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国共巨头的结拜兄弟 -- 天马行空

共:💬12 🌺10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想了想 民国时期称呼的特点 关于结拜的

1 可以叫长幼有序。就是如果两个人确实有亲属关系——哪怕是比较远的亲属关系,过去很多大家族定期修谱,入了宗谱的就算,那么自然是按亲属关系算(年纪轻轻的族叔、叔祖并不少见),此其一。其二平辈中,兄高于弟;兄事之,表示很大的尊敬(一般人认为的刘关张结拜,也算是有一点儿历史证据,“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都是三国志本传的原文)

2 可以叫做礼让为先,就是平辈论交,一般都尊称对方为兄,即使对方年纪小一些。通常,称对方为兄者,地位还要略高一些;如果地位显著比对方低,通常就要用更尊敬的称呼了,不过称官位通常都不会错的(就是要隐去或避开 副 字)

3 是拟制血亲,就是真结拜,通常要有 祭拜天地、饮血酒、换兰谱等仪式(长征路经冕宁,刘伯承将军与果基家头人果基·小约丹友好结盟时,即举行“喝血酒”仪式。)就是确实将对方当作真家人看待,这时候就不再用第二条,而是转入第一条的规则:年长者为兄,哪怕只大一天。

所以判断俩人是不是结拜,要看他们来往的书信,如果年略长者(年龄相差很大一般很少结拜,老顽童那是特例)确实以 兄 自居,而 年幼者也正式称对方为兄,那就是真哥们。

另一个 年略长者(通常十岁以内)称对方为弟的 惯例,其实是年纪不大的老师,称自己的 学生(徒弟徒弟嘛),但是这个和前面例子不一样的是,学生却不适合顺竿爬,反过来真的称老师为仁兄,那就是很不礼貌了——当然,权势迷惑人心、或是时代变了不懂规矩,也是有的,以下为两个例子:

袁世凯在吴长庆帐下效力的时候,吴请名士张謇教他写文章(这是真老师,虽然张只年长六岁),后来袁世凯飞黄腾达那不用说,但是张謇也高中状元做翰林,论地位并不明显低于袁世凯。袁世凯对张的称呼,据说凡三变:起先写信,称夫子大人函丈;后来自己地位高了,称季直先生阁下;最后似乎想亲切点儿(这时袁已经权倾朝野),称季直我兄。这回张謇生气了,作书答曰:“夫子尊称不敢,先生之称不必,我兄之称不像。”袁世凯马上解释是秘书不懂事

民国之后,年轻人渐渐不熟悉这种规矩了(其实也是好事,如此麻烦何必),闻一多给学生陈梦家写信,称梦家贤弟(这也是真师徒,闻一多年长12);陈梦家真回书 一多仁兄,闻一多拍案大怒

当然,真名士自风流,鲁迅老夫子给许广平写信,称广平兄,把许吓坏了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