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邓小平留法纪实之二】饥寒交迫的悲惨日子 -- 老巴巴
饥寒交迫的悲惨日子 【邓小平留法纪实之二】
1.不平静的书桌--巴耶中学
邓小平和他的伙伴们于10月19日抵达马赛,随即前往巴黎。
重庆预备学校的学生,每二十个人左右划分为一个小组,并把各个组分送到许多省的中学就读。
邓小平就和他的叔父邓绍圣一起来到了位于法国西部的诺曼底巴约中学补习法语。对于只有15000人的巴约来说,一下子来了十几个中国学生,在当时的确成了新闻。
在巴耶中学的一个特殊的班里,这些年轻的中国人又重新开始中断了的法语学习。
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必须继续学习法语,等到掌握了充分的法语知识,再学习正常的中学课程。在这个阶段,他们中一些人可能转到别的学校,另外一些人则到工厂做工,为的是获得基本的工业技能,同时也为了挣到足够的钱,以充作日后进一步接受教育的费用。这后一种学生都是比较贫穷的勤工俭学学生,他们到达法国后可以把钱存在华法教育会,而家里也没有钱接济他们。
其实,邓小平在这里只读了5个月的书。
邓小平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五年多,只有头五个月是在学校里学习法语,以后再没能进入校门。
简单算一下,就知道邓小平为什麽要停学了?
邓小平离开家的时候筹到300元路费,船费就占去100,加上在上海的住宿、船上吃饭又去了50元。而在巴约的生活费每月至少40元。〔当时银元法朗约6元兑换70法朗〕。
比较一下同期异地周恩来的情况:周恩来来的时候,有恩师前清学部侍郎严修的500元赠费,又有大律师刘崇佑的义捐500元。再加上给报纸的稿费,〔参见拙作:周恩来和他的初恋情人〕可以说周恩来的日子宽裕多了。
因为无论如何节俭,也不够学费,再读下去,都无异于坐以待毙。而且家里为了他又卖了些地,寄来钱。邓小平再也不能这样有出无进的花费了。同时,学校也因为大部分学生们的学费不够决定停课了。
法语方面,五个月的法语课,加上国内一年的法语启蒙,应该说此时邓小平的法语还是有个不错的基础的。至少比只学了两三个月的周恩来好的多。然而后来,周恩来还有条件、有恒心学下去〔约一年多的私课〕。邓小平则几乎完全放弃。再加上周恩来秉性聪慧、天生的口才好、见识广、有英文基础、好交际、活动范围广....可以肯定:周恩来后来居上,比邓小平要好很多。
虽然后人有意无意拔高邓小平此时地思想认识,但客观地讲:邓小平还未达到能读法文版的马克思主义书籍的程度。
这一时期的年轻的邓小平 ,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所知甚少的情况 下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救国良方,从而走 上革命道路的。这与当时的另外一些 知识分子在对诸如实验主义、罗素主 义、无政府主义等所知不多或所知不深的情况下就把这些主义当作灵舟妙 药的状况,并无区别。如果道路选对 了,那是无知的幸运;如果选错了, 则是无知的不幸。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是在日后的实践中学到、定型的。
此时此刻只能是一点皮毛。
1921年3月13日,在巴约中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一起离开了学校。
邓小平从此走向社会,走向苦难的人间,开始了一生中最彷徨的年月。
2.漂泊的日子--华侨协社
他漂泊到位于巴黎西北郊的拉.加雷纳.科隆市〔LA GARENNE COLOMBE〕的华侨社区,
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勤工俭学生们的境遇都十分悲惨。他们有的住进了巴黎的贫民窟,大部分则挤到普安特大街39号的华侨协社中去。
巴黎华侨协社是旅法华人的公共机关,其性质如中国的会馆及外国的商会,各种机关皆汇设其中。
华侨协社成立于1919年8月31日,别墅式建筑。东南西三面是红砖围墙,北面是铁艺围栏。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的尖顶楼房。勤工俭学生初到法国时,多集于此候工候学。同???韧ㄐ乓苍谶@彦弈交。门前的两棵梧桐目睹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始末,目睹了那一代人远涉重洋觅工谋生、求学奋争的历程。
欧战后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欧洲,大批勤工俭学生进厂、入校已不可能。至1920年底,失工、失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挤满了协社的院落,协社成为勤工俭学生的避难所。无工可做又无遑求?W的人?t住在地窖?龋坏亟炎〔幌拢?便在花?@草地上搭帆布篷居住华侨协社的大院中搭起了一个长四丈宽五尺的布棚,里面挤进了40多人,真是无法想象。由于失业学生源源不断地涌来,最后把一楼大厅和三楼贮藏室开辟成集体宿舍,供大家住宿。
起初,李石曾的豆腐公司每日向学生提供饭食,组织他们复习法文,后来连面包和白开水也供不起了。
后因勤工俭学生领导和参加了向中国驻法使馆请愿的“二?八运动”和反对中法秘密借款中法当局停发了维持费。
人是铁,饭是钢。
相对住而言,吃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华法教育会发给失业学生的生活费每天仅五法郎。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五法郎只能购买最廉价的食品,常用的食谱是白水煮马铃薯,兼之没有钱买煤油,马铃薯煮得是半生不熟,吃了不容易消化,时间一长,就闹胃病。
李璜曾经描述了勤工俭学生的惨状。“我见他们因营养不良,面黄肌瘦;又因其中有久卧花园草地和地板之上,不免要受潮湿,而有腿肿致不良于行者。我为之心恻然。”
也许正是这段刻骨铭心、寄人篱下的悲惨日子,使邓小平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彻底失望。
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日子!
3.苦难岁月--施奈德工厂
到了法国,中国学生首先就得为活下去而努力!
“我们什么工作都做,架子放下了,面子撕破了,......轻活、重活、临时杂工,碰上就干。”后来和毛泽东上了井冈山的何长工说:“为的就是挣一点吃的”。
1921年4月,邓小平来到位于巴黎和里昂之间克鲁梭,在施奈德工厂工作,工厂已经有几十名勤工俭学学生和约一千名普通的中国工人。
他的雇佣登记卡片上注明,他的日工资是6.6法郎,比学徒工应该所得的还低。
而他一个星期要工作五十个小时,甚至更长。
一位邓小平在这个时期在此工作的工友回忆:
“平常作工每天八个点钟,.....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动身,经过面包铺,各人买片面包,插在袋里向工厂去。
工厂是七点开工,电铃响了,汽笛叫了,工人就忙着开始工作。
一片的机械声、锤声、锉声、铁帖声、铁板声,闻得两耳失去了作用,对面说话,彼此不得相闻。
我们也自然混在里面,天天硬着干,可是手还在做,脑子不知跑了几千万里路了。
到九点多钟,吃了那块面包,当做早饭。
到十一点半,电铃汽号又响了,散工了,法国工人纷纷出门洗手换衣,匆匆忙忙,向饭店里去。我们中国人,去一直跑回家来(旅家),自己忙忙的弄饭吃,饭刚吃完,就是下午一点半,又要立刻动身向工厂去。
......我们现在每天消耗十点钟与工作上,
邓小平在施奈德工作时是做“杂工”,他和其他学徒工及不需熟练技能的工人一起工作。
他们的工作是当翻沙工或去“拉红铁”,戴上石棉手套,将火红的钢板拉出来轧钢。通过传送带,把沉重而炽热的钢板运到车间的另一处。
早逝的王若飞在日记中写道:“连日天气甚热,厂中尤为干燥,遍地都是泥沙,大风过处,沙即腾起,着手面上,为汗水所粘凝,偶一拂拭,其状怪丑怪可笑。”在如此的劳作之下,中国学生个个如出狱之囚犯,形容憔悴,困乏不支。
到晚上才能看点书,但是精神疲了,又怎么能够仔细去想呢,还没有看上一页,眼皮就 支持不住的样子了。
星期日虽然不作工,但是还要洗衣、洗澡、写信,就是要想照法国人的习惯去外面走走,都没有闲工夫。
这样枯燥无味呆板过着,精神生活在哪里?这种对勤工俭学的怀疑和否定,逐渐成为了勤工俭学生的普遍认识。
同一工厂的李维汉说“经过短时间的工人生活,我们都感到经过勤工很难达到俭学。”
长时间的繁重工作,恶劣的工作、休息条件尤其是看不到任何希望!
邓小平受到的打击使是巨大的。他本来活跃乐观的天性从此暗淡了,本来勤于读书习惯消弱了,他变得沉默寡言、思虑重重。
他超越自身,开始考虑这一切现实的原因,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生活的社会.....
他从未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当时只有十七岁,所以仅仅干了三个星期,他感到无法再承受了。
心情无比沮丧,他决定宁可在巴黎冒失业的危险也不再继续干下去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邓小平留法纪实之二】饥寒交迫的悲惨日子
🙂小平家可不穷,父亲是当地的袍哥舵爷 5 断臂残刀疲败兵 字66 2018-12-03 22:45:25
🙂所以邓小平把周恩来当做兄长 A9411004 字48 2011-11-22 20:34:49
🙂history reminds me of realit lilly 字44 2011-11-21 10:47:30
🙂顶 昙华林 字0 2006-10-31 22:24:38
🙂【原创】 铿锵玫瑰 字10 2006-10-30 01:29:19
🙂写得好 一体 字0 2006-10-22 23:22:56
🙂写得好,献花 donkeyking 字48 2006-10-22 21: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