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我又来说掏心窝子的话了 -- 给我打钱87405
提起长平之战,可能有些人一时想不出来具体情况,但如果说起纸上谈兵,那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纸上谈兵的男主角,赵括,就是长平之战之中赵军的总指挥。这一战的结果不必多言,秦胜,赵军40余万人被坑杀。
我们事后来看,就会发现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中相当重要的一战,这一战之后,不光是军事实力靠前的赵国被打残,更是在这之后形势急转直下,秦国灭六国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我真正感兴趣的地方在于谁也没有想到要打长平之战,更没有意识到长平之战会变成秦赵两国的决战。
长平之战缘起上党郡之争。
最初是秦国出兵将韩国的上党郡与其国都所在部分切割开。之后韩王命上党郡郡守冯亭降秦,冯亭不从,决定将上党郡献给赵国。冯亭的意图是十分清晰的:拉赵国下水。
那么赵国的国君、卿大夫们真的就看不出来冯亭的真实意图吗?非也,而是上党郡实在是太诱人了,这里面恐怕有个原因是其实赵国一直有心要灭掉秦国。
后来秦国一统之后,有人不断大吹特吹秦国如何如何厉害,商鞅变法如何改天换地,秦国的虎狼之师有多么不可一世。这都是瞎吹。在公元前260年之前的一个时间段内,赵国还曾经磨刀霍霍向秦国呐。
因此,虽然平阳君明确反对,但年轻的赵孝成王实在抵挡不住诱惑,决定接受上党郡。这就像我们很多人平日里的选择一样,把好处先装到兜里来再说。
这样一来,秦国十分不满,就出兵进攻赵国,领兵的是王龁。赵国当然并不会笨到那个地步,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了上党郡,秦国会没有任何意见。
起初在讨论要不要接受上党的时候,赵孝成王就问赞同接受上党的平原君:“要是战神白起率兵来攻,我们怎么办呢?”
平原君答:“我们可以派廉颇驻守长平。白起野战一流,但廉颇守城是相当可靠的。”这个时候的廉颇已经七十岁了。
在王龁统帅之下,秦兵不断进攻,赵军不断退守,一直退到了之前预想中的长平。
廉颇的战法是坚守不出。他修了一段百里石长城,坚不可摧,秦军攻到此处就没办法了。
但是赵孝成王非常不满意。为什么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次统帅秦兵的并非是令人胆寒的白起,而是一个非著名军事将领王龁。
“说白起来了,你不敢出战,我可以理解,这么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娃娃,你廉颇身经百战,号称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你也不敢打?你是不是胆子太小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赵军此时投入的兵力有25万左右。当时赵国总人口,据估算不足300万人。把老弱病残刨掉,再取一半男性,也就70来万兵源,撑死100万。25万约占1/3。出了总兵力的1/3,居然打个防守战。本来想吃口大肥肉,现在倒好,反而亏了。
这样的结果,是赵孝成王不能满意的。
那么秦国那边呢?秦兵的投入也非常大,据说前后一共投入了60万总兵力,也相当可观。此外长平远离秦国,粮草供给始终是个问题,消耗更是个问题。并且秦国到处树敌,它是很担心其它国家一块来攻打秦国的,尤其是楚国。
不过关于秦赵两国到底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士兵投入了战斗,这是一个目前尚存争议的问题。
这个时候的赵孝成王就想议和,不打了。反正也是空欢喜一场,上党郡并没有真的捞到手。于是赵孝成王派遣使者前去咸阳,他以为秦昭襄公是会同意的。前面也说到,秦国打起来也很困难。
出乎意料,秦昭襄公反而认为这是一次机会。他在咸阳大摆宴席招待赵国的使者郑朱。在赵王派出使者之前,赵国的虞卿就一再劝谏,说此番秦国必然会隆重接待,目的就是为了迷惑其它诸侯,让他们以为秦赵言和了。这一观点从侧面印证,长平之战并非是计划内产物,秦赵言和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其它诸侯国恐怕也认为秦、赵两国既没有必要、也不愿意继续打下去。第一秦国攻不上去,打也是白打。第二上党郡其实已经落到秦国手中去了,赵国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这两条理由加一起,两国大概不会为了空气大打出手。更何况秦国的大杀器白起并没有出手,说明秦国没有打算大打特打。
所以当郑朱到了咸阳之后,秦昭襄公果然是盛情款待,各国使馆官员也就更加相信自己的预判:这事,就这么了了。
实际上,秦昭襄公这边摆酒,那边秘密派出白起来到长平前线,接过了指挥权。并且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位,为了防止走漏风声,王龁继续担任名义上的总指挥。那么可以猜测一下,到了此时,在秦昭襄公的内心中,长平之战的意义恐怕就跟当初的设想不一样了。
议和不成,赵孝成王就有些恼怒,决定换帅,换帅的目的是要进攻,进攻的目的是要得到实惠,拿到好处。
这个时候赵国是不是除了赵括就没有别人了呢?有的,至少还有两员大将。一个是四大名将的另一位,李牧。可是李牧此时在北方镇守,他的职责是对付匈奴。还有一位是从燕国投奔而来的乐毅。乐毅的战斗力不必多说了,大破齐军,差点灭了齐国的就是他。可是赵王并不信任乐毅。所以这两位著名的大将,就跟不存在一样。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赵括呢?这里面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比如,可能赵括的年龄与赵孝成王相仿,都年轻,可能是因为赵括的父亲赵奢曾经大败秦军,可能是赵括论战无人能敌。到底怎么回事,不好说。
赵括接到委任之后,就又带了20万赵军来到长平前线,接替廉颇,准备出击。他根本就不知道,野战王白起此时正悄悄地坐在对面的大营之中。而白起则完全洞悉了赵军将要变守为攻的意图(这里面真正厉害的是秦昭襄公)。对于白起而言,攻城不是他的强项,但要打野战,当时无人能敌吧。所以后来赵括就钻进了白起的包围圈。被围近50天之后,赵军弹尽粮绝,军营之中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赵括决定打最后一次突围战,结果被秦兵射死。这样,失去了统帅的赵军向秦军投降。白起认为赵人反复无常,纳降之后又将赵军坑杀。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坑杀40余万赵军的长平之战。
很容易发现,双方是鬼使神差的打了一场决战。这里面的本质原因并不好分析,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双方的投入越来越高,秦赵两国都无力从中脱身,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当赵括被秦兵包围之后,秦军实际上没有必胜的把握。45万人的部队,你怎么吃掉它呢?它并没有被秦军分割成若干个小部队。所以当时在秦国已经再无力提供援兵的情况下,秦昭襄公亲自到距离长平比较近的河内郡去搞动员令,宣布郡内百姓加爵一等。即便如此,赵括仍然有机会突围,仍然有机会率领相当一部分赵军回到赵国。这实际上就是多数决战的情况。
之所以叫决战,就是双方都是孤注一掷,一赢就全局赢,一输就全局输。所以决战往往并不可能有必然中的谁赢谁输。如果不是这样,双方实力悬殊比较大,其中一方有很大的把握取胜,那就不能称之为决战了。
同理,中共与国民党打的淮海大战就是这样。三大战役中,淮海大战是中共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中共打赢之后,美国人认为老蒋已然完蛋,美国人的这个看法完全正确。打赢的一方,往往会在事后神吹,其实是赢得非常惊险的。巧合的是,当时国民党在战场上投了60万人的部队,共军是40万人,跟长平之战几乎一样,但结果正好相反。
所以决战往往很难预测它会在哪、在什么时候发生。
这又是何为呢?
稍微有一点经验的人,都不愿意跟对方打决战,这种下注下得太狠,万一输了就完蛋了。一般来讲,反而会尽可能的避免跟对方打决战。不打决战,怎么赢呢?蚕食。通过长时间持续的蚕食,在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之后,再一举歼灭对方。动不动就show hand,那是电影里的桥段。
但是长平之战来得太突然了。乃至于之后其它诸侯国都很惧怕秦军。坑杀40万赵军的行为,固然可怕。但最可怕的是,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料到,预期中的长期拉锯战,居然被终结了。可以猜想,甚至连秦昭襄公也没有想到这一战会有这样的效果。
既然如此,所有人都没有料想到长平之战会打成这样的规模,为什么秦国就赢了呢?
我以为,可以说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赵孝成王,一开始劝他不要接受上党,他不听。接了之后,秦军来攻,虽然说他有准备,但是实际上准备不充分,他有侥幸心理。打了之后,他又想议和。明明他并没有落于下风,可是发现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消耗巨大他感到得不偿失。议和不成,他又恼羞成怒,不打防守,要改打进攻战。
所以在我来看,赵孝成王太年轻,做事太鲁莽是一个主因。
赵括也是如此,事前不听劝,事后又不能坚持。自己一天实战经验都没有,几十万部队交到手里,也不想想这压力有多重,责任有多大。这个任务他也敢接?
其实我就干过这样的事,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没有挂掉真是幸运。
反观秦国,一个秦昭襄公,一个白起,都是杀人不带眨眼的大魔头。
所以在这场后来逐步演变成了大决战的长平之战中,秦国以并不明显的优势击溃了赵军,打残了赵国,加速了统一的进程,是有它的原因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思而不学则殆 3 高野谪客 字319 2018-07-26 23:59:01
🙂想了两天,没明白,也不知道说啥,先谢过 1 给我打钱87405 字0 2018-07-28 08:43:38
🙂他是说你考据不严 2 川普 字784 2018-07-28 17:59:55
🙂瞎侃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对秦赵是双输 6 真理 字1402 2018-07-28 18:27:35
🙂有道理,秦昭王的谥号“昭”其实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你的说法 2 fingerlake 字111 2019-08-15 00:24:53
🙂你的说法支持了楼主的观点 燕人 字42 2018-08-03 03:22:47
🙂我从长平之战得到的一些启发 31 给我打钱87405 字4521 2018-07-27 09:49:49