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海狼的末日:漫谈军事名片Das Boot(一) -- 1001n

共:💬105 🌺4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多数潜艇艇长宁肯让深水炸弹在头顶上爆炸

鱼雷在军舰龙骨以下爆炸,其威力远较在军舰侧面爆炸为大,这是因为水下爆炸时,爆心四周的海水压力产生的“聚能”效应,使得爆炸所聚集的绝大部分能量全都冲向海水压力最小的海面方向上,而只有非触发引信才能引发这种爆炸方式。

炸药在水中爆炸后产生的高温、高压、高速膨胀的气体转瞬之间在水中形成一个巨大的、强力四射的大气泡,由于海水不可压缩,其强大的爆炸能量迅疾向四周扩散,冲击力比在空气中爆炸产生的强大得多。爆心四周沉重的海水所产生的聚能效应,使得爆炸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冲向海水压力最小的方向――海面――上,在海面上形成毁伤力可怖的巨大水柱,直冲目标龙骨击毁目标;随后沉重的海水从四面八方反扑过来,将水中剩余的气泡向心压缩;当压至极致时,气泡再次蓄聚起来的强大能量再度向四周扩散,如此反复不已。故水中爆炸的杀伤力――主要是反复激发的冲击波――非常惊人。现代反舰鱼雷广泛采用非触发引信的道理也在于此:鱼雷在舰船下方爆炸时,第一轮冲击波摧毁其龙骨并把整条舰船拦腰拱起,其艏、艉两端的巨大重量在重力作用下被有力下折;随后爆炸气泡上方的海水迅即向下回填,压缩水中的气泡并形成直径不等的漏斗状致命陷阱,使被折断的舰体从折断处坠入其中,此时目标艏、艉两端被海水浮力有力上举,此过程来回反复,力度渐次递减。舰(船)体被来回正反地反复对折――就象我们折断筷子。只要爆炸能量足够大,一般说来,上冲的水柱已经腰斩了目标。对正在遭受深水炸弹攻击的潜艇来说,一般的做法是一定要把自己置于深水炸弹的爆心深度之下――换言之,潜得越深越好――如果处在爆心之上,潜艇也被腰斩的可能性增大。据说二战时,大多数潜艇艇长宁肯让深水炸弹在头顶上爆炸,也不能让它在脚底下爆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