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霸权兴替时的总统—从罗斯福到特朗普(序) -- 史文恭
在介绍这个故事之前,我们需要交代一些背景。即二战前期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和“中立路线”的源头。在1914-1918年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起先对阵双方主要是德奥和英法俄,然后在1917年,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本来困于两面作战险境的德国迎来了沙俄的“十月革命”,在签署了一个极为屈辱的条约后,列宁和他的战友带领新俄国退出了战线,从而使得德国能够专心地在西方迎战英法联军。 而法国,这个欧洲对抗德国的主力,在1917年春夏间发生了广泛而严重的军队哗变,所以,美国在1917年4月正式加入英法阵营,对德国宣战是一个动摇天平的因素,在当时的美国人看来,他们的参战极大的增强了英法协约国集团的士气和力量,作为生力军,在1918年秋一战结束时,美国派往欧洲的军队数量达到了190多万,这对当时已经精疲力尽的英法和德奥的影响如何是一目了然的,但在一战胜利后的分赃会凡尔赛会议上,美国并没有拿到应得的好处,他们的总统威尔逊得到了体面的接待却没有实质的收获,而且,最让美国人生气的是,英国在一战中欠了美国大概12亿英镑(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200亿美元以上)的军火款,而战后一贫如洗的大英帝国居然赖账,回复说等英国从战败国德国那拿回战争赔款后再还款给美国。(实际上,英国的一战欠款到了2015年才完全偿还完毕,时隔100年啊!)遭遇了“国际三角债”美国人深恨英国忘恩负义,于是国会通过了《中立法案》,要求:“如果两个或多个外国之间发生战争,美国必须对所有参战国实施武器禁运,”,而且,对于“老赖”英国,美国会还特地通过了《约翰逊法案》,“禁止美国再向不偿还美国战争贷款的国家提供进一步信用贷款。”正是这两个因素导致了罗斯福在美国参战之前政坛上的巨大困境---尤其是,他同时又面临史无前例的第三次连任竞选,---但事实上,罗斯福漂亮地完成了这个任务,正如他自称的“我是一个魔术师”。
他的做法是,对于和英国人的驱逐舰交易,罗斯福的方案是,为了美国50艘建造于一次世界大战的老驱逐舰,而英国的代价是交出8个战略要地的海空军基地(租期是99年,换句话说,当时罗斯福的交易到今天依然惠泽美国),
-------“替换自从印第安人以价值24美元的贝壳串珠和一瓶烈酒卖掉了曼哈顿以来,”《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欣喜若狂地称,“我们再没有做过比这更好的买卖了”。“总统的这笔买卖,”《华盛顿邮报》高兴地指出,“是自从美西战争以来美国版图的第一次重要扩张。”
所以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交易,----前不久的电影《至暗时刻》描绘了邱吉尔在欧洲沦陷和德国大兵压境的危机时焕发的勇气和领导力,而从这个角度看,为了援助英国,罗斯福冒着被国会弹劾的危险(总统的这项决定没经过国会同意),提出了一个现在看起来几乎是“乘人之危”的“勒索“,(因为这显然是完全不等价的交易),而丘吉尔领导的不列颠政府却像一只疲倦的猎狗,对如此苛刻的见火打劫,致以发自肺腑的,摇着尾巴的欢迎。这似乎不合道义也不合情理,但事实上,英国人把这个交易视为美国加入己方阵营的一个保障,(或者进一步想,若英国被德国入侵占领,那这些海外的军事基地又能发挥多大作用呢?),而作为罗斯福,他用这样一个满足美国人根深蒂固商人本性的交易,在获得令人羡慕的实惠同时,把整个国家从中立国向参战国迈出了坚强的一步,-------因此我们只能如此描述这个影响深远的事件: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时刻,罗斯福的“强盗行径”披上了正义和远见的光辉,获得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名利双收”的结果。所以后人在此不得不表示膜拜。----然而,这并不是罗斯福借着战火从英国人获得的唯一好处。
----
“替换自英国的军火订单对美国还是不可或缺的。不仅因为如果英国没有获得美国的物质支持,它的战争努力很快会因为资源枯竭而失败,而且美国国内的原因使罗斯福政府不想减少,反而想要增加对英国的军火供给。1940 年 11 月 5 日罗斯福再次连任,这次他的优势有所减少,但仍然大幅领先竞选对手。从 1937 年至 1938 年的经济萧条到现在,罗斯福政府已经新增加了 350 万个工作岗位;在 1940 年底,美国的失业率创 10 年最低水平。以上一切经济成就背后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来自英国的军火订单。到 1940 年底为止,英国向美国订购了 50 亿美元的军火”--(请注意,此次的50亿美元是至少相当于现在的5000亿美元以上)。
所以,虽然号称英国和美国是”表兄弟“,历史告诉我们,美国人在二战前期从大英帝国吮吸了如此之多的”营养“,----如果刻薄地说,---就像是一头贪婪的蛆,但很快,即使大英帝国这样丰厚的家底,也在剧烈的战争中很快“米缸见底”,在罗斯福第三次就任3天后的内阁会议上,“他隐约提到过一个解决办法。他认为,英国在美国国土上仍有价值大约 25 亿美元的资产和信用额度,他们可以变卖这些资产来筹款购买战争物资。不过他也认识到这笔钱终有用完的一天”,与此同时,作为“寄主”,丘吉尔也发出了他的哀嚎:“我们很快就再也不能用现款支付海运的运费和其他物资的货款了。”。。。。---“替换当英国浴血奋战的时候,它的海外资产被消耗殆尽,当胜利最终来临,英国付出了血的代价,拯救了世界文明,为美国赢得了拿起武器做好战争准备的时间之后,却发现自己一贫如洗,一文不名——假设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相信您会同我持有相同的观点:这是荒谬的,不道德的,对我们两国都不利。”同时,丘吉尔在另一封信里含蓄地发出了威胁,:“替换总统先生,我相信你会意识到,如果克制太久,美国的声音将会变得苍白无力,美国的力量也会变得无足轻重。”(言下之意是,美国若还不救英国,那要是不列颠倒下了,德国就要独霸世界了)
于是,罗斯福清醒地看到,不能继续“榨取”大英帝国所剩无几的积蓄了,而且,随着德国实力的日益膨胀,美国如果不能尽快支持那些德国和轴心国的敌人,那么,世界的天平即将倾斜。----但如何绕过美国此时的《中立法案》和其它法律障碍呢?
在第三任任期就职后,他开心地出去度假了,回来时,他给国会和新闻媒体一个深有创意的方案,---以及更加重要的 ,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
“替换嗯,让我来给你们打个比方吧。假设我邻居的房子着火了,而我有一根长达四五百英尺的自来水管,如果他能得到我的自来水管,并且与他的消防龙头相接,我也许能帮他扑灭这场火。现在我该怎么办?我总不能在救火行动之前对邻居说:‘邻居,我买这根水管花了15块钱,你要是想得到它,必须给我15块钱。’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我不想要15块钱,我只想在大火扑灭后把自来水管要回来。好吧,如果这根管子在灭火行动完成后,完好无损,他就会把这根水管还给我,对我连声道谢。而如果水管大火中被烧坏,他只需换一根给我就行。”
这就是著名的《租借法案》的广告词,其核心内容是:“美国可以为英国免费提供武器装备,在战争结束之后,英国在偿还债务时可以不用美元支付,而是以货代款。”---事实上,战后很多武器装备也没有用实物偿还,或者也没办法偿还(比如战斗中消耗的弹药),----这个法案的根本意义就是美国可以通过国内强大的生产能力给她世界争霸的对手(德国和轴心国集团)的敌人“免费”提供武器装备。----恰如罗斯福宣传的“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那么问题来了,之前在驱逐舰交易中,美国如此小气,狠狠敲了英国的竹杠,为什么在《租借法案》中,罗斯福如此大方呢?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帮我们理解:---
1941年夏至,6月22日,德国全面入侵俄国,
罗斯福的继任者,说话直率的哈里.杜鲁门(当时是参议员)在1941年6月24日评论道:“替换如果我们看到德军快赢了,我们就应该去帮助苏联;而如果苏联快赢了,就应该去帮助德军,那么,这样只会使伤亡无限地上升。”----杜鲁门的这番发言,简直就是得知刘备大举进攻孙权时的曹丕附身,对于一个想要攀到第一位置的选手来说,没有比听到第二和第三打的死去活来更好的消息了。而如果用冷血的表述:那么,对于目标第一的选手,没有比投资第二和第三头破血流的生死战斗更事半功倍的投资了。
作为这个故事的补充,罗斯福内阁的内政部长伊克斯本人对援助俄国的看法是,“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应当竭尽全力为英国和俄国提供后援,因为,假如这两个国家之一能够打败希特勒,那么我们将节省不可估量的人力和财力。”
所以,看似《租借法案》是为了让轴心国的敌人免费从美国获得军火装备,但实质是他们间接成了美国打击德国的“打手”,偏激点说,就是美国出军火,让英国和苏联在他们的国土上抗击德国人,这结果是,在二战结束后,苏联失去了近26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男性,导致一直到现在,苏联和俄罗斯的男女性别比例还不正常,并深远地影响了俄罗斯社会结构,德国损失了800万,曾经和英国争霸的德意志帝国沦为分裂的两块废墟,英国死亡人数不到45万,但他们“花了1000年建造的伦敦被德国人几乎彻底破坏了两次” (一次是前期的不列颠空战,另一次是后期的V2火箭空袭),于是,在苏联、德国、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大洋彼岸,近乎完美无缺的美利坚帝国闪闪发光地登基了。------当然,对于苏联和英国而言,《租借法案》给了他们极大的支援,如果参照下图,当时抗战中的中国在珍珠港事件后也分了一杯羹,但从美国获得世界霸权这个角度而言,《租借法案》更是极为重要的“功臣”。----而且,恰如罗斯福一贯的技巧,这个伟大的政治创意再一次在历史上获得了“名利双收”的效果,而这,正是罗斯福对美国获得霸权的不朽的贡献。
最后,为了避免误导比较年轻的朋友,我们有必要对《租借法案》的历史作用做些补充,从后果上看,《租借法案》对美国的世界制霸贡献巨大,但苏联和英国并不是为了美国而抗击德国,说得直接点,那是因为在地理上,英国、德国、苏联这三个能够影响世界局势的大国都在一个大陆上,而美国,他们的位置“坐山”,所以,美国能“观虎斗”而英苏不能,如果换过来,比如丘吉尔坐在罗斯福的位置,恐怕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理解国际政治中平衡建立的基础所在,然后,我们才能理解《租借法案》的真正历史作用和产生原因。
另外,千万不要被美国的宣传骗了,《租借法案》对于反抗轴心国的国家们是好消息,但并不意味着因此美国占据了道德高地。---拿中国来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被日本攻击,然后中国享受到了《租借法案》的待遇,但从1931年到1941年,整整10年的中国独自抗日的艰难岁月里,源源不断供给日本废钢铁(造军火)和石油的,不是别家,正是罗斯福领导的美国政府。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英美作为海洋国家,天然置身事外 6 田昭明 字1153 2020-09-12 18:53:42
🙂【原创】五 从德黑兰到雅尔塔(下) 63 史文恭 字12940 2020-09-05 21:36:22
🙂【原创】四 从德黑兰到雅尔塔(上) 59 史文恭 字10711 2020-09-05 21:25:12
🙂【原创】三 驱逐舰交易和《租借法案》
🙂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把日裔美国人送进 中关村88楼 字93 2020-09-07 14:57:54
🙂俄国佬一战退出损失了太多 瓷航惊涛 字0 2020-09-06 21:36:41
🙂MM此文让俺想起了10多年前的一篇长文《诸神的黄昏》。 2 ccceee 字239 2020-09-06 21:04:51
🙂《中国诸神的黄昏》 2 sysjb 字99 2020-09-08 10: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