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赶超美国的本质是什么 -- 独立寒秋HK

共:💬41 🌺251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中国赶超美国的本质是什么

最近,特朗普总统有些着急,他想好的大招中美贸易战似乎没照他设计的‘很好打,很容易赢’的方向发展,反倒是被今上打成了一个持久战,打着打着,美国经济似乎要放缓了,而特朗普本人又要竞选了,时不我待、形势比人强,床破总统看来是没招要放弃或者妥协或者承认策略失败了,于是他就给前总统老卡特打了个电话,询问中国赶超的原因何在,转篇文章在这里给大家参考:

对于特朗普的问题:「中国是如何赶超美国的?」卡特的回答是:「我在1979年实现了与中国建交,自那年之后,你可曾听说过中国与其他国家爆发战争?没有。反观我们,却不停开战。」美国把大量资源投入军事,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致力发展高速铁路等基建。

卡特又说:「我们(在军费开支上)浪费了3万亿美元,而中国却不曾把1分钱浪费在战争上,这就是他们几乎所有方面都超越我们的原因。」他还认为,「如果把浪费掉的3万亿美元用来发展美国的基建,说不定还能剩下2万亿美元,而我们可得到高铁、稳固的大桥和保养良好的道路,教育系统还能像韩国或香港一样好。」

卡特的回答简单来说就是认为,美中之间此消彼长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中国忙于建设而美国忙于打仗。不过我们认为这个回答却可能并不十分准确,因为二战以来,全球打仗最多的国家就是美国,美国可以说一直都在打仗,但在上个世纪,战争似乎并没有影响美国称霸全球。美国地位明显遇到挑战,恐怕主要是在新世纪的十来年。

在继续讨论特朗普之问之前,我们想先说一下我们对特朗普提出这个问题的解读或者感受。在我们看来,特朗普提出这个问题,很可能意味着中美贸易战就要落幕了。

为什么我们把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连在一起,并据此得出中美贸易战就要落幕的推论?是因为我们认为,根据一般的人性,人只有在遇到挫折或者遭到失败的时候才会反思、才会怀疑;如果一切顺利、策略很成功,人一般是不会反思和怀疑的,只会洋洋得意、到处吹嘘或者高明一些的人会总结经验、以备将来。

去年以来,中美之间最大的事无过于中美贸易战,特朗普从最初简单认为美国很容易赢而采取高举高打极限施压策略,到现在陷入漫长的持久战和消耗战中;美国经济从一派欣欣向荣拖到现在的经济放缓。世易时移,特朗普试图用极限施压的办法取得贸易战胜利的策略看来很可能要失败了。

其实我们一直以来就预判美国的策略不可能成功,也料定美国最后会妥协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这方面有我们去年以来的多篇博文为证。我们之所以这么判断,逻辑很简单,因为美国要求的结构改变或者削减国企补贴、减低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等,实际上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权,这是中国不可能答应的,答应了中国就差不多变成美国的附庸了。

如果美国坚持要求这种影响经济主权的结构性改变,不管美国施加多大的压力,中美之间都是不可能有贸易协议的,贸易战只能长期打下去。贸易协议有且只有一种达成的可能,就是美国放弃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变要求,把焦点放在贸易平衡上,这种可能美国的贸易鹰派是不愿意选的,他们最在意的其实就是改变中国发展经济的结构。

不过,我们一直认为,美国鹰派与特朗普的利益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因为鹰派不需要选举,而特朗普需要选举、需要给他的支持者们以即时可见的利益。贸易战打下去,一点利益也拿不到,怎么向支持者交代?美国经济受到拖累,影响特朗普的下届总统选举,谁来付这个代价?所以,从选举角度,只有见好就收,拿下能够拿到的利益,才是目前对特朗普最有利的策略。

但是,放弃要求中国经济结构改变的核心诉求,仅仅追求贸易平衡,这个结果其实与2018年中美初次谈判达成的协议原则上差不多,换句话说,对美国来说,这差不多一年的贸易战基本是白打了,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可以说基本失败。正是在看到策略的失败无法避免,内心也打算接受这个不如意的结果了。特朗普才会产生迷茫的心情,于是自信下降了,怀疑滋长了,疑问发生了。

我们认为,特朗普之问的背景,很可能是特朗普打算放弃全要策略,转而只追求贸易平衡,这也与最近媒体的报道方向一致。如果事实与我们的推断接近,那就说明达成中美贸易协议最大的障碍已经消除,协议近在眼前了。

回到特朗普之问,卡特的回答是中国不打仗、专心搞建设,所以赶超得快。但是不打仗、专心搞建设的国家同样很多,就以亚洲国家为例,没有哪个国家不在专心搞建设,经济长期停滞的日本,同样长期没有打仗,同样在长期努力求发展。

所以,不打仗、专心搞建设这个回答,既解释不了为什么上个世纪美国一边打仗、一边照样称霸;也解释不了同样不打仗、专心搞建设的世界众多其他国家,为什么就普遍没有取得接近中国的成绩。

在谈我们的回答之前,可以先看一个例子,过去传统电脑在与人类围棋高手的对赛中一直表现不佳,因为围棋的下棋点极多,影响因素非常多元和复杂,传统电脑的学习和思考能力与人类棋手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故此常常战绩不佳。但是在使用了类似人类的神经元深度学习等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后,电脑围棋的水平突飞猛进,其中的佼佼者电脑棋手AlphaGo,从2014年开始研制,经过深度学习和数以万计的自我对弈学习,于2016年3月战胜了全球顶尖棋手韩国的李世石,又在2017年5月战胜了世界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至此,电脑棋手用两年多的时间横扫了人类,再也没有人类对手。输棋的柯洁事后坦承,在败局难以挽回时浑身颤抖冲出棋室放声大哭,因为完全看不到赢棋的希望。

两年多的时间,电脑棋手就登顶世界棋坛,要说胜利的直接原因,只能归功于电脑棋手强大的学习能力。所以,从电脑和人类顶尖棋手的博弈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总结:一切的胜利,归根结底都是学习能力的胜利。一个有着更强学习能力的人或者机器或者组织或者国家,最后必定会超越拥有较弱学习能力的对手。

所以,在我们看来,特朗普之问更准确的答案,恐怕是中国拥有较之世界其他国家更强的学习能力。

谈到中国的学习能力,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也很能说明问题,就是电子支付在中国的广泛应用。有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在中国,连乞丐和街头卖菜的农村大妈也广泛使用二维码支付,给乞丐现金零钱很多乞丐都不愿意收。

乞丐和街头卖菜大妈,一般来说,在中国都属于文化水平比较低、对科技不敏感的阶层,但是就连这个阶层,也在广泛地使用最新的电子科技。反观世界上其他国家,即使发展水平比中国高的发达国家,也很难见到电子科技如此普及的应用。当然,中国电子科技的广泛使用,原因可能有很多;发达国家电子科技的普及程度不及中国,也可能有一些自身具体原因。但是有一点无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即使是没有什么文化的本应最保守的最基层群众,对最新的电子科技,也是热情拥抱,毫无抗拒的。

学习能力包含很多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信息传播的成本和阻碍,如果科技可以毫无阻碍的顺畅流动,社会整体学习的速度自然可以大大提高。

从这个方面看,中国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有一定优势的。我们知道有一个词叫「中国速度」,形容中国建设的速度日新月异,远超世界上其他国家,比如著名的中国高铁,从2004年开始建设,至2018年用14年的时间建设了2.9万公里,占世界2/3以上;而大约同期(2005年通过计划)拟建设长度约1300公里的美国加州高铁,首阶段拖延至2015年才动工,预计2029年才能完成第一阶段工程,2033年才能全线开通,即使能够完全按预计时间顺利完成,这个项目也总共耗时约28年,如果再有延宕,随时可能超过30年。

科技或者类似高铁等现代技术的普及,其遇到的阻碍或者成本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观念上的,例如觉得自己现在的技术已经够好,不需要研究或者使用新技术,电子支付在一些发达地区遇到的普及速度不快,有一部分就来自于这类观念阻碍;可以是利益上的,例如私有土地拥有者不愿意为了高铁一类的公众利益令自身受损或者希望自身利益最大化,印度的很多工程项目长期难以寸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众多的小土地主不愿妥协;可以是制度上的,例如多个利益团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利用现行制度予以阻挠,加州高铁长期没有多少进展的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此。

要想令技术和信息可以无阻碍或者较少阻碍的流动,提高社会进步的效率,从观念上、利益上到制度上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基础或者条件,缺乏这种基础或者条件,技术或者信息的传播速度就会受到很大限制,社会进步的速度就会放慢。

今天中国科技或者信息传播的成本或者阻碍较低,发展的速度很快,却并不是从来如此。历史上的中国,其学习能力是非常低的,观念的束缚也非常严重。例如鲁迅先生在描写民国初年的景象时曾经写到:“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那时候的中国人,讲究的是祖先定的就不能改、不能动,先进科技在守旧者的眼里,是一些奇技淫巧一类的东西,需要坚决抵制。所以那时的中国,不可能存在科技快速普及的思想基础。

过去的中国,土地同样在大小地主手上,类似今天的印度;国家的管制能力极低,中央的政令基本很难去到社会基层。在这样的国家,同样会遇到今天印度、美国开展大型项目时所遇到的困难,甚至会更严重。

所以,今天中国学习能力的形成,科技和信息传播成本和阻碍的降低,普通民众乐于接受最新科技,这一切,其实是奠基于新中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改造,对社会制度的重新构建,以及形成了一个有较高效率的行政体系。这些,可能才是特朗普之问的真正答案。

通宝推:脑袋,红军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