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去向、人间无数 -- 桥上

共:💬140 🌺106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2:杭,核

以“木”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非常多,不算“木”,就有一百二十四个,《王力古汉语字典》曾总结,“木部的字大多与树木有关”:

首先是一大批树木的名称,有“松”和“柏”和“杉”、“杨”和“柳”、“棠”和“杜”和“梨”、“樱”和“桃”、“梧”和“桐”和“椅”、“楷”和“模”、“柑”和“橘”和“橙”、“柠”和“檬”,以及“椿”、“檀”、“樟”、“桦”、“枫”、“桂”、“榕”、“梅”、“榛”、“柿”、“椰”、“椒”等等;

其次是树木的部位,有全体:“植”和“株”,以及“树”、“棵”;有部分:“枝”和“杈”、“根”和“梢”,以及“核”、“梗”、“材”、“柴”;

然后是用树木做出来的各种器物和建筑,有“棍”和“棒”、“橱”和“柜”、“栅”和“栏”、“栈”和“桥”、“村”和“寨”,以及“棋”、“梳”、“杯”、“桶”、“案”、“床”、“梯”、“柱”等等;

再就是树木的状态,有“枯”和“朽”,以及“枉”、“棱”、“柔”、“荣”;

还有人对树木做的动作,有“检”和“校”,以及“栽”、“栖”;

最后是一些已经有些抽象的意思,不局限于“木”,但一开始也许仍是从“木”抽象出来的,有“极”、“样”、“柒”、“椭”。

以“木”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中还有一对“同体字”,就是声符和部首都一样,但意思不同的两个字:“架”和“枷”,但在有些义项上这两个字又是异体字,不过它们终究有了分工,一般不会越界。

“木”作为部首主要是如“杭”、“核”、“枷”那样在左侧,但也有如“架”、“案”、“棠”那样在下方的,还有如“栽”那样在左下的,以及如“床”那样在右下的。这“床”是个后起的字,原先这个字写作“牀”,“木”这个部首在右侧。

“木”王筠释例认为是“全体象形字”,“丨象干,上扬枝者枝叶,下注者根株”,您可对比下图中左上角“木”字的图形。又有在“木”字图形不同部分分别加上一笔的指事字:“本”和“末”,以及“朱”也就是“株”。

“朱”本意是“木”的中间部分——植株,后来古人要造字表现一种颜色“朱”——朱砂的颜色,但这个抽象的意思无法用图形表示,而这一种红色——“朱”的名称发声又正好和植株的“朱”差不多,结果朱砂的颜色就把“朱”霸占了,以后古人只好另造形声字“株”来代表植株的意思。

这些字的图形也都在下图中,“木”右侧是“末”,“末”下面是“朱”,“朱”下面是“株”,“株”下面是“本”,您可留意图中那个圆点或短横标示的(“木”从上到下的)不同部位。

下图中还贴出了一些相关字的图形,有画了一棵枝叶茂盛的树的“未”字(“木”下方)、有画了好几颗树的“森”字(“未”下方)和“林”字(“森”右侧)、有画着一把斧头砍向树木的“析”字(“末”右侧)、有画了一个人靠在树下休息的“休”字(“析”下方)、有画了太阳在树后和树顶的“杳”字(“林”右侧)和“杲”字(“杳”右侧)、还有在树上画了丰盛果实的“果”字(“杳”右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22

说完“木”,接下来我们说“杭”字。“杭”,《王力古汉语字典》认为“似与树木关系不大”,我觉得主要是这个字来源不明:《说文》说过“杭,抗或从木”,这里“杭”是“抗”的替身;《说文解字注》认为“杭”“乃𣃚[方亢]之譌變”,这里“杭”又是“𣃚[方亢]”的变形;《诗•卫风•河广》中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楚辞•九章•惜诵》中还有“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这种用法现在都用“航”字,这里“杭”是“航”的前辈;总之,都不是正字。

后来,有了地名“餘杭”,《说文解字注》说是“秦政舟渡處”,于是在这里,“杭”终于找到自己的位置;又从这里产生出另一个地名“杭州”,这才是我们现在这个常用字“杭”的归宿。“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那位前太守感叹,“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杭”的声符是“亢”。“亢”,《说文》说“人頸也”,就是脖子。上图中有“杭”字、“亢”字以及挨着脖子、突出表现脑袋的“元”字的图形,“元”在右上角,“杭”和“亢”在“元”左侧,“杭”上“亢”下。

“亢”这个声符能发五个音:ang、hang、jing、kang、keng,其中用的比较多的是kang、hang、keng三个音。也发kang这个音的常见声符还有个“康”,就只发kang这个音,比“亢”更单纯。也发hang这个音的常见声符又有个“行”,还发heng和xing两个音,和“亢”不一路。也发keng这个音的常见声符有“坚”和“巠”,“坚”还发jian和qian两个音,和“亢”也不一路,“巠”还发geng、jin、jing、qing、xing五个音,倒像是和“行”有点接近。

再说“核”字。“核”,本意是某种树皮制的容器,《说文》说是“蠻夷以木皮爲篋”,段玉裁解释说“今字果实中曰核,本义废矣”。下面图中就有各种桦树皮制作的容器,图片出自《深入兴安腹地-探访逐鹿山岭“猎神”后裔鄂伦春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核”字现在我能找到的句例都已经是果核了,如《礼记•曲礼上第一》中的“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世说新语•俭啬》中的“王戎有好李,常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而《小雅•甫田之什•宾之初筵》里有句“笾豆有楚,殽核维旅”(《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43)),应该还是《赤壁赋》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那个“肴核”的出处,其中的“核”甚至不是果核而是带核的果子本身。

从果核果实这类意思,“核”还衍生出另一层意思:“检验”、“核实”,《汉书•刑法志》中有“其审核之,务准古法”,颜师古解释说“核,究其实也”,就是一例,现代的例子就太多了。

但果核这个意思似乎本来应该用“覈”字,上面“殽核维旅”蔡邕注《典引》时说“肉曰肴,骨曰覈”,《尔雅•释木》“桃、李,醜核”郝懿行义疏有“《初学记》引孙炎曰:‘桃李之类,实皆有核。’按:核当作覈……经典假借作核耳”。但后来却反过来了,“覈”专门做起了“核实”和“检验”,而“核”这个假借的外来户,反倒是既管着“检验”、“核实”,还同时去兼任了果核。

《说文》又说,“核”是“从木,亥聲”,因此“核”的声符是“亥”,吴其昌《金文名象疏证》认为“亥字原始之初谊为豕之象形”,上上图中有“核”和“亥”二字的图形,“核”在“亢”下面,“亥”在“核”和“元”下面。

“亥”字在《左传》中也曾提到,说是“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襄三十年传》(p 1170)(09300301))(082),这和筹算有关,我原来贴过杨伯峻先生对此的注释,在《《左传》人物事略05附:杞昏晋悼4/4》,这里重贴一遍,之所以要用图片是因为这段注里图形太多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旬阳县-佑圣宫一号汉墓出土象牙算筹的图片,出自旬阳县博物馆[URL=http://www.xunyangzaixian.com/bendi/show.asp?id=19402]《旬阳文物象牙算筹》[/UR旬阳在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算筹数字表示方式示意图,出自旬阳县博物馆:向丽君《闪耀科学和人文光彩的历史记忆——旬阳出土的稀世国宝汉代象牙算筹探微》汉唐论坛河源:

点看全图

“亥”这个声符发七个音:gai、hai、he、hu、jie、kai、ke,其中主要的是hai、gai、he、ke四个音。发hai和gai这两个音的主要就是“亥”这个声符,但发he和ke那两个音的常见声符就还有“可”和“合”和“各”,前面都提到过,但他们显然都和“亥”不一路。

————————————————————

下面是8个以“亢”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亢”这个声符能够发的5种不同的声音:

亢kàng抗kàng坑kēng吭háng-kēng杭háng肮āng炕kàng航háng

ang、hang、jing、kang、keng。

下面是“亥”和6个以之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亥”这个声符能够发的7种不同的声音:

亥hài-jiē

刻kè该gāi咳hāi-ké孩hái骇hài核hé-hú

gai、hai、he、hu、jie、kai、ke。

下面是126个以“木”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亢”和“亥”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3个常用字:

木朽朴机权杆杠杜材村杖杉极杈杨枉枝杯枢柜

板松枪枫构杭枕荣标栈柑枯柄栋柏栅柳柱柿栏

柠枷树柒柔架栽梆框桂栖档桐株桥桦栓桃桅格

桩校核样根柴桨案械梗梧梢梅检梳梯桶梭梨棒

棱棋椰植椅椒棵棍椎棚棕棺榔椭棠楔椿楷榄槐

榆楼概楣榛模榴榜榨榕寨横槽樱橡樟橄橱橙橘

檬檐檩檀床

亢航孩

通宝推:尚儒,mezhan,听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