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东德趣事 -- 真历啊

共:💬127 🌺709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资料,1984年的考察活动

1984年5-6月间,受中国科学院派遣,植物研究所一行3人,组成地植物学考察组,赴民主德国,前往柏林、哈勒、奎德林堡、德绍、埃伯斯瓦尔德等地,先后到哈勒大学地植物研究所、农科院景观和自然资源保护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及其下属研究站和植物园参观访问,了解地植物学、生态系统与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并去分布在哈茨山区、易北河两岸和菲诺运河之畔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

1984年1月9日,中科院外事局通知:根据中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技术合作项目,拟派地植物学考察组赴德考察,为期2周。考察内容为:(1)民主德国地植物学的研究方向、进展及成果;(2)生态系统研究近况,参观有关研究站和保护区;(3)植物生理生态研究内容及其方法;(4)相关机构设置、建站原则与组织工作。

考察组由三人组成,组长是植物研究所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研究室主任郑慧莹;组员为同室的陈灵芝和杜占池。郑慧莹五、六十年代曾在柏林洪堡大学留学四年,通晓德语。陈灵芝五十年代毕业于复旦大学,七十年代末期曾在英国陆地生态研究所进修二年,英、俄两语皆通,口语熟练。唯有我,六十年代在校学的是以读写为主的俄语,改革开放后自学英语,只能借助词典看点科技文献。

据大使馆负责科技考察组的陈同志讲,自1983年4月,我国再次承认民主德国为社会主义国家后,双方文化、经济、贸易、科技、工业等来往逐渐增多,开始互称同志,但两党关系还没有完全恢复。不过,科技考察还是开放的,人民还是热情友好的。并讲述了科技考察注意事项及考察总结参考提纲。当时,西马克在东德不能使用,我们只好从使馆借了若干东马克,作为考察时的花销。

29日,乘专车离柏林,驶入高速公路,西南行,沿途疾驰,汽车稀少,跨过易北河,行车3小时,来到海拔不足200米的哈勒(Halle)。

30日,来到位于萨勒河畔的哈勒大学。该校1694年成立,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对德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有深远影响。首先,自然科学院院长兼地植物研究所所长Rudolf Schubert介绍情况。主要内容有:(1)所里设有植物研究室,下设四个大组,第一组研究人为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第二组研究植物形态与分类;第三组研究植被变化;第四组搞实验生态学研究,重点是农业群落的变化;第五组为植物园;(2)本所为全国生态研究的中心,重点解决生态问题,包括海洋生态、淡水生态、陆地生态、森林生态、动物生态、景观和自然保护六个方面;(3)植物园的任务,一是进行引种驯化,二是从形态学角度结合生长型进行研究,三是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开展科普教育;(4)本所没有进行过光合生理生态的研究;(5)群落学的工作已于五、六十年代完成,有专著出版,不再继续。而后,植物形态与分类研究组进行介绍,主要内容有:(1)主要研究中欧高等植物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进行区系分析;(2)从生态学角度,将形态学与分布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为生产做一些工作。然后,参观实验室,室内有植物与土壤化学分析设备和蒸发测定装置等。

下午,E.G.Mahn介绍实验生态学研究情况:主要研究除草剂、氮肥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与邻近生态系统的关系。而后参观实验田,海拔140米,为民德干旱区边缘,种有冬大麦、春大麦、春小麦、燕麦、油菜等作物,作为研究对象。

31日,继续在哈勒大学地植物所座谈。

一位博士介绍说:目前进入了定位研究新阶段,主要探讨土地利用、农牧业经营措施对植被种类组成等的影响,从中获知植物与氮素、酸度、水分的定量关系。研究方法,除手工操作外,有些用先进仪器测定,如:植物渗透压的研究。同时用数学方法处理调查结果,以起到预测的作用。关于城市生态,重点研究气候变化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关于植被图,现已有百万分之一的全国植被图;正在绘制区系图。下午,参观植物园。该园已有250年的历史,原为药用植物园,属于药学院;现在从地植物学角度研究植物生态习性,约有11000万种植物,分为地中海植物、热带植物、高山植物、水生植物、濒危植物、兰科植物、蕨类植物、杜鹃花科植物、仙人掌科植物等。

6月1日上午,到哈勒景观和自然保护研究所参观。Petermann介绍情况如下:30年前为了进行自然保护建所,原属哈勒大学,现归农科院。主要研究动、植物的自然保护,下有五个研究站-耶拿、波茨坦、德累斯顿、德绍等,二个研究室。其中,一个室研究矿区植被的恢复,探讨如何重新种植农作物或造林;另一个室研究农业耕作对植被的影响。

2日,离哈勒,西行85公里,进入哈茨山区,该地为自然保护区。

下午,前往位于山区的奎德林堡(Quedzinbcerb)。

3日,星期天,在哈勒进行考察小结。其后,到市区散步,行人寥寥,中世纪教堂和城堡云集,古色古香,充满诗情画意。

4日,从哈勒出发,西行110公里,来到小哈茨山,进行了如下考察和参观:(1)考察盐矿、铜矿开采后植被的恢复情况;(2)考察Oxibo保护地。这里有森林、林间草地和农地。森林主要树种为云杉、山毛榉、栎树等,草地以禾草为主,种类有:雀麦、羊茅、洽草、针茅等;农地主要为小麦和马铃薯;(3)参观石灰岩洞。(4)逛BadFrankcnhensen小镇。城内,中世纪古老房屋保存完好,游客虽然熙来攘往,络绎不绝,但不失古镇的悠闲肃穆,古朴典雅;(5)登上高达95米的电视台塔,稍事休息,饮用咖啡,极目四望,心旷神怡。

5日,从哈勒出发,北行80公里,来到Steckby生物研究站。

中午,在Zerbst午餐。下午,先在站内参观,看到许多样式各异、各个时期用不同材料做成的人工鸟巢。而后,徒步到易北河北岸参观自然保护区。

6日上午,原计划野外考察,因下雨,临时改为参观德绍自然历史博物馆。下午,来到比北岸低20米的易北河南岸,考察德绍研究站所属的自然保护区,大树上钉有MAB标志。

下午16时,午餐毕,继续考察,参观用来长期研究植物与动物群落演替的固定样地。

7日上午,德绍研究站L.Hentschel先生介绍情况。该站从事三方面的工作:(1)通过研究群落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演替,为经营措施提供依据。如:造林的适宜树种,鸟类等动物的适宜数量等;(2)研究土地合理利用布局及其经营方法,提出提高产量的措施;(3)研究土地风蚀和土壤流失状况,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保护措施。

下午,在L.Reichhoff陪同下,先参观包豪斯建筑学校。该校原在魏玛(Weimar),四十年代迁到德绍。1996年“魏玛和德绍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包豪斯将建筑艺术、雕塑和绘画融为一体,是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为二十世纪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后考察自然保护区。这个保护区二十年代即已建立,森林、草地与农田相间分布;现有铁路通过;具有多种植被类型:(1)白蜡+榆混交林,伴生种类有;鹅耳枥、栎类、椴树等;(2)鹅耳枥林,伴生种类有:椴树、赤杨等;(3)栎树+鹅耳枥混交林;(4)次生草地,主要种类有:拂子茅、早熟禾、羊茅、洽草、冰草、矮丛苔草、野苜蓿、车轴草、委陵菜、麦瓶草、紫菀、唐松草、蔊菜等。此外,有人工营造的松林及小麦、马铃薯等农田。

8日上午,L.Reichhoff先生继续陪同考察自然保护区。

9日上午,进行考察工作小结,向使馆作简要汇报。下午,到亚历山大广场。该地是柏林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这一天,恰好是民主德国青年联欢节,全国各地的共青团员,均可在3日之内免费来柏林旅游,以歌颂和平与友谊,反对侵略和战争。广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最先进入眼帘的是,广场西侧的电视塔,高达368米,在柏林首屈一指。远看,为一高耸匀称的圆锥体,上部有一个球形建筑物,其内设有观光厅和自旋餐厅,可鸟瞰全市风光;球体上方有一根很长的电视发射天线。广场四周,古老建筑和公用建筑物萃聚,如:可显示世界主要城市时间的世界钟、具有17个泉眼的国际友谊喷泉、长达大几十米的中央百货公司、高达100多米的柏林饭店、近百米高的出版社大夏、50多米高的旅行社大楼、富丽堂皇的共和国宫、古老的圣母教堂和古建众多的博物馆岛等。我们无暇逐一游览,只能信步漫游,随意参观,欣赏演出。有几个年轻姑娘,听说我们来自中国,好奇而兴奋,让我们签字留念。最为遗憾的是,没有去广场西边的菩提树下大街逛逛,因为此街具有柏林的标志性建筑-勃兰登堡门、宫殿式的国家歌剧院、历史悠久的洪堡大学和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柏林大教堂。

10日,离柏林,北行约50公里,来到埃伯斯瓦尔德(Eberswalde)。

下午,到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G.Hofman介绍所内组织情况。

11日上午,来到Derlanen研究站。首先参观Bersz生态和水分研究站。该站从1928年开始使用渗水计观测研究水分状况,为世界最早者。主要用其测定不同植物及处理的水分质量、数量及其消耗。同时测定生物量、土壤组成与结构特性、空旷地和林中的降雨量等。而后参观生态生理研究站。主要研究水分生理生态和光合生理生态。有测定树木光合作用的仪器装置,见透明塑料薄膜制作的同化箱安装在树冠顶部。

下午,来到郑慧莹当年留德时的导师A. Scamoni教授家中。老教授亲自开车,带领我们参观附近的自然保护区。小湖周围森林葱郁,一侧为松林,一侧为山毛榉林。然后返回,教授夫妇亲自下厨,烤面包,热牛奶、凉拌菜,烤肉和香肠,简单快捷,营养丰富。

12日,回到柏林,进行考察总结,向大使馆汇报。下午乘机离柏林,到达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住使馆招待所。

13日-14日,游览海鸥公园、自由公园、飞行员纪念碑、雅典王宫等地,参观家具展览。下午,离布加勒斯特,15日凌晨到达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机场,停1小时,起飞回到北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