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民国往事(1)二十几岁能做成什么大事? -- camelry
武昌首义,傍晚发动,黎明成功。首义这件事,说起来短只有一夜,长不过两天(10月9日和10月10日)。而首义之前许多相关的事情,说起来就长了。
看着叙述那个时期军政往事的文字,记起了经历过的两个场景。
改革开放后的年代,邻居家小弟小妹(中学生)去老家探亲,喜欢说话的小妹回来后十分兴奋,告知在邻省有一大家亲戚,专门提及一个人名,说那是她家的前辈,问大家知不知道。
邻里一干听众的反应肯定是一脸懵懂,邻居小妹不屑地抛出“这都不知道,他是武昌起义总指挥啊!”(很怀疑小丫头刚知道)
当时自认学过社会发展史和党史,似乎不记得这个姓氏人名的人物,印象中武昌起义不是孙中山指挥的吗?好像记得起义时,黄克强手擎炸弹冲向督署敌阵?
多年以后,有一次送孩子去同学家聚会,那家的爷爷原是报社记者,孩子们的家长当然喜欢围住同学爷爷,打听报社的轶闻。
老记者健谈,介绍了一些报社内部运行的套路,采写报审的流程,并说年青时刚入报社,跟着老记者采访过荆江分洪。一位家长和这位爷爷攀上同乡,谈起从城关镇去爷爷老家那个“大湾”,走过哪条河,绕过哪座山。
同学爷爷回忆道,“好多年都没回老家了,我父亲早年离开那个大湾,去武昌读书,后来上了军校”,“改革开放后,我们还去台湾探望过失去联系多年的父亲,那次见面后不久,老父亲就去世了。”老记者最后不经意地提了一句,父亲去世时,大陆有报道。
在网上查过,老记者父亲是“当年参加武昌起义志士中在台湾的最后一位”,早年入湖北陆小,陆中(预备学校),然后入伍见习,再入保定六期步科,陆大七期。武昌起义时加入湖北学生军,参加了固守武昌长街藩库及官钱局的战斗。
一百多年前的武昌,长街是条中央大街,北有藩署(藩库),南有督署。长街的位置现在叫解放路,现今北面与藩署相关的是有名的“户部巷”,南面督署旧址座落着一个“造船厂”。
解放路(长街)和首义路平行,现在是武昌一条主要的热闹大街。平日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多是在解放路逛街购物,少有关注解放路南端那座可造柴电驱动水下移动器的船厂。沿解放路南行,过彭刘杨路和张之洞路,在武昌造船厂东门内,有三烈士亭,亭内立“彭刘杨三烈士就义处”石碑,碑阴镌刻三烈士生平事迹。
武昌户部巷,现在成了武昌一处“著名地标”。从早到晚,这里香烟(油烟)缭绕,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流连在户部巷的大批人群,不妨往北移几步路,可见一条行人稀少的小街,藏在绿荫盎然之中。
小街上的几栋不起眼的旧屋,以及旧屋里的物件,也带来一些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事。幽静的街上,一些环卫人员在工作,街面干净。
小街背靠武昌公园,公园另一面是解放路,跨过解放路,北面有座“实验中学”,“政委”理科转文科之前像是在此就读过,政委的武汉话是汉口江岸(浙江村)口音。
有实验中学校友回忆,在中学运动场活动后,会去学校北面的小土坡(山)上玩,实验中学现有叫“凤凰山下xx班”的微信群。
凤凰山,海拔44.9米,山顶(坡顶)是武昌起义时的副攻炮台,革命党人的炮兵阵地之一。凤凰山下,实验中学旁有得胜桥街道,中山路的得胜桥街口附近,原来有座武胜门。
清末武昌城原有城墙和城门,分别是北城墙 - 武胜门;南城墙 - 望山门、保安门和中和门(起义门);东城墙 - 忠孝门(小东门)、宾阳门(大东门);西城墙 - 汉阳门、平湖门和文昌门,文昌门内是湖广总督署。后来张之洞又在东城墙南部增修了通湘门。
北城墙武胜门外江边,原是湖北新军的塘角军营 - 武恺营,驻有第二十一混成协炮队第11营及工程队辎重队,塘角军营的革命党人是最早发动起义的义军之一。塘角这里现在是积玉桥地段,后来也曾有过武汉国棉四厂、五厂和曾家巷码头,曾有轮渡来往于汉口王家巷码头,当时主要是服务于上下班的国棉职工。
南城墙外,巡司河沿城墙流到中和门,转向南面流去,六里路外有南湖军营 - 武建营,其中在巡司河西边现在的余家湾车站附近,曾驻扎着湖北新军第八镇步兵第十六协32标。
与32标隔河相望,驻有第八镇炮8标,马8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马队第11营,现在地点在南湖路红旗村,此地去首义路口的中和门距离3200米,步行约40分钟。
南湖炮8标的大批革命党人拖着大炮进城,是首义胜利的关键之一,南湖军营有上千的军人跟随炮标参加起义,在进攻督署的战斗中是主力军。
在武昌城内,湖北新军有两个主要屯兵处,都在现在的首义路附近。
驱车从汉阳过桥到武昌,经过黄鹤楼边就到了阅马场,不远处是财经学院,品三国的“易先生”学生时代在此成长,说的武昌“阅马场话”与汉口的“六渡桥话”口音有点不同。
现在这里是中南财大首义校区,百年前是左旗军营,当时叫黄土坡街,驻有第二十一混成协司令部,41标,第八镇步兵第十六协31标。
首义路南段,当时称为中和门街,现在的中船七〇一所(承担水面、水下移动装置研究设计)附近,坐落着右旗军营,驻有第八镇步兵第十五协29标和30标。首义路边紫阳湖畔驻有第八镇工程第8营,革命党人多年经营的大本营,在此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随后占领楚望台,组织进攻督署,立下头功。
首义路与张之洞路相交,即黄土坡街与中和门街交界处,清末是个热闹的商业地点 - 黄土坡,“同兴酒楼”就在此地。这里离右旗军营和一些军校学堂很近,新军士兵和学堂学子经常在这家酒楼聚会。革命党人在同兴酒楼设有联络站,用于发展组织和举行会议。
武昌首义的革命党人,主要在集中上述四座军营里,即武昌城外的塘角和南湖,以及武昌城内东部营区的左旗和右旗。
效忠朝廷的清军兵力主要在武昌城内西部的中央大街 - 长街(现在的解放路)一带。计有第八镇辎重第8营,宪兵营及刚调入武昌城内的巡防营,还有督署卫队,教练队,机枪队以及散在各标的旗人官兵。清军主要兵力集中防守长街南部的督署和第八镇司令部。辎重第8营从平湖门外的驻地调入城内,以加强督署和第八镇司令部的防守兵力。
详图可看一下 民国往事(1)二十几岁能做成什么大事?(续)中的武昌起义地图或百度地图
以下罗列武昌起义发生前的湖北新军编制、分布及兵力人数,看起来略显枯燥。
武昌城内右旗 :
首义路x张之洞路 (紫阳湖畔 近黄土坡 中船七〇一所)
第八镇 步兵第十五协 第29标
第八镇 步兵第十五协 第30标
第八镇 工程第8营 (打响首义第一枪的起义主力)
武昌城内左旗 :
中山路x武珞路 (中南财大首义校区)
第二十一混成协 第41标第3营
第八镇 步兵第十六协 第31标 - (全标入川)
武昌城外南湖武建营 :
武昌南湖路红旗村 (余家湾车站 巡司河两边)
第八镇 步兵第十六协 第32标 - (第1营入川)
第八镇 马军第8标
第八镇 炮兵第8标 (首义之夜胜利的关键兵力)
第二十一混成协 马军第11营
武昌城外塘角武恺营 :
曾家巷码头 (积玉桥江边原国棉四厂五厂)
第二十一混成协 炮兵第11营
第二十一混成协 工程队
第二十一混成协 辎重队
武昌城内督署、第八镇司令部 :
张之洞路x解放路 (武昌造船厂)
巡防营
督署卫队
机枪队
第八镇 宪兵营
第八镇 教练营
武昌城外江边 督署附近 :
临江大道x彭刘杨西路 (生物所)
第八镇 辎重第8营
武昌城外其他地点 :
第二十一混成协 第41标(第1营调宜昌,第2营调岳州)
第二十一混成协 第42标(第1营驻汉口,第2营驻京汉铁路,第3营驻汉阳兵工厂)
按清末《陆军营制饷章》规定,新军编制以两协为一镇(官兵12512人)、两标为一协(官兵4038人)、每标三营、每营四队。
每镇还辖炮队一标(官兵1756名)、马队一标 (官兵1117名)、辎重一营(官兵754人)、工程一营 (官兵667人)。
步、炮、工每队均为三排,每排三棚;马队两排,每排二棚;辎重队三排,每排三棚。
1904年,湖北新军人数: 第八镇官兵12071人;第二十一混成协官兵5188人。共有官兵 17,259 人。
武昌起义发生时,“当时驻武昌城内外的兵力约二十个营,共九千多人。当晚陆续参加起义的达三、四千人。辎重八营没有革命党人的力量,结果在起义中完全站到了反革命方面。再加上分布在城内的武装警察和宪兵营、旗兵营,清方的兵力超过五千人。”【中华民国史 第一卷(1909-1912)李新主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又看照片 7 camelry 字1003 2020-08-17 11:39:54
🙂历史告诉后来者 3 燕人 字58 2020-08-16 15:28:06
🙂只要引起革命的社会因素存在,革命总是扑灭不了的。 2 深海鱼网 字81 2020-08-17 05:50:20
🙂【原创】民国往事(2)首义之前武昌城兵力部署
🙂涂德麟 4 方平 字120 2020-08-18 16:46:59
🙂他的保定六期同学有名的不少 4 camelry 字494 2020-08-18 23:47:20
🙂年初终南山老先生曾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5 小泽珍珠 字0 2020-08-16 07:34:33
🙂近现代史上,武汉一直是转折关头的风暴眼 17 方平 字829 2020-08-18 19: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