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寰球同此凉热 -- 本嘉明

共:💬464 🌺2973 🌵3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再说几句

一,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nature》(当然也包括它的医学子刊)比《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就是我说的《浪人报》,我是拿Journal那个单词开个玩笑),选稿上要严谨。我个人觉得,如果荞鸡-高这篇 “回顾性推断”科普文,能够投到Nature Medicine,肯定先投那里。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二,现在我们在说两个独立的事件:一个是北卡州立大学在2015年发表的科研成果;一个是当前的武汉肺炎病毒。这两个事情在逻辑上有内在的连贯性,但仍然是各自独立的。

病毒一定要存活在宿主的细胞内,离开宿主的细胞,病毒就会死掉。北卡这个项目,打正的旗号就是模拟未来可能的新病毒威胁。项目组改变了某些冠状病毒上面和宿主细胞结合的蛋白质,让原本(只生存于野生动物比如蝙蝠体内)不能传染人的病毒变成可以传染人,即钻入人的体细胞内。这个“试图传染给人的过程”,自然界是一直发生的,但效率很低下,中韩/东南亚,吃蝙蝠吃了几百上千年了,也没有吃出毛病,就是因为那时蝙蝠体内的冠状病毒在烹饪中会死掉一些,还活着的“非法难民”就算进入人的消化系统,也不能钻进人体细胞,黑下来不走。现在在很多实验室自己搞这类项目,定点定向,打开这个开关那个开关,可以快速见效。嵌合型病毒在各大学的实验室不难见到,玩病毒的课题组实在太多了,北卡对这个新病毒的“发明”,主要是为了研究病毒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看这类病毒真的问世的话,在与人类接触后,它的变异路径。这些都是在严格控制的LAB环境里做的实验。假设在2015年把这个新嵌合病毒注射到人体内,确实能够感染人类细胞,并且免疫治疗和现有疫苗对它都沒效果。一般讲,这类嵌合病毒在人体内的致死性,在传播一开始会相当高,但是总体统计,很可能比野生型SARS病毒要低些。2015年这个实验,结果比较恐怖,是因为这个嵌合病毒比较适合“残害”大鼠,倒未必是杀人利器。

所以,对于石研究员来说,有几个非常大的诱惑。北卡的师傅们给她打开了一扇窗,让她看到,蝙蝠体内,几千年来聚集了一个“富矿”,供她和病毒所的同事(比如周鹏)自由开发,通过对各种野生冠状病毒的拆散组合,并人工变异到能进入人体细胞,观察病毒进入新环境后的反应,这些都会产生大量的研究成果。即便不考虑各种虚名职称等等,光是从观摩别人造一条“瓦良格”号,变成自己独力造一条“山东号”,并因此以“通讯作者”的姿态登上顶级刊物-----这就足以打动太多科技工作者的心了。其次,在参与北卡项目中,石肯定有了自己的想法,要用自己储备的其他野生病毒试试,而不是只围着SARS打转。这些在武汉所的项目,都是政府批准,政府出资的,并非科研人员的私自行为。这些项目本身没有问题,世界各生物技术大国,或多或少都在搞。问题在于管理上的周密性。

大家有空的话,看看这部韩国2013年的电影《流感》(Flu)吧。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