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关于夏商周三代的认识---(一)从《史记》说起 -- 回车
王国维先生提出纸上材料要和地下材料结合着看的“二重证据法”,被实践证明确实很伟大,比如人们顺着文献线索,找到了殷墟,找到了二里头,然后研究遗存,发现以前认为不靠谱的文献记载,还真就是那么回事。
顺便说一下王国维先生的死。
王国维先生的自杀有很多说法,大都不可信,其实真正原因就是他遗书里面的“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而这“辱”,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来自胡适、顾颉刚之流的疑古派。
一个人将学问视为生命,并凭借学问得到世人尊崇,忽然间其毕生研究的学问对象被一帮后生讥为压根不存在的伪学(比如,大禹只是条虫子),且此论一出,立刻在学界引起广泛轰动,成为新思潮,可以想见,其面临的尴尬与羞辱。
所以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问世,1927年,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说到疑古派,便要提顾颉刚的中国古史层累说,顾氏以层累说来说明文献中的上古史不可信,所谓“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朝有三皇,到汉朝以后有盘古”,顾氏以为很荒谬,到处讲。
其实,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这种现象很自然,游戏刚开始的时候,玩家基本上两眼一抹黑(不看攻略的话),然后随着探索,地图逐渐打开,知道的东西才越来越多,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倒是反过来,一开始啥都知道,就有上帝视角,只能开挂才可以。
言归正传。
前面说了,司马迁认为夏是黄帝传承,而殷周不是。
这是王国维先生说的纸上材料,地下材料又怎样呢?
所谓传承,总有点独一份的意思,或者说以前很多份,到他这,就剩他一独苗。
根据考古研究,洛阳偃师附近的二里头公认为夏的遗址。
二里头时期横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上接河南龙山文化,下开启自己的文化。
如果能够确认二里头时期之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有很多文化区域如群星闪耀,但到了二里头时期,这许多文化区域逐渐消失或者衰落了,只剩二里头一枝独秀,就可以说司马迁所言不虚。
是不是这样呢?还真是的。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可以说是两河文化,黄河与长江。
在二里头时期之前,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分布着很多牛叉文化,比如黄河中游山西的陶寺文化,黄河下游的山东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等等。
然而,考古学家发现,在接近二里头时期的时候,这些新石器时代发出璀璨光芒的区域文化,从长江中下游开始,自南向北,持续衰落。
何以得出此结论?
考古学家的方法是调查比较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遗址数量,比如良渚文化最繁荣时,有遗址点200多处,可到二里头时期,则仅有8处,几近消失。
且不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考古学家发现洛阳盆地的二里头是个例外,表现很坚挺:
摘自《龙山—二里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作者北大张弛)
如果将黄河、长江对应为黄帝的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黄河大概指昌意一支,绵延未绝,所谓华夏,有可能是华黄不分,实为黄夏,而长江则是指的玄嚣这一支。
我们不知道司马迁是如何做到的,他对距自己有2000多年的上古史,在脉络的总体把握上与后世考古发现基本一致,令人吃惊。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5
🙂猜测岛主看贴,只看结论 2 回车 字291 2019-03-12 23:36:31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吃货的孜孜以求其实对人类进化很重要 6 白玉老虎 字388 2019-03-12 07:56:25
🙂(二)至暗时刻的二里头
🙂看书和亲历,你比如除了能看全部史书 断臂残刀疲败兵 字159 2019-03-16 01: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