉语大字典》),《说文》:“罿,覆车也。”;这一类都是渔猎工具。

一般的竹木质日用器具,如果不是用于陪葬,是很难保存到今天的。而上面这一类渔猎工具,就更不像席子和小箱子之类那么容易保存下来了,这也是考古发掘的局限性吧。

通宝推:楚庄王,南宫长万,nanimarcus,驿寄梅花,多余6569,海峰,hwd99,大眼,ton,回车,崂山一道士,光年,史文恭,小泽珍珠,菜根谭,ziyun2015,南寒,方恨少,mezhan,宝特勤,pattern,ccceee,迷惑不解,普鲁托,审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