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调侃一下长者的身后声名问题 -- 迷途笨狼

共:💬1053 🌺7478 🌵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几篇回忆挺有意思

一篇是江一真,79-82河北第二书记,一篇是高扬,82-85河北第一书记。

江一真:风雨雷电中的“一根筋” 作者:钟兆云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7期

江一真79年4月去河北,任第二书记、省人大主任,主持省委日常工作。去后,和第一书记刘子厚冲突严重。

江一真不得不向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领导人写信,或当面汇报澄清事实,并提出,如果中央还要自己留冀工作,那就有必要调走几位宗派思想严重、贯彻执行三中全会决议不力甚至有意阻挠的省委领导。

邓小平对江一真的表现和正气看在眼里,指示:江一真不能走,调开河北几位省委领导。

叶剑英和胡耀邦也支持江一真。叶剑英还扶病当面听取了江一真的汇报,嘱他要好好休息,注意斗争的灵活性。

在商定河北省委人事安排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胡耀邦提议江一真接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当初派江一真下河北,中央即有此意。

中央领导在找河北省委主要领导谈话时,河北主要领导坚决反对江一真接任第一书记,并以此作为自己离冀的条件之一。

中央有的领导为安定团结大局,建议派国务院秘书长金明赴冀担任省委第一书记,江一真仍任第二书记,同时调李尔重担任省长。

79.12,国务院秘书长金明赴冀任第一书记,和江一真、李尔重组成三驾马车。

没多久,三驾马车也出问题了。金明认定江一真向中纪委告自己的状,两人开始严重对立。

让江一真意外的是,“三驾马车”对问题的不同认识,把他逼在了新的夹缝里。甚至他的一些活动被人盯梢,有人还安装了窃听电话。……

1982年6月,“三驾马车”被调出河北。此前,邓小平已了解情况,对江一真在河北的功绩是肯定的,他当天就作了批示:看来,金明、李尔重同志是原则问题,江一真同志是方法问题。即使三个人都调离河北,也不能各打五十大板,要区别对待。虽有邓小平批示,但中央一些领导在搞平衡的思想指导下,江一真并没有受到区别对待。

接下来就是说高扬主政了:

江一真来时,河北正是最困难之时,他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走时,河北各条战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政治局势也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而匪夷所思的是,在江一真调离河北后,这块已然复苏的土地又开始出现一些民怨,一些已经平反的冤假错案重起波澜。就拿受叶剑英、胡耀邦关注,并在江一真具体关心下落实政策的杨凤鸣来说,担任衡水地委副书记后干得有声有色,却被省委新班子连降三级,发配到大曹庄农场当副场长。直到河北省委书记再度易人,才重获“平反”,安置了一个正县级。在此期间,一些在江一真身边工作过的人员也受到无理整治。

1982年秋,中央书记处书记陈丕显、习仲勋希望江一真在适当时候回闽调查了解情况,帮助抓抓落实干部政策工作。通过深入调研,江一真几易其稿上呈的落实地下党政策调查报告,获胡耀邦高度赞赏和批示。批示转到福建省委后,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和省委许多同志都感到胡耀邦的批示真是“密密麻麻,大快人心!”

1994年3月24日,江一真在北京医院病逝。第二天,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以个人名义拍去唁电:“惊悉老领导江一真同志因病去世,悲痛万分,谨致电表示沉痛哀悼。江伯伯的高尚人格和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永远让人怀念。祈望江伯伯家属节哀保重。”

……

习近平同志曾深情追忆老领导江一真:“江一真同志始终是一位勇于战胜困难的铁汉子,敢于坚持真理的硬骨头,忠心耿耿为人民的好干部。他的高尚品质,是共产党员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下面这篇是采访高扬的秘书,河北政协副主席韩立成:

古稀之年挑重担

韩的回忆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高扬去河北,金明、江一真、李尔重调走,离京前一天,金明去见高扬,说担心江一真提前一天回石家庄可能会布置小动作,希望四人一起走,高扬答应了,四人一起坐火车,金明和高扬谈了一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