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评西方与中国的文明根本冲突 -- 笑看风雨

共:💬24 🌺13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评西方与中国的文明根本冲突

美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乐评人大卫·保罗·戈德曼(David Paul Goldman)的文章: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朋友

观察者网 - “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朋友”

西西河 - “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朋友”

(感谢 豪哥的江湖 的分享)

这篇文章里最关键的是这一句:

他们不懂什么叫Res publica(公共事务)。他们没有那种奥古斯丁式的共同的爱,所以国家不是靠友爱共同体团结在一起的。使国家团结在一起的是人们的抱负。

这句话触到了中国和西方的最本质不同。作者认为这个不同是中国劣于西方的证据,并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但很可惜,正是这个不同,决定了中华文化优越于西方文明,并最终会取得胜利。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奥古斯丁式的共同的爱。这个点是理解这篇文章的核心。

《上帝之城》(拉丁语:De Civitate Dei),书名或译作「天主之城」,为希坡的奥古斯丁(Augustinus Hipponensis)所著。当时罗马城已被哥德蛮族攻破。人们把罗马帝国的衰退归咎于基督徒之离弃传统多神宗教。奥古斯丁觉得有必要着书回应此攻击,于是提笔写作此书,时当公元413年。主旨为上帝之城最终将会战胜大地之城。

奥古斯丁在书中说明,罗马的衰退是肇因于道德的衰退;基督教不但不是罗马衰退的原因,反而有助于道德的提升。但基督徒所归属的不是罗马帝国或任何大地之城,而是上帝之城。大地之城与上帝之城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前者人民的共通点在于对自己的爱,后者则是结合于对上帝的爱和因此而生的对彼此的爱。在对比这两个城从起源到结局的过程中,他对人类的群体生活有深入的讨论,也建构了基督教的历史观。

戈德曼的观察准确无误,我们确实没有奥古斯丁式的共同的爱,我们有的是: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儒家对人性有2个基本假设:(1) 人都有差别心,对自己的亲人,不可能和对别人的亲人情感完全相同; (2)同时人也都有同情心,所以对别人的亲人,也可以分享一些对自己亲人的感情。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681030

墨家的兼爱,在我国文化中从来不是主流。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在这个问题上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显然是中华文明的看法是正确的。

1. 神并不存在,所以因此产生的“结合于对上帝的爱和因此而生的对彼此的爱”也就是没有基础的。

2. 生命的本质属性与任务就是繁衍(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扩散遗传物质),所以在生物学层面就决定了任何生物在统计学意义上必然是倾向最大化自身基因的延续,换句话说会偏向于支持与自己血缘关系更近的一方;人当然也是一种生物,所以墨家的“兼爱”或基督教的“普世的爱”,在本质上就无法成立;相反儒家的“爱有差等”(根据血缘关系情感程度有所不同),则是正确的。

再看看他反复讲的:

《世界周报》:难道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友谊吗?

戈德曼:人们私下当然有朋友。但中国人没有西方那种政治友谊的概念,这种理念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中国讲利益不讲友谊。有个源于意大利南部的概念叫做“非道德的家庭主义”,人们以无关道德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但在家庭内部又有另一套标准。这也很符合中国社会的特征。

观察很准确。还是我刚才说的那些。

《世界周报》:中国在极力展示其“友好”的一面,这显然符合其利益。他们有庞大的公关战略,在西方媒体上购买栏位来宣传自己,力图让大家觉得中国是个友好的巨人。

戈德曼:但他们外宣效果显然不怎么样。

《世界周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戈德曼:因为中国人完全不懂得西方人的情感,所以很难以西方的方式进行对话。我最不担心的就是中国针对西方的外宣。他们在通过金钱和技术获取影响力方面倒是一把好手。

《世界周报》:你的意思是他们无法赢得人心?

戈德曼:对,因为对西方人而言中国体制完全是异质的,跟他们的需求和期望相差太远,以至于根本无法产生吸引力。

我完全同意戈德曼的观察。更进一步,我们不要指望西方人理解中国。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更具体地说和基督教文化的冲突,是根植在文化里的。

举个例子:

在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精神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某种宇宙精神,这种精神实为一种逻辑思维,是脱离了人并与客观世界相分离的,只以概念形式表现出来。绝对精神是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着的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万物只是它的外在表现。绝对精神是一种活生生的、积极能动的力量。

百度百科 - 绝对精神

黑格尔的这段话在中华文明看来简直是梦呓。但为什么他是西方重要哲学家之一呢?为什么他能在西方获得这么多认同?其实只要把“绝对精神”换成“上帝”,就不言而喻了。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到:

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因此,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说来,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西方文化的内核是基督教。基督教文明的人难以理解无神的伦理体系,因为他们的整个道德规范和生活目标都建立在神谕、先知言论的基础上。本质上说,基督教文明下的人,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上帝而活。或者说得再重一点,西方文明下的人,都是上帝的奴隶。

这套文明是不是很反人性?是的,所以西方也有很多反对这套理论的人士。可是问题是西方的整个伦理体系都建立在一神论的基础上,把上帝否定了也就意味着伦理道德就被否定了。(这也就是西方的无神论人士往往私生活糜烂,接人待物很差,信用不佳,视道德为无物,风评不佳的原因;他们否定了神,在西方文明体系内也就没有道德体系可用了。)

所以经常看到基督徒说:“中国人没有道德。”其实这是他们世界观的的必然结论,只不过他们有时是下意识地有这个看法,自己都意识不到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世界观对人的影响是潜在而深刻的。

相反,在中华文明看来,西方文明就是偏执、没有道理、莫名其妙。

那么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竞争谁能赢?答案是中华文明。原因如下:

1. 最本质的一点,基督教文明的内核是错误的,中华文明的内核相比正确的多。人类社会是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反过来,由上帝或绝对精神决定人类社会。

2. 中华文明的人相对更容易理解基督教文明,而基督教文明的人相对更难理解中华文明。我知彼多,彼知我少。

因为基督教文明的内核相对简单易懂:上帝立了这些规范(或先知立了这些规范,但上帝既然是全知全能的,那么先知也是秉承上帝的意旨),必须遵守。

相反中华文化的内核则复杂得多,本质上是一个无神的体系。

3. 基督教文明推崇的一元化、非黑即白、唯一的完美社会体制(这是一神论的必然推论 - 必然存在绝对真理、绝对完美的社会体制,并且要努力推广之),在现实中证明是行不通的。事实上西方搞的这套民主体制,在西欧、北美以外的国家就没有成功的(包括日本,日本(1)实际是一个美军占领下的主权不完全国家,而且(2)自民党万年执政,所以作为民主成功的例子完全不成立)。

4. 中国面对西方的唯一弱点似乎是创新,但是这个问题目前已基本解决。请参见本人另一帖:论中华文明与创新

(此文为本人原创,本人保留本文的著作权。欢迎转载,请注明原作者:西西河 笑看风雨 及本文链接。)

关键词(Tags): #中华 基督教 文明的冲突 戈德曼 道德通宝推:混沌之源,脑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