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带着娃娃打牌-争当下游的爸爸 -- 脑袋

共:💬175 🌺1924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当爸爸的人不得不好学和勇敢

滑了很多次雪,但每次都只敢在初学者的缓坡玩。看着缆车拉着一车车人走向山颠,总觉得那是土生加拿大人的世界,我这种中年移民,缓坡坡才是我的地盘,从来没想过跨过去。

今天开始也是在小坡坡快乐地玩着。慢慢我发觉看不到女儿的影子了。四处去找,结果发现她在蓝道排队等缆车。一问,这个土生加拿大人已经自己悄悄去滑过一次,摔了一跤。我抬头一看远处接近70度的山坡上,缆车站都远得有点看不清楚,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太危险了。但作为老爸,我不能给女儿的勇敢行为拖后腿,要求她不准去。但确实担心她一个人坐这么大缆车,一个人去冲坡坡,我得保护她。心一横,拼了,我也上去。

下缆车就没停住,差点摔在缆车出口。往下一看 ,乖乖,这山也太陡了吧,比从山下看着时还吓人。女儿在后面看着我。我假作平静地说 :"你等一下,看爸爸先下去。"然后心一横就壮烈出发了。陡坡和缓坡是两个概念。虽然脚已经做出缓坡教练教的pizza 型,但仍然控制不了速度不停升高。越来越快,最后快到周围景物都被拉成模糊一片。最后,冲到了坡底速度仍然没减下来,这么高速下我也没有转湾能力。就这么冲破了边界的网子,冲上了公路。幸好被网子拖倒,翻滚着停在了公路对面。不然会冲进停车场的,和一辆车来个亲密接触。

工作人员过来扶起我,问我没事吧。然后建议我先去缓坡继续练,这儿对我还是太危险了。女儿在上面估计被我的壮烈表演吓坏了,久久不敢下来。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冲锋,在最后部分失去平衡,摔倒了了,在雪地上翻滚了十几米。我观察,她和我一样,还是没有掌握z 字型下滑,还是把滑雪板做成倒三角一路直直猛冲。我告诉女儿我们还没掌握好高坡技巧,还需要去缓坡练。女儿有点沮丧。工作人员的话确实有点伤自尊心:我们居然因为水平不行,而被要求去差劲一组,心高气傲的父女俩很少享受这种待遇。

回到缓坡,我们爷俩默默一遍遍体会z字型需要的左右换向。慢慢我发现,在高速滑行中,换向很困难。那些高坡高手在换向时,有个一蹲一起,和身体重心倾斜的动作。我分析,一起往往是换向的开始,因为这时滑雪板平放地上,摩擦力最小,容易调整方向。方向一换过来,就马上俩膝并拢,蹲下一点,这时滑板侧着切入雪中,增加摩擦力来减速。同时因为高速转弯,离心力需要重心偏移,重心偏多少就需要自己在滑行中体会。这么做着物理题分析加上反复练习,居然被我给掌握了转向技巧。但这个过程,光物理分析滑雪的受力过程不够,还需要在练习中掌握分寸,没法马上教会女儿。而且还需要上高坡去检验可行性。于是叫女儿在下面看着,老爸第二次坐缆车去敢死冲锋。没想到物理老师教的真的管用。第二次我完美地划着z 字,速度可控地下来了。而且我还发现个更有用的减速办法,就是当横切的速度都还太高了,就干脆方向调整成稍微有点向上切,用自身体重来更快地给个减速度。我甚至在半山腰把速度降为0,停了下来。

用新方法居然首试成功,心中大喜,马上去第三次巩固成果。结果我右脚要有力些,右转左,练得还熟练。但左转右就勉强,最后一次这么转没掌握好平衡,摔在了山脚。翻滚了十几米,才停下来。赶快回缓坡练左转右。然后再去高坡。这次冲锋了七八次,都没再摔跤了。

一次坐缆车时,遇到过玩滑板的老兄。他说上次滑下来,他就在我身后,觉得我重心掌握得不错,滑得挺在行。我告诉他今天是我第一次上高坡,他非常惊讶,然后说:怪不得看我把z字划得那么大,总是从雪场左右快滑倒尽头,以为我在玩拉风表演。现在看估计换向还不大熟。熟练的人一般都划很小的z 字,重心在不停切换。这样占用地方不大,不容易和人碰上。而且有的滑道也不宽。他告诉我他的女儿3三岁了,过两年估计要来滑雪,估计要用ski 。他待会儿跟我后面再看看ski 怎么换向,他还不大会ski, 只会snow board. 没想到从摔到停车场开始,几个小时后,有人请我演示技术动作,世事难料啊。这一次我试着划小z字,不停换向,居然找到一点电视里看到那些高山滑雪选手那种,有韵律地一起一蹲,切换重心的感觉。坚持到山脚都没摔跤。没让后面这个三岁女儿的老爸失望。

我们这些给人当老爸的人,不得不好学和勇敢,没有退路。

通宝推:踢细胞,唐家山,文化体制,曾自洲,柏林墙,柴门夜归,陈王奋起,jhjdylj,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