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以剪刀差挑拨前三十年工农关系的喷子们构思场景 -- flyingcatgm
共:💬24 🌺291 🌵4
80年代人才向大城市流动俺有点发言权。俺父母都是支边去的边疆,但他们说起来去支边的原因,觉悟是一方面,8类地区津贴也是很重要的现实因素。
那时国家把地区好像分为8类,越艰苦津贴越高,所以俺见过78年收入达到120的技术员,远超大城市中的一般官员。
改开后,地区津贴缩水不说,资源向大城市倾斜,于是高素质人才纷纷逃离边远山区。
俺记得有个小地方,当地唯一小学的、天津籍的副校长本人出生在内蒙,88年实在扛不住生活的压力调回天津。他走时学校教师已经基本走光了,他此前为了维持学校运转一个人教3个年级,注意是3个年级。他走后没多久学校就关门了。
当地是个贫困地区,掏不起住校钱去城市上学的家庭,孩子几乎都辍学了。
对比一下这样的情况,再看看你说的话,是人话么?就你也配披张人皮!?你真缺德!
通宝推:踢细胞,天马行空,白玉老虎,老老狐狸,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我母亲所在医院七十年代奔赴农村服务农民,改开后全部回城 61 flyingcatgm 字1200 2019-11-07 03:54:58
🙂我毕业的高中也是类似情况,71年县一中一部搬到我们公社 24 七天 字764 2019-11-07 20:00:37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你好恶毒,不过确实是邓党口吻
🙂朋友的父亲(中科院士),52年毕业去新疆,工资260 6 七天 字0 2019-11-07 22:33:27
🙂你这就是扯淡了。当时资源下沉是有配套政策的, 40 七天 字1006 2019-11-07 20:14:32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要求留在村里,上面会不允许吗?”,又是公知腔调 6 高中三年 字127 2019-11-07 19: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